网站简介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是国家级的腐蚀与防护专业网站,由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办。
向用户提供公益性的专业数据,定制化的技术服务,知识化的科普资源,以及全方位的行业资讯。
我们拥有我国最权威、最全面、最快捷的材料腐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我们分享科普知识、行业动态、防护技术、文献资料、科研成果等信息资源
我们提供科学数据、环境试验、检测分析、技术咨询及成果推广全方位服务
师昌绪院士我国自然环境腐蚀站网的创建人,领导建立了全国自然环境腐蚀站网,为我国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大量基础 性数据。
科技部贺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国际合作的高水平专业化机构。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贺信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祝贺贵平台新版“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的开通!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整合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50余年积累的材料腐蚀数据及优势试验条件,汇聚了腐蚀知识,防护技术等方面大量的科技资源,是我国最权威、数据量最大的材料腐蚀领域共享服务网站,多年来为用户提供科学数据、环境试验、检测分析、技术咨询及材料腐蚀与防护成套技术解决方案等科技支撑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新版的“中国腐蚀与防护网”资源持续结合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据资源的“质”和“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涵盖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内容,有效推动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希望贵平台能够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原则和要求,持续高效整合科技资源,深入开展数据挖掘,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形成用户手边最新,最权威、最好用的信息资源产品,将“中国腐蚀与防护网”打造成为腐蚀与防护领域的高端科技资源服务品牌。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2013年7月12日
李晓刚教授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非常荣幸通过该网站与各界同仁相识!
我们人类本身主要生活的环境为大气圈、岩石土壤圈和水环境圈这三大环境,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用途的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是指材料在大气、土壤和水环境或其它特殊自然环境下,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失效的过程。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是进行材料(制品)在我国自然环境中腐蚀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基础性试验研究的基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材料环境腐蚀的过程,各种环境下材料腐蚀试验站起到揭示材料与环境交互作用规律和机理,探索材料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主体功能,在科学研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事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末,根据国家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机械组金属腐蚀分组建立了全国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网,开始了我国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工作。1961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腐蚀科学学科组成立,将此项工作列入国家重要科技任务,后又列入1963~1972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10年中,试验被迫中断,很多试验站被破坏。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腐蚀科学学科组恢复活动,把全国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网建设和材料腐蚀数据积累工作列入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六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把"常用材料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研究"列入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于1986年成立。此后,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一直由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并从"七五"到"十五"把"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站网建设和数据积累"列为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进行持续不断的支持,使环境腐蚀试验站网的各项工作不断深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一代科学家,如师昌绪院士、侯祥麟院士、曹楚南院士等为这些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与劳动,并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怀。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的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已被列入国家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科学技术部将其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给这项工作注入了很大的活力。长期以来,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共积累了大量的各类材料失效数据,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学科发展直接提供了基础数据。近年来,为"天宫一号"按时发射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也为我国新时期海洋事业、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等几乎所用工业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服务和试验服务。
随着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项目“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建设与共享”和基础性专项“我国材料腐蚀损失及对环境污染调查”的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十五"重大项目"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行为与规律预测"和"十二五"重点项目群"材料自然环境腐蚀与老化"等科研项目不断进行,各类材料在我国自然环境下腐蚀数据积累的数量越来越多,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行为的研究与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入。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研究梯队,在 28 个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工作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2006年建立了"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网",目的旨在使积累的大量材料自然环境腐蚀数据为全社会所共享,以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 , 将所认识和掌握的材料与环境交互作用行为与规律介绍给广大用户,力图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服务。目前正值"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全新打造的门户网站"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建设完成,承蒙各界同仁厚爱与支持,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秉承科技工作者的务实作风,努力工作,团结各试验站的科技工作者,并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所发展的一系列原则、规范和标准,把"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办得越来越好!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任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李晓刚 教授
  • 师昌绪院士题词
  • 科技部贺信
  • 李晓刚教授致词

平台简介 >>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简称材料腐蚀平台)是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的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是长期从事材料环境腐蚀数据积累和试验研究的 基地,是材料腐蚀试验、检测分析的权威机构,也是材料腐蚀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多年来,材料腐蚀平台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民口部门和国防部门共同建设。目前,整合建成了由30个国家级试验站和 材料腐蚀平台中心构成的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研究基地,构建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通了门户网站——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为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企业创新及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科技支撑服务。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简介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于2006年2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中心下设综合处、调研协调处、业务一处、业务二处和运行监督处5个职能处室,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平台中心将遵循平台建设"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建成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造型、和谐的团队,成为平台建设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国际合作的高水平专业化机构,为发展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事业,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促进学科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野外试验基地
有利于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为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国防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载人航天工程提供选材及腐蚀评估技术服务

组织机构 >>

发展历程 >>

2013年 经科技部批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正式更名为"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
2011年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被科技部和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009年 "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实验台网建设"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命名为"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2005年 科技部将国家材料腐蚀试验站网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给与大力支持,于2006年将国家材料腐蚀试验站网纳入了国家 野外试验基础条件平台,启动了"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实验台网建设"项目。
1986年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一直由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在"七五 " 到 "十五 " 期间,"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站网建设和数 据积累"工作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
"六五"期间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把"常用材料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研究"列入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恢复腐蚀科学学科组活动,把全国环境腐蚀试验站网建设和材料腐蚀数据积累工作列入 1978 ~ 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61年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腐蚀科学学科组,将材料环境自然腐蚀试验研究工作列入国家重要科技任务,后又列入 1963 ~ 1972 年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20世纪50年代末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了“全国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网”,开始了我国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