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首家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落户东北大学
8月27日,全国高校首家低碳钢铁冶炼技术重大研究平台——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在东北大学揭牌成立。
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聚焦未来钢铁绿色生产变革性转型升级关键性技术,围绕钢铁产业低碳智能化重大需求,通过优势学科融合交叉,协同构建全新的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低碳钢铁冶炼关键共性技术,依托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钢铁化工智能耦合联产等前沿技术,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培养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领钢铁产业低碳绿色智能化创新发展方向,助推我国向钢铁制造强国迈进。
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出席成立大会,研究生院、学科处、科研院、人事处、资土学院、冶金学院、材料学院、RAL实验室、EPM实验室、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唐立新主持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
赵继致辞表示,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全国高校第一个聚焦氢冶金、钢铁化工联产等前沿技术的专业研究机构,是东北大学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研究院将致力于提高钢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钢铁冶炼前沿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冶金新工科人才,为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及智能化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赵继指出,为了快速抢占钢铁产业低碳智能发展的前沿阵地,研究院应坚持未来钢铁低碳变革性技术这一方向,牢牢把握“绿色、智能”两个关键,深入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中试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三个一体化创新,注重低碳钢铁技术的引领性、需求性、交叉性及协调性,落实好重大任务策划及实施、中试基地建设等五项具体任务,切实为支撑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促进行业及区域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王国栋表示,低碳减排是钢铁行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产业低碳、绿色化转型升级是钢铁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王国栋指出,研究院的建设要坚持协同创新,坚持绿色、智能化发展,通过产学研用协同以及多学科融合交叉,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低碳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唐立新指出,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院要坚持学校“系统规划、精细管理、工程控制、高效创新”科技发展理念,系统实施HSEV科研战略的“E”计划,重点构建钢铁工业和石化工业领域中冶金、化工、新能源、环境、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性生态。唐立新强调,研究院要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整合有效资源,科学配置,使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效率和作用;要以项目为抓手,发挥学科优势,汇聚人才队伍,带动方向发展,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赵继、王国栋共同为东北大学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揭牌。会议举行了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院院长聘任仪式,赵继分别为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国栋院士、研究院院长储满生教授颁发聘书。
会上,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储满生教授解读了研究院建设方案。与会人员分别就研究院的发展方向、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据悉,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国内高校第一个面向氢冶金、钢铁-化工-能源一体化网络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研究机构,汇聚了东北大学冶金、化学、新能源、热能、环境、材料、材料加工、矿物加工、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研究院将围绕钢铁产业低碳智能化的重大需求,聚焦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钢铁化工联产的产业发展前沿,紧盯钢铁-化工-信息-材料-能源深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协同研发氢冶金、钢铁化工联产、全流程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重点突破低碳冶炼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环境友好型钢铁、化工、氢能产业,引领我国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化创新发展方向,支撑钢铁、化工行业协同发展。
延伸阅读: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
01 研究院简介
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全国高校第一个聚焦氢冶金、钢铁-化工-能源一体化网络集成技术(神威CCU)研发和应用的研究平台。
研究院将围绕钢铁产业低碳智能化重大需求,重点突破低碳钢铁冶炼关键共性技术,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培养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领钢铁产业低碳绿色智能化创新发展方向并提供全方位支撑与服务。
02 建设内容
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以及冶金、化学、热能、材料、新能源、信息等多学科融合交叉,设置氢能制备储存、氢冶金、钢铁化工联产、钢铁-化工-能源智能耦合、氢能经济与系统节能五大研究方向,通过基础研究和中试重点研发低碳冶炼关键共性技术,攻克大规模经济制氢与安全高效储氢技术、氢治金工艺与装备技术、钢铁-化工联产工艺与装备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治金-化工-能源典型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技术、钢铁-化工-能源耦合系统节能减排及氢能利用经济评价技术。
03 建设目标
自身建设
重点研发低碳钢铁治炼前沿技术,建设氢治金、钢铁-化工-能源一体化网络集成技术研发平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低碳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成果引领
强化低碳冶炼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孵化和转化,在氢冶金、钢铁化工联产、钢铁-化工-能源跨工业系统智能协作等重大工艺和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产业化应用,填补国内诸多空白,“始于东大,立足辽宁,辐射东北,服务全国”引领我国钢铁产业低碳智能化发展,做世界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的领跑者,支撑钢铁、化工行业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
培育氢能、氢冶金、氢化工等学科增长点,打造新矿冶学科群,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新高地,为钢铁、化工、氢能产业提供智力支撑。
04 研发团队
研究院基于东北大学冶金、化学、新能源、热能、环境、材料、材料加工、矿物加工、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氢能制备储运、低碳智能化冶炼、变压吸附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制备、流程工业系统节能等领域研究。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名,教授23名,副教授18名,讲师12名,在读博士生100余名,在读硕士生150余名。
研究院秉承开放协同的理念,将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主要钢铁公司、设计院以及国外知名大学合作,组建协同创新大团队。
05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包括理事会、战略指导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和行政管理委员会。
06 研究基础
近年来,研究院团队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439项。
发表论文3835篇,出版专著56部。
获授权发明专利461项,其中国际专利8项。
获国家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