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吕昭平团队《Nature》子刊:高熵合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7-09 15:31:43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享至: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金设计与模拟梯队吕昭平、吴渊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Elastic strain-induced amorphization in high-entropy alloys”的文章。

 

 

弹性稳定性是晶体固体对外部刺激的结构响应的基础,包括熔化、初期塑性和断裂。这项工作中,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课题组与浙江大学联合提出,利用原位力学测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子分辨率表征,研究一系列高熵合金(HEAs)的弹性稳定性。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当弹性应变达到~10%时,HEA晶格的有序性突然消失。这种弹性应变诱导的非晶化,与先前报道的位错介导的弹性不稳定和缺陷积累介导的非晶化形成对比。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原子分辨率化学映射,发现弹性应变诱导的非晶化与HEAs的局部原子环境不均匀性导致的位错成核抑制密切相关。本项研究结果诠释了弹性不稳定性和初期塑性等物理力学现象的基本性质。


TiHfZrNb试样的弹性应变诱导非晶化

主元素数不同的样品,应变致晶格演化

HEAs中的局部不均匀性

三元TiZrNb合金,原子尺度元素分布分析

 

本研究揭示了在约10%的弹性应变下,高熵合金晶格会经历非晶化转变。这种非晶化过程与传统的位错介导的塑性变形不同,为高熵合金的力学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还发现,合金中主要元素的数量是触发非晶化的关键因素,且合金的局部原子环境不均匀性是抑制位错形核的主要原因。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对高熵合金弹性不稳定性的理解,也为设计新型高性能合金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