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PNAS》:损伤的定位和断裂力学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07 11:10:18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享至:
受2020年间隙试验发明的启发,2023年光滑拉格朗日裂纹带模型(slCBM)通过引入位移场矢量的第二梯度(称为“扭伤”)作为定位限制器,防止了裂缝生长过程中的虚假损伤定位。关键思想是,在有限元实现中,位移矢量及其梯度应被视为具有最低连续性的独立场,受二阶拉格朗日乘子张量的约束。结合三轴软化损伤的现实本构定律,如微平面模型M7,消除了经典裂纹带模型的已知局限性。
日前,来自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lCBM在各种裂纹平行应力下密切再现了间隙试验所揭示的尺寸效应。为了描述它,提出了一个近似的校正公式,尽管强烈的加载路径依赖性限制了它的适用性。除了零裂纹平行应力的罕见情况外,线裂纹模型(线弹性断裂力学、相场、扩展有限元法(XFEM)、内聚裂纹模型)的断裂预测误差可能高达100%。研究人员认为,必须通过包括对材料旋转梯度的阻力来扩展局部化限制器的概念。研究还表明,如果没有这种阻力,现有的应变梯度损伤理论可能会预测错误的断裂模式,对于II型和III型断裂,载荷能力误差高达55%。最后,认为裂纹平行应力效应必须发生在所有材料中,从混凝土到晶体中原子级尖锐的裂纹。相关成果以“Sprain energy consequences for damage localization and fracture mechanics”为题刊登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https://doi.org/10.1073/pnas.2410668121
图1. (A)在使用具有(x,y)平面曲率控制的三维小变形连续体桥联模型(3D slCBM)的对称三点弯曲(3PB)测试试样中的近缺口损伤区:三点弯曲测试试样。(B)近缺口区域的扭应变能强度图。(C)穿过损伤带前沿的扭应变能密度比η的分布;两端的曲率不受限制,因为η<阈值。(D)三种阈值参数情况下的近缺口应变分布:10⁻⁶、10⁻⁵和1.5×10⁻³。图2. (A)间隙试验的示意图描述。(B)应力-应变关系。(C)间隙试验中的施加载荷与位移。(D)通过slCBM和标量弹塑性损伤模型获得的断裂能Gf(以Gf0归一化)作为裂纹平行应力σₓₓ的函数,并与两个实验数据点进行比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