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北科大和“火炬”的故事
2025-02-13 14:45:14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分享至:

 

“竹韵”“潮流”“和顺”“澎湃”

从2005年的初相遇

到2025年的再绽放

北科大和“火炬”的故事跨越20年

艺术与科技之火正热烈燃烧

点亮体育梦想,照亮文化自信


 

竹韵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5年12月初,北京奥运火炬全球征集活动开始,由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推荐20家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参加,北京科技大学位列其中。机械工程学院洪华老师受命领衔北科大奥运火炬创作团队。2006年3月初,奥运火炬首轮评选正式结束,洪华老师团队顺利地进了前9名。2006年9月初第一次珠穆朗玛峰火炬试验采用了北科大方案。虽然没有被选为最终方案,但成功入围2008年奥运火炬设计全球招标四强。这是北科大人与火炬的第一次相遇,虽有遗憾,但深感荣幸!

“竹韵”火炬的设计体现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代表着挺拔、中正、不屈不挠。“竹韵”火炬的设计经验和其在日喀则地区的抗风研究、火焰颜色测试等都为之后“潮流”火炬的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潮流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08年冬季,洪华老师接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设计竞选的通知,他带领团队前往广州当地实地调研,最终设计完成了“潮流”火炬的方案。2009年,在亚组委组织的火炬全民票选中,火炬“潮流”在参与投票的126000多人中获得了超过90000人的支持(超过总票数的70%),成功当选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

“潮流”火炬的设计融合了火的激情和水的柔美,符合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设计团队将代表着华夏文明和广州文化的符号汇聚在一起,通过视觉化工作,设计出火炬外立面的“潮流纹”,将“潮流”从文字层面拓展到视觉层面的,充满流动感。火炬的色彩则采用了木棉红到中国红的过渡,顶部的出火口像一个发散的太阳,与亚奥理事会的标志十分匹配。

火炬设计草图

火炬在结构上分为里外两层,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外层的镂空工艺是广东牙雕的传统工艺。团队成员通过一毫米一毫米的造型推敲测试,最终实现气势和手感两者的平衡。火炬的燃烧仓采用的是双燃烧室设计,外边是火焰,里边是值班火种,即使外面的火焰熄灭,里面的火种也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能够继续点燃外面的火焰,这样的设计让火炬在大风大雨中也能很好地燃烧。因为两层的设计火炬需要一定的壁厚,重量上有所增加。团队对火炬的极限重量进行了精准的测试,最终确定了火炬的材质,外层是铝合金,里层有不锈钢和铜的构件,同时对火炬进行镀钛等氧化处理,表面的渐变也采用了耐火性比较好的喷漆,保证了火炬的安全和性能。

火炬设计过程中的纸模、白模

 

和顺

 

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机械工程学院张俊海老师设计了“和顺”火炬的方案,虽然没有入选,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申请了一套燃烧系统的专利,这也为亚冬会“澎湃”火炬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顺”火炬的设计表达了冰雪上的圣火激情,采用了蓝白相间的火炬色彩基调。火炬顶部防护罩的造型融合了青铜器“火纹”和冰裂纹,提取中国传统图案“太极”的形式呈现,象征冰雪与圣火共融的冬季奥运盛典,防护罩同时也起到防风防雨和保护燃烧系统结构的功能。火炬头部以甲骨文的“山”作为主体造型,象征北京北部和张家口是多山之地,融合舞动的火焰也对造型进行了趋势形态修正。

火炬以上下渐宽曲线作为火焰视觉呈现的主要造型,有三层寓意。一是提取冬奥会特征运动项目“滑雪”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拟态;二是提取“京”“张”“冬”三个草书中的共同元素“连续曲线”作为造型参考;三是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城共同举办,选用了“3”作为曲线的弯曲数。整体造型有向上升腾的透视感,配合内部防风罩透出的“内焰舱”火光,有一种火苗舞动的即视觉。

手持部是白色,象征雪山;火焰视觉呈现部为蓝色,象征天空。交接线是微弧面,有背靠祖国河山之意。徽标则在视觉的汇聚点位置。

北科大也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的测试工作。冬奥会火炬是国内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燃料供应系统无低温环境下使用先例,受奥组委火炬项目技术方委托,学校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团队针对燃料供应系统重点检验部位特点设计对应工装夹具及监检测系统,利用中心大科学装置模拟燃料供应系统真实服役工况,高效完成了火炬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部件品牌筛选及性能评价、最后一棒火炬与基座在低温状态插拔是否流畅及气密性测试评价以及燃料储存系统低温存储及运行环境可靠性测试评价等工作,经测试评价合格的产品运往冬奥会现场服役使用,保障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仪式的“简约、安全、精彩”。

 

澎湃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

2023年末张俊海老师接到设计亚冬会火炬的任务后,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完成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最终设计了“澎湃”火炬的方案,在亚冬会上绽放光彩!

“澎湃”火炬的设计选取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汹涌澎湃之势,寓意着本届亚冬会将充满活力与激情,具有浩大雄伟影响力,并与亚冬会口号“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紧密结合,表达了冰雪运动热情和亚洲各国的团结友谊,用冰雪运动的梦想将亚洲各国联结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追求”的卓越精神。

作品外形设计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审美特征和中国古典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美感,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自信。作品整体造型采用了绽放的丁香花,将中国红、丁香紫、冰雪白等色彩相结合,寓意着真诚豁达、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龙江和主办城市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核心区”“双亚冬之城”的冰雪和人文特色。

火炬顶部出火口位置采用花蕊镂空造型与丁香花造型结合,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出火口; 上部燃烧舱外壁选取镂空雪花作为造型元素,具有秩序美感镂空造型与整体的仿生自然美感协调统一,兼具人文科技美与自然艺术美;外壳设计为一朵蓬勃盛开的丁香花采用透明冰晶到雪花白渐变;内芯色彩采用中国红到丁香紫渐变。火炬在点燃时呈现出冰与火交融的效果,突出冰雪运动在挑战与激情中迸发的光彩。

火炬整体高度约为735毫米,顶部直径约为115毫米,手持部位直径约为45毫米。主体及配件采用高性能航空铝合金、特种高硼硅玻璃等材质,使用金属加工、激光镂空、表面镀层、片材切割、玻璃吹制、表面耐高温涂层喷涂等工艺制造;燃烧系统基于航天特种发动机燃烧组织理念,加强扩散火焰保护,强化燃烧系统热管理, 实现低温及极端天气下的可靠点燃和稳定燃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