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3-02-07 17:10:07 作者:周梦鑫,吴军等 来源:腐蚀与防护 分享至:

 

 

 

近年来,随着我国众多公路、铁路、桥梁和相配套设备的完工,其后期的运行维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各种设施维护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材料腐蚀。我国每年因金属材料的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材料腐蚀由于其隐蔽性和破坏力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大气腐蚀是自然环境下最为常见的腐蚀形式,它是基于材料和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电化学腐蚀,通常是由潮气在物体表面形成薄液膜,当液膜到达一定的厚度时,变成电化学腐蚀所需的电解质膜,进而发生腐蚀导致材料失效。大气腐蚀在金属腐蚀中是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腐蚀,普遍存在于各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化工、军事设备等领域之中。

 

 

为了保证各种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使用各种腐蚀在线监测设备来对其腐蚀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其服役性能进行快速判断。腐蚀在线监测是指在不影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间断的测量材料的腐蚀状态。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高铁、桥梁、电力设施、输油管道等行业中广泛运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Li等提出了腐蚀大数据的概念,而腐蚀在线监测得到的大量数据作为腐蚀大数据分析的基础,需要使监测的数据更多、更全、更准确。因此,对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与改进势在必行。

工业中常见的腐蚀评价方法主要是挂片失重法,即通过计算挂片前后的重量变化来计算腐蚀速率,通过分析样品表面的状态与腐蚀产物来获取其中的腐蚀信息,这个过程漫长而且没有实时性。

大气腐蚀监测评价方法大部分是基于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为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提供了新思路,发展出了电化学探针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弱极化法、电化学噪声分析法等众多在线监测技术。

目前大气腐蚀监测中常用的是电偶型ACM传感器,它具有制作简单、分析方便等优点。除此之外,其它科技的发展也为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出了许多新型腐蚀监测技术,如超声波法、声发射法、分光光度法、光纤腐蚀传感器。先进的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无疑是认识腐蚀、控制腐蚀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各种工业设施安全运行的基本技术保障。

新的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希望能更好地反映各种材料在大气中的实际腐蚀情况并且得到更多有意义的数据。本文从大气环境下金属腐蚀在线监测和涂层腐蚀在线监测两方面对大气腐蚀的在线监测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了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现阶段的重难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气环境金属腐蚀在线监测



 

 

 01

 

 

 

 

 

电阻探针法

 

 

 

电阻探针在1928年第一次应用于大气腐蚀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实际应用,在不同环境中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已经被多方面验证。
王一品等将电阻探针大气腐蚀的结果与挂片失重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在5 ℃≤T≤35 ℃且相对湿度RH≥60%的大气环境中,相比腐蚀挂片法,电阻探针技术有较好的实时监测效果。
陈心欣等将电阻探针用于室内循环盐雾加速试验,并与传统金属挂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了电阻探针腐蚀监测系统在循环盐雾腐蚀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电阻探针的原理已经相当的成熟,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广,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该方法监测结果的精度。由于电阻探针的测量电阻大小处于微电阻级别,因此改进该方法的关键之一就是减少微电阻测量的误差。
第一种方法是放大测量信号而不增大探针厚度,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天然气管道、海上风力发电等处都已经有使用。
第二种方法是对电阻探针进行温度补偿,由于金属电阻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温度补偿来消除温度带来的电阻率波动非常重要。
柏任流等研究表明,异种金属间的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差是造成测量数据温度漂移的主要原因,采用交变激励源对温漂效应进行补偿,极大降低了电阻探针内部接触电势产生的温差效应,使腐蚀速率的测量精度显著提高,并且成功应用于油气管道监测。
除此之外,郑丽群从电阻探针监测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出发,分析讨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且建立了有效的回归模型来消除误差,使得测量的曲线更为稳定,测得的结果更加精确。
电阻探针适合于监测均匀腐蚀,对于局部腐蚀与点蚀还难以表征,在腐蚀严重的环境中,电阻探针的表现并不理想。
田云航设计了一套应用于腐蚀性较强的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监测仪,采用化学的方法实现薄膜的沉积,探头为灵敏度较高的薄膜电阻探针,并对典型环境中的腐蚀监测灵敏度和精度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变温环境中,薄膜探针比丝状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除此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电阻探针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收到了更好的效果。Liang等将电阻探针法与电化学测量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腐蚀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局部腐蚀的测量精度。

 

 

02

 

 

 

电偶腐蚀电池

 

 

 

电偶腐蚀电池是基于腐蚀电化学中电偶腐蚀原理而设计,通常由Cu、Fe、Ag等不同的材料多片交替排列的电极构成,现阶段多为双电极组合,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大气腐蚀监测装置,也称为ACM型腐蚀监测装置。ACM具有监测简单,技术成熟,信号响应灵敏等多方面的优点,在现阶段的腐蚀在线监测中使用最广泛,在汽车、桥梁、电网等各行各业中都已经有应用实例。
Daisuke等将ACM用于对汽车环境进行腐蚀监测和材料选择,实验结果表明ACM监测输出的电量结果与试样腐蚀速率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应用于汽车环境,由此可以确定各零件的腐蚀原因,估算腐蚀速率,进行腐蚀寿命预测。
章兴德使用Fe/Ag电偶腐蚀电池监测了该电偶电极上的Fe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的腐蚀行为,表明用ACM测得的海盐粒子重量和湿度频率图数据作为判断不锈钢生锈可能性的环境条件有参考作用。
Jin等将ACM用于钢箱构件的大气腐蚀监测,并根据腐蚀监测结果进行了腐蚀速率评估与腐蚀等级评定,证明了ACM对于钢箱构件的监测是有效的。
姚鑫等针对电网设备,采用两种具有明显电位差的丝状电极制成ACM,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大气环境测量结果的比对,表明该电偶腐蚀传感器对电偶腐蚀电流变化和环境湿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对NaCl薄液膜腐蚀和SO2气体腐蚀有较高的敏感度。
张朝生采用Fe/Ag双电极的ACM对耐候性钢桥不同部位进行了监测,表明试样的厚度减少和ACM的平均电量有着对应的关系,由此对不同部位的耐蚀性进行了寿命预测。
但ACM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得到的材料腐蚀结果不够真实,需要验证准确性;二是随着监测的进行,锈层变厚之后,监测的灵敏度会降低,不适合进行长期监测。
王军等通过大气暴晒试验和ACM技术研究了碳钢在湖南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测得的ACM累计电量与Q235钢大气腐蚀速率之间符合线性关系,认为ACM技术可用于碳钢大气腐蚀的行为预测,成功验证了ACM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双电极相比,基于电偶多电极体系的电偶腐蚀监测具有更稳定、更精确的优点。油气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外的温差,水蒸气在管壁顶部凝结,造成管道顶部比底部腐蚀更严重,称为顶部腐蚀,这种腐蚀的监测比较困难。

 

 

蔡伊扬等设计了一种多电极体系的新型传感器,该新型传感器为3×3阵列电极传感器,即九个试片按照3×3阵列排列,周围8个为X65管线钢,中间1个试片为304不锈钢,这种多电极传感器可以有效测得液滴分布位置、液滴在金属表面滞留时间等传统传感器难以获取的影响顶部腐蚀的关键信息,可以更有效地监测顶部腐蚀的局部腐蚀现象。

 

 

03

 

 

 

电化学阻抗谱

 

 

 

电化学阻抗谱 (EIS) 应用广泛,在大气腐蚀、海水腐蚀、熔盐环境腐蚀和混凝土腐蚀等方面都有应用。
在不同的环境下,电化学阻抗谱需要有不同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拟合,模型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Liao等使用EIS技术对青铜在大气腐蚀下的腐蚀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大气腐蚀监测。
Shitanda等将电化学阻抗谱用于线路板的大气腐蚀监测,表明实验结果可以用两个等效电路进行模拟,而且还在含S的气体环境下进行了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也比较理想,由此可以推出该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传感器可以适用于电路板的多种腐蚀环境。
该监测方法主要的问题在于实际监测时得到的数据常会有较大波动,并且把得到的阻抗谱依据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拟合时,常会没有紧密的关系,使得实验结果的分析变得困难,难以获得有用的腐蚀信息。而且,该监测方法数据分析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现阶段广为认可的方法是将低频阻抗与高频阻抗分别进行腐蚀信息提取。
Nishikata等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对自然大气环境下的含镍钢腐蚀进行了监测,提出通过连续测量极化电阻与低频阻抗来监测钢的瞬时腐蚀速率,并通过高频阻抗来确定钢表面的湿润时间,此外采用了电化学阻抗技术对耐候钢在自然大气环境下的1~2年的监测,用分布式等效电路成功对得到的阻抗谱进行了拟合。为了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失重得到的平均腐蚀速率与阻抗谱的半年数据与一年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有很好的相关性。
除此之外,将电化学阻抗谱和其他实验和方法结合起来是发展趋势,一是可以提高EIS的结果准确性,二是能够应用于更多样的腐蚀环境。
He等提出了一种将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与腐蚀疲劳实验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新型装置,用相位角的变化可以用来监测腐蚀疲劳裂纹的形成,建立了腐蚀疲劳裂纹阻抗模型,该模型结果与人工裂纹试验十分吻合。这种方法相较于单纯的电化学阻抗谱,能够得到更多的疲劳腐蚀信息。

 

 

孙晓光等同时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和薄膜电阻探针技术对高速列车的高速动载工况进行了腐蚀监测,并利用了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对高速动车组的长期腐蚀监测,更全面的掌握车辆的关键材料服役情况。

 

 

04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噪声 (EN) 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对被测电极施加额外的扰动、无需建立电极过程模型、设备简单、易于实现远距离监测等,在腐蚀领域被广泛地研究。电化学噪声通常可分为电压噪声和电流噪声,分析方法包括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电化学噪声在线监测技术通常也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刘晓磊等和韩磊等用电化学噪声法对铝合金的大气腐蚀过程进行研究,表明腐蚀电流噪声与金属表面的点蚀与钝化膜的修复有着密切关联,通过电位和电流噪声信号及噪声电阻变化可以对铝合金大气腐蚀过程进行有效检测。

夏大海等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对大气环境下不同腐蚀状态的316L不锈钢试片进行了EN检测,通过对EN特征参数如电压噪声标准偏差、电流噪声标准偏差、谱噪声电阻、噪声电阻和腐蚀速率的研究比对,发现了较好的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EN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为大气环境下金属材料的EN检测奠定了基础。

应用EN可以测量腐蚀速率、判断腐蚀类型、监测材料腐蚀情况,在局部腐蚀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李鸿瑾等用EN技术对X70管线钢的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表明电流噪声的幅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局部腐蚀发展情况。

电化学噪声中的信息很多,现在利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下一步的研究趋势还是希望可以引入更有效的数学方法对电化学噪声进行分析,进而从电化学噪声中提取更多的腐蚀定量信息。

Xia等将EN与薄绝缘网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噪声传感器用于监测金属的大气腐蚀,认为电化学噪声下一步的工作应该集中在EN数据与失真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力求定量的用EN来表征腐蚀速率。

Ma等设计了以EN为基础的传感器监测系统,通过EN对大气腐蚀进行监测和量化,认为应用EN技术对大气腐蚀监测进行动态半定量分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当前对电化学噪声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噪声的提取与结果的分析上,但是对于电化学噪声产生的机理研究还非常不足,这也使得电化学噪声监测的分析结果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验证。

05

 

 

 

表面超声波技术

 

 

 

表面超声波技术具有无损监测、准确性高、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一般用于大的桥梁钢筋结构大气腐蚀与管道腐蚀的在线监测,超声波腐蚀监测的一个难点问题在于设备的检测速率。
表面超声波技术一般利用回馈的超声振幅、峰值、频域等因素进行腐蚀情况分析,其采集的数据并不全面,属于非电化学监测手段,无法解析出腐蚀的电化学信息,并且在复杂的腐蚀环境下,由于干扰因素多,得到的超声波时常紊乱而难以分析,对微观的变化也不够灵敏,在大气腐蚀监测方面的应用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一般只用于监测腐蚀初期的情况或者对腐蚀的阶段进行判断,在腐蚀后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Liu等开发出了一种可以用于钢筋腐蚀损伤监测的嵌入式压电超声监测仪,并且进行了不同腐蚀实验来验证该仪器的腐蚀监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腐蚀初期的超声振幅和峰值会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当出现腐蚀损伤时,超声波谱中会出现与其对应的波包,频域谱中的峰值幅度随着腐蚀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但是随着腐蚀进行,损伤越来越多,超声波的传输规律变得更加复杂,得到的波谱变得难以分析。
超声波测厚是超声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厚度变化来监测材料的腐蚀情况,广泛地应用于管道腐蚀中,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误判率高、运算量巨大。
Zo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壁厚测量的腐蚀过程检测统计方法,使得超声波腐蚀监测的结果更精准,极大地促进了超声波腐蚀在线监测的相关研究。

 

 

另外,根据超声波模态特性的变化也可以对腐蚀进行监测。Subhra等将高功率超声波与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用于钢筋结构的大气腐蚀情况监测,根据不同腐蚀阶段引起的超声模态特性变化对腐蚀情况进行判断,并对初期的腐蚀情况进行了分类,然而对不同时期腐蚀与更精确的对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量化。

 

 

06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

 

 

 

 

 

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 是最有效的测量大气腐蚀速率的方法之一。在大气腐蚀中应用具有原位监测、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但是无法对腐蚀产物进行定性分析,不能从电化学动力学等微观角度分析腐蚀,这是QCM应用于大气腐蚀的局限性。

QCM在大气腐蚀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最早是由Forslund等设计了一种基于QCM大气腐蚀监测设备,采用计算机远程控制监测,发现该方法可以灵敏地感知Cu、Ag等金属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质量变化。

万晔等将其成功应用于研究铝的大气腐蚀行为,揭示了盐的潮解性对铝腐蚀的影响规律,表明在大气环境下,盐沉积后铝腐蚀的程度与盐的潮解性能有关,潮解性能越大,腐蚀越严重。

王凤平等利用QCM研究了Zn在薄液膜下CO2浓度对其大气腐蚀的影响,得到了金属Zn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腐蚀增质方程。

近年来,将QCM和其他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QCM与电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得到的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发展迅猛,对金属在薄液膜下大气腐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屈庆等利用QCM原位研究了Zn的大气腐蚀,探讨了该条件下Zn的大气腐蚀规律。基于QCM的局限性,提出将QCM与电化学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同时对腐蚀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监测效果。

Wan等将QCM与电化学阻抗谱结合对铜的初始大气腐蚀进行了研究,并与有NaCl沉积的情况进行对比,表明NaCl沉积的大气腐蚀与正常情况下的大气腐蚀动力学完全相反。

 

 

QCM除了与电化学方法结合外,与红外光谱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有机的结合,可以同时研究金属大气腐蚀的动力学行为和金属大气腐蚀的微观机制。Zakipour等将QCM与红外光谱结合,得到新的体系,可以同时监测到大气腐蚀过程中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改变。

07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相较于其他的监测方法,现有的研究还并不充分,充分挖掘后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Yasri等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锌和铝的大气腐蚀情况进行了监测,根据射频信号中的电磁波强度变化,对被测物体的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进行了区分,而且在对锌和铝的实验结果中点蚀的产生和质量损失分析提出了清晰的见解,认为射频识别技术对大气腐蚀监测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Zhang等用无源高频传感器对钢的大气腐蚀进行了识别与表征,将得到的复阻抗用于低碳钢的大气腐蚀评估,用复阻抗不同的虚部和实部来说明了低碳钢处于的不同腐蚀阶段,该方法对早期1~2年的腐蚀有较好的评估效果,但是对长期的腐蚀监测不太敏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大气环境涂层腐蚀在线监测



01

 

 

 

电化学监测方法

 

 

 

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因此在涂层的失效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对涂层进行电化学监测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电化学方法可以对涂层的防护机理进行研究,并且实现对涂层耐蚀性的定量评价,其中EIS是研究涂层失效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
国内外使用EIS进行涂层大气腐蚀在线监测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相应的分析方法也很多样。
Hamlaoui等通过电化学阻抗谱监测镀锌涂层的腐蚀,还进行了一些与原子吸收光谱耦合的真实浸没测试,并作为电化学方法的补充监测技术,最后得到的阻抗谱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结果相互映证。
董叶语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阻抗法的涂层大气腐蚀监测技术,选取涂层阻抗虚部值与相位角的正弦值的乘积作为涂层保护性的评价表征,得到的结果与以往的实验情况一致。
电化学噪声、极化电位等电化学方法也被应用于涂层下的腐蚀在线监测。
Su等用电化学噪声法对大气环境中的聚氨酯面漆/环氧底漆涂层体系进行了腐蚀监测,表明测得的电化学噪声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电化学阻抗谱实验得到的低频阻抗模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成功用噪声平均电荷与噪声频率来表征了涂层下的腐蚀过程。

 

 

梁义等设计了一种基于极化电位的涂层腐蚀监测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腐蚀电位状况,对涂层的腐蚀状况进行分析。但是与EIS测得的结果相比较,该方法得到的腐蚀信息显得单薄,并且不够稳定。

 

 

02

 

 

 

非电化学监测方法

 

 

 

除了电化学方法,利用显色剂和荧光剂等对涂层的腐蚀进行监测也得到了广泛了应用。不同荧光剂对涂层腐蚀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是研究的重点。
鞠鹏飞等选用8-羟基喹啉、桑色素和香豆素三种荧光指示剂对铝合金的涂层腐蚀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和香豆素两种荧光指示剂都能准确的标定出腐蚀的位点,并且将腐蚀的程度根据荧光点的亮度、大小和数量直观地反映出来,可以实现对铝合金涂层的失效监测,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荧光剂和显色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涂层的防腐能力。
Lv等设计了一种罗丹明B酰腙荧光探针来进行涂层的腐蚀监测,以荧光的形式准确地定位了腐蚀部位和涂层缺陷,同时该探针的片状形貌和弥散分布还会增强涂层的屏蔽性能。
还有根据数字图像技术和色度学的相关原理,利用涂层不同时期的色彩与图像变化进行涂层失效判定的监测方法。

 

 

陶蕾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颜色特征的涂层体系老化失效检测方法,对舟山海洋大气及海水飞溅环境中暴露不同时期的聚氨酯涂层、聚氨酯复合涂层以及纳米陶瓷涂料复合涂层3种涂层材料试样的腐蚀形貌图像进行了采集。提出了图像颜色的特征参数,并且与实验结果很好的契合,3种涂层材料中,纳米陶瓷涂料复合涂层最耐蚀,聚氨酯涂层试样腐蚀最严重。

 

 

03

 

 

 

不同监测方法相结合

 

 

 

将不同的腐蚀监测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涂层下的腐蚀状态,比如将电化学监测方法与其他非电化学监测方法进行结合,又或者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电化学监测等。
Latif等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对涂层进行线性极化监测和涂层应力行为监测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腐蚀加速实验和涂层失效实验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发现了各种腐蚀粒子的扩散和应力的发展跟涂层下腐蚀失效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电化学方法得到的腐蚀信息不同,将他们结合起来得到的腐蚀信息会更加立体。
刘继慧等对同一涂层同时进行了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的监测,电化学阻抗谱的数据能够准确的反映涂层的破坏机制变化,而电化学噪声的数据处理更为简单,两种结果可以相互补充与印证。结果表明:对于薄的聚氨酯和环氧聚酰胺涂层,腐蚀反应的极化电阻与噪声电阻的值更接近,变化也基本相同。

总结与展望



目前,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 现有的在线监测方法虽然丰富,但还存在数据采集不够稳定、数据分析方法不够多样、建立的模型不够准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2) 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对各种严酷环境的探索,使材料大气腐蚀的情况更加复杂,对以往的在线监测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3)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腐蚀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直接对试样的腐蚀表面进行信息提取,希望通过一张宏观照片便可以对腐蚀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另外,大气环境腐蚀的在线联网观测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传统的腐蚀监测周期较长,无法及时获得腐蚀状态波动信息,接下来应该以“互联网+”智慧防腐为导向,集成气象数据、环境数据等采集模块,实现实时、高通量的采集与存储,并最终将数据信息融合形成具有“腐蚀大数据”特征的联网观测平台。建成腐蚀数据库,基于各种数据挖掘的算法来建立材料全寿命周期预测模型,搭建起腐蚀数据与腐蚀实际情况之间的桥梁。

 

 

      腐蚀在线监测数据的信息融合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大数据高通量时代的来临,腐蚀的监测数据要从原来的“单一数据”向“全方位数据”方向进行转变,监测的范围也从原来的一个监测站,发展到了一个城市乃至全国。将不同的在线监测技术结合使用,融合它们各自采集的腐蚀信息,使腐蚀的情况更加立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