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复涂层性能分析
2024-08-27 16:23:16
作者:涂料工业 来源:涂料工业
分享至:
引言
粉末涂料在我国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初期的家电领域涂装迅速扩展到交通设施、机械、建筑、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几十个金属非金属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热固性粉末涂料不仅性能卓越、效费比优异,同时也较其他类别涂料更加环保。但是缺点同样也很明显,因其交联固化的性质决定了涂层遇到损伤无法弥补,造成永久性缺陷,影响防护性能及装饰性。基于这个初衷我们研发了一款通过加热涂层,表观可恢复至原始状态,并且可重复、多种修复方式的自修复粉末涂料。自修复(Self-Healing)/自愈合,即源于医学和生物学的自愈合能力,将其用于材料科学具有仿生的含义。Self-Healing即自修复涂料包含更广泛的内涵,即涂层产生裂痕后能自动修复裂痕。根据文献资料自修复涂料(self-healing coatings)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智能涂料的名称,指涂层遭到破坏后具有自修复功能,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涂料。依靠涂层本身流动和物体力学的形变,并能形成化学键或物理作用,自动将划痕缝隙修复,成为本征修复型。因此,自修复涂料不需要加入特定的修复试剂,也不限于某一种损坏。利用高分子物理学中的高聚物推迟弹性的概念,制备自修复涂料。其原理是当温度高于树脂(或树脂中某一组分)的玻璃化温度或高于黏流温度时,树脂发生流动,温度降低时获得必需的涂膜性质。此类涂料行业通常称之为热修复涂料或记忆涂层,见图1。
本文针对户外聚酯型可修复(记忆)涂层的物理性能进行简单分析。
实验
1.1实验原料
聚酯树脂:SJ4#E 工业品,市售;固化剂:TGIC,工业品,市售;流平剂 :GLP588,工业品,市售;砂纹剂:工业品,市售;钛白粉:R902,市售;BaSO4:工业品,市售;助剂:工业品,定制。
1.2实验过程
1.2.1实验配方
配方所用原料及用量见表1。
1.2.2 预混合
按表1配方称好的原材料放入高速实验搅拌锅(自制,转速90 r/min)预混5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预混料。
1.2.3 挤出压片
设定挤出机(烟台杰程TSK22实验挤出机)参数见表2,
达到工艺条件开启压辊、喂料器,收集挤出的料片冷却30分钟以上。留意挤出温度的变化及物料是否均匀连续挤出。
1.2.4 料片研磨
磨粉机(烟台东源U2型磨粉机),设定参数如:表4后进行研磨,得到d50为38μm粉末,符合粒径要求。
1.2.5底 材处理、喷涂、烘烤
底材选用冷轧马口铁12 cm×6.5 cm×0.8 cm,使用氧化铝耐水砂纸400#进行表面打磨,压缩空气吹掉表层砂砾灰尘,丙酮擦拭表面后清水冲洗,在180℃实验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烘烤5分钟使其板材表面干燥。
取样粉放入逸飞实验喷枪粉斗,设定气压0.4Mpa,电压60kV,喷涂后使用实验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上海双彪101(1)型,精度±2℃)在设定的温度和时间:10 min @ 200 ℃进行固化,得到的样板进行检测。
工艺:马口铁→砂纸打磨→气枪吹净→丙酮擦拭→清水冲洗→喷涂→固化
结果与讨论
涂层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热修复测试结果见图2、图3。将样板经过30 s@200 ℃加热后,涂层压痕恢复,恢复后重复压痕,并进行第二次100℃热水浸泡,压痕。
结语
通过以上检测可以发现自修复涂料常规性能基本满足使用需求,铅笔硬度检测低于常规产品,造成易损伤,修复能力仅局限于塑性变形,对于内聚破坏型的修复几乎无法完成,因为涂层分子链断裂,配方中没有能够重新进行反应的物质,解决方法可以考虑微胶囊技术,引入微胶囊形成愈合剂及引发剂,当有裂痕扩展时,嵌在其中的微胶囊被撕裂,愈合剂通过毛细管作用释放到受损区域,遇到催化剂便会产生交联反应,从而将裂缝处粘合修补好。这种方法还要对树脂、胶囊、修复方式进行重新设计研发,如辐射、电阻、微波、磁敏、过氧化物、引发剂、可逆反应等方式,但是他们的优缺点依然很明显。目前热固性粉末涂料自修复技术尚不成熟,需要借助涂料以外的外力进行一定的反应才能修复涂层,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自修复。实际应用意义不大,需要对材料、修复方式进行重新论证。从材料本身来说持久简单的自修复粉末涂料并不容易完成,因为粉末涂料固化过程本身是不可逆的,固化完成后涂层也就终止反应。通过对涂层自修复技术进行总结,目前依赖单一技术实现的涂层自修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限制了涂层自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多种自修复技术配合使用将成为自修复涂层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控多机制间的有序表达和高效协同,可实现对大尺寸裂痕的反复修复,构建长效智能涂层体系,这对于延长涂层的服役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