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金属所杨春光课题组:抗菌不锈钢表面与基体协作应对菌致开裂
2024-12-27 11:41:07 作者:杨春光 来源:材料科学和技术 分享至:

 第一作者:赵焓羽

 

 

通讯作者:杨春光,席通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DOI: 10.1016/j.jmst.2024.02.023

 

 

 

 

 

 

 

01全文速览

 

 

 

本研究重点针对硫酸盐还原菌由于“铜毒化”效应造成的抗菌失效及硫酸盐呼吸造成的氢脆,通过高效利用合金化元素铜和铈,设计了一种具备“双抗”作用的双相不锈钢。该材料展现出抗菌表面和抗氢脆基体的协同特性,具备优异的抗菌致开裂性能,研究成果为先进防护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02研究背景

 

 

 

近年来,微生物腐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全球每年超过2.7万亿美元的损失归因于微生物腐蚀[1]。当材料受力服役时,微生物腐蚀与应力相耦合,点蚀坑处优先发生阳极溶解,细菌代谢产物氢在应力的作用下聚集到裂尖或缺陷处,由此产生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归类为菌致开裂。其通常具备隐蔽、快速和突发等特点,使材料的塑性在服役过程中逐渐降低,引发的材料性能下降导致其使用寿命低于设计预期,从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并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强工程用钢的抗菌致开裂性能。

 

 

 

 

 

03本文亮点

 

 

 

通过Ce添加,降低Cu有效抑制SRB生物膜的浓度门槛,提升材料表面的抗菌性能,点蚀程度降低63.9%;通过微观组织调控,纳米级富Cu相在铁素体内单相析出并充当氢的捕获位点,缩小双相结构在抗氢脆性能上的差异,有效阻止SRB代谢生物氢扩散诱导的氢脆。在整个共培养周期中,Ce弥补了Cu抑制SRB生物膜能力的不足,Cu补偿了Ce对抗氢脆能力的削弱,两元素相互补足,协同增效,为双相不锈钢提供“主动进攻的抗菌表面”与“被动防御的抗氢脆基体”的功能集合。

 

 

 

 

 

04图文解析

 

1 厌氧条件下的加载试样及装置

 

2 抗菌表面优异的SRB生物膜抑制性能

 

3 抗菌表面腐蚀产物表征

 

 

4 2205双相不锈钢SSRT近表面断口被点蚀与氢共同影响

 

 


 

 

 

05总结与展望

 

 

 

研究揭示了材料在微生物腐蚀环境下的抗菌致开裂机制,为未来开发高性能抗菌合金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团队下一步将量化富Cu相在氢捕获中的具体贡献,并探索Cu与其他稀土元素的潜在协同抗菌效应。

 

 

 

 

 

06参考文献

 

 

 

D. Xu, T. Gu, D.R. Lovley. Nat. Rev. Microbiol., 21 (2023), pp. 705-718.

 

 

 

 

 

07引用本文

 

 

Hanyu Zhao, Yueyang Gu, Xinrui Zhang, Boxin Wei, Tong Xi, Jinlong Zhao, Chunguang Yang, Ke Yang, Synergistic addition of Cu and Ce enhanced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assisted corrosion cracking resistance of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J. Mater. Sci. Technol. 196 (2024) 1-11.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