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任晨宇,陈凯,梁静静 通讯作者:陈凯,梁静静,李金国 通讯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DOI: 10.1016/j.jmst.2024.03.048 01 全文速览 作者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出具有单晶结构的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研究其磨损性能并与传统铸造方法制备的同牌号单晶合金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增材制造样品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磨性能,摩擦系数相比传统铸造合金降低了约20%,磨损率相比传统铸造样品降低74.7%。通过对磨损组织的详细表征与比对研究,发现增材制造单晶合金优异耐磨性能来源于其更加细小的γʹ强化相和更高的位错密度所带来的高硬度。该工作为增材制造技术在榫头修复与提性延寿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理论支撑。 02 背景介绍 镍基高温合金凭借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备。然而,由于服役环境严苛,位于叶片与涡轮叶盘连接处的榫头易在接触位置发生磨损,影响叶片服役寿命。据统计,由榫头磨损导致的发动机失效占航空发动机失效的17%。如果将榫头磨损的叶片全部进行替换,将带来严重的材料浪费与经济负担;因此,发展涡轮叶片榫头的修复技术以恢复甚至提高其耐磨性能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工程意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增材制造技术在单晶叶片的制造与修复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的金属材料,其强度和韧性能够匹配甚至优于传统铸造材料。然而,对于增材制造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其耐磨性能相较于传统铸造合金到底孰优孰劣,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很少有文献关注增材制造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和塑性变形的机理。 03 本文亮点 针对单晶镍基高温合金榫头磨损带来的巨大损耗,提出并验证了增材制造技术对受损榫头修复的可行性,证明了增材制造单晶合金相比于传统铸造样单晶合金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能。结合多种先进表征手段,研究了其磨损过程中的组织形貌、晶体取向、元素与缺陷分布、原子排布等变化,证明其优异的耐磨性能来源于增材制造单晶合金所具有的更高的硬度、更高的位错密度和细化的γʹ强化相。 04 图文解析 图1. (a) 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示意图,增材制造样品的(b) 光镜图和(c) EBSD表征图 图2. (a) 传统铸造与(b) 增材制造样品磨痕横截面和三维形貌图, (c) 粗糙峰区域提样示意图 图4. (a, b) 增材制造样品粗糙峰中距表层2-5.5 μm区域组织的高分辨图与对应区域的IFFT图,(c) 磨损表面不同元素的XPS谱,(d) 距表层<2 μm区域明场像与(e) 对应区域的EDS图 图5. (a) 传统铸造与(b) 增材制造样品的初始位错密度, (c) 理论推导的不同尺寸γʹ与临界分切应力Δτ的关系 图6. 增材制造样品中磨损引发的粗糙峰处组织演变示意图 05 总结与展望 05 作者介绍 陈凯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联系方式:kchenlbl@gmail.com 06 引用本文
Chenyu Ren, Kai Chen, Jingjing Liang, R. Lakshmi Narayan, Upadrasta Ramamurty, Jinguo Li,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wear resistance of a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ed Ni-based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J. Mater. Sci. Technol. 205 (2025) 127-138.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