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响应涂层增强聚醚醚酮植入体抗菌及骨整合性能
2025-01-23 15:12:30 作者:材料科学和技术 来源:材料科学和技术 分享至:

 

第一作者:丁瑞

通讯作者:李鹏;袁璋

通讯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DOI: 10.1016/j.jmst.2024.02.054

01

全文速览

针对聚醚醚酮(PEEK)骨植入体在细菌感染和骨整合性能方面面临的挑战,本研究首先通过混合强酸(硫/硝酸)处理在原始PEEK表面构建了多孔结构(SNPEEK),随后采用由锶离子(Sr²⁺)和单宁酸(TA)组成的金属多酚网络(MPN)进行功能化涂层(ST涂层)制备,开发了具有抗菌和促进骨整合双重功能的PEEK植入体。由于MPN具有pH响应性,改性后的PEEK在微酸环境中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抗菌活性。文章以“Dual-functional polyetheretherketone surface modification for enhanced osseointeg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pH-responsive manner”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图1 (a)pH响应型抗菌及骨整合双功能PEEK的制备及其(b)体内抗感染活性和骨整合性能的示意图。

02

研究背景

PEEK已广泛应用于硬组织修复领域。然而,种植体相关感染(IAI)以及缺乏良好的骨整合性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骨缺损修复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表面改性可有效赋予PEEK特定功能特性,同时保持其本体特性。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在PEEK表面制造微/纳米多孔结构,为细胞和组织提供足够的锚定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整合。此外,进一步通过在多孔PEEK表面引入抗菌剂,可以显著增强其抗菌性能,已报道的抗菌剂包括抗生素和抗菌金属(如Ag)。尽管这些表面修饰策略在提升PEEK抗感染性能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危机,以及Ag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物毒性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兼具抗菌和促进骨整合性能的双功能涂层,对于PEEK种植体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此外,该涂层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避免引发细菌耐药性。

MPN作为一种多用途、高效的表面改性策略已被广泛研究。多酚和金属的多样性赋予MPN多种特性和功能,如抗菌、抗炎和促进骨整合等。值得注意的是,酚类化合物的大部分羟基在低pH环境下会被质子化,从而导致MPN的解体。细菌感染部位通常具有低pH的微环境,这一特性可作为MPN解体的触发因素。然而,关于MPN的pH响应性在同时对抗IAI和促进骨整合方面的应用研究仍然较少。

基于此,我们在原始PEEK表面构建多孔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r²⁺和单宁酸(TA)的受感染微环境响应型MPN涂层制备方法。Sr作为人体骨骼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在骨重建过程中以及对血管生成有积极作用,新生血管可以传递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利于随后新骨的形成。TA是一种天然多酚,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

03

本文亮点

(1) 通过多孔结构和金属多酚网络涂层的结合,构建了兼具抗菌及骨整合性能的双功能化PEEK;

(2) 双功能化PEEK在酸性微环境中表现出更强的杀菌性能,可有效应对“超级细菌”MRSA,在体内展现出理想的骨整合性能。

04

图文解析

图2 (a)PEEK、SNPEEK和ST涂层改性后PEEK样品的WCA结果;(b)XPS全谱图;(c)PEEK、SNPEEK和SNPEEK-ST(9)的C1s高分辨率图谱;(d)SNPEEK-ST(9)的Sr3d高分辨率图谱;(e)PEEK、SNPEEK以及SNPEEK-ST(9)的SEM图像;(f)SNPEEK-ST(9)中TA在不同pH条件下的累积释放曲线;(g)(f)的局部放大图。

 

随着ST涂层层数的增加,其亲水性逐渐增强,XPS也证明了Sr元素在PEEK涂层的成功引入,TA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行为表明所制备的双功能化PEEK具有pH响应性,SEM结果证明了PEEK表面多孔结构和ST涂层的成功构建。

图3 体外抗菌性能测试。培养2 h后,PEEK、SNPEEK和SNPEEK-ST(9)表面(a)MSSA和(c)MRSA的菌落照片;以及针对(b)MSSA和(d)MRSA的杀菌率;(e)培养2 h后,PEEK、SNPEEK和SNPEEK-ST(9)样品表面MSSA和MRSA形貌变化

 

抗菌性能测试表明,经过改性后的双功能化PEEK在微酸环境下展示出显著增强的抗菌活性。

图4 体外生物相容性测试。(a)血液相容性结果;(b)AlamarBlue结果;(c)DAPI染色结果;(d)在不同样品表面培养24 h时后MC3T3-E1的形态变化。

 

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双功能化PEEK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图5 (a)ALP染色结果;(b)ALP定量结果;(c)划痕试验结果。

 

与原始PEEK以及SNPEEK相比,双功能化PEEK具有显著增强的ALP活性,并可有效促进HUVECs迁移。

图6 体内抗感染性能评估。(a)植入一周后不同样品表面细菌的菌落照片以及浸泡于LB液体培养基后的浊度变化;(b)PEEK、SNPEEK和SNPEEK-ST(9)的体内抗菌定量结果;(c)H&E染色和Gram染色(黄色箭头表示炎性细胞,红色箭头表示细菌)

双功能化PEEK在体内也表达出良好的抗感染性能。

 

图7 体内骨整合性能评估。植入4周后,不同样品周围骨组织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图像。

 

与原始PEEK以及SNPEEK相比,双功能化PEEK具有显著增强的骨整合性能。

05

总结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混合酸处理在原始PEEK上构建了多孔结构(SNPEEK)。随后,利用LbL技术将Sr2+和TA组成的ST涂层进一步应用于SNPEEK的功能化,成功制备了具有抗感染和促进骨整合性能的双功能PEEK。双功能PEEK对MC3T3-E1和HUVECs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HUVECs的迁移。此外,双功能PEEK在微酸环境下对MSSA和“超级细菌”MRSA均展现出显著增强的抗菌活性。具体而言,pH 7.4时,对MSSA和MRSA的杀菌率分别为71.72%和66.79%。而在pH 5.5条件下,其对MSSA和MRSA的杀菌率分别达到了99.98%和100%。此外,双功能PEEK在体内也表现出有效的抗感染性能,对MRSA的杀菌率超过94%。与原始PEEK以及SNPEEK相比,双功能PEEK还具有良好的骨整合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孔结构与ST涂层的结合,为PEEK在骨修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更具潜力的优势。

06

作者介绍

李鹏(通讯作者):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西安市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与柔性器件,在Nat. Mater.、Sci. Adv.、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他引7000余次,H因子45;编著英文专著1部,授权/申请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高级会员,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及生物医用高分子、表界面工程、康复器械与生物材料分会委员,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协会第13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柔性电子学会副秘书长,J. Mater. Sci. Technol.客座编辑,FlexMat、Smart Mater. Med.编委,Sci. China Mater.青年编委。

 

袁璋(通讯作者):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副教授。结合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面临的重大挑战,聚焦于问题背后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异常炎症条件下(细菌感染、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糖尿病等)多功能(药械结合)植入体研发及生物响应。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近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H指数28,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热点论文1篇,获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