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主办单位简介
2014-08-01 00:00:00 作者:admin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于1979年11月在杭州宣告成立,迄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是经民政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术性,行业服务性群众团体。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结全国腐蚀与防护科技工作者,民主办会,依法办会,服务社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播科普知识和先进生产技术,编辑出版学术期刊,开展继续教育,为腐蚀与防护学科建设服务,为腐蚀与防护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及企事业单位服务,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30多年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结广大腐蚀科学技术工作者, 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充分发扬民主,提倡学派间自由争辩,为繁荣发展我国的腐蚀科学技术事业,为科技战线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积极做出贡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现有会员2万多名,团体会员单位1600 个,设有5个工作委员会,16个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上海、辽宁等15个省市成立了地方学会。
 
    30多年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历届理事会抓住本学科前沿的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广泛开展了各类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交往活动,促进国内外科技团体、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交流。1986年加入国际腐蚀理事会(InternationalCorrosionCouncil),并于2005年9月成功举办了第16 届国际腐蚀大会(16ICC),有来自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代表出席。已建立联系的国外学术团体:1981年与设在休斯敦的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设在东京的日本防蚀学会、1985年与设在伦敦的英国腐蚀理事会均建立互访和期刊的交换关系。
 
    学会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普及活动,出版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材料保护》、《腐蚀防护报》、《腐蚀防护之友》等科技刊物,组织编写了包含腐蚀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科技书籍与专著,并举办了各类学习班,宣传腐蚀对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和防护技术发展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会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组织专家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咨询,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大型研究成果与防护技术、新产品的展览会,展示了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了企事业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和市场开拓。
 
    近年来学会在争取政府职能转移的机遇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学会设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协批准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作,开办了“中国腐蚀与防护网”。
 
    30多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在学会改革方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使学会在形成自己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新格局方向取得了不断进步和可喜成就。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最大的工科学会之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每年举办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的学术会议,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是集成各类专题活动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年会包括主旨报告大会、专题学术会议、科技进展发布、论坛、讲座、展示、颁奖等多项活动, 内容丰富,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现有33个专业分会,17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400余名海外和港澳台会员,还有4000余家团体会员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至今已建立了多元化的会员结构与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会员活动,积极开拓具有时代特征的会员服务。学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 会员是学会活力的源泉。
 
    多年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了《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机修手册》等数百种大型工具书、科技图书和相关教材。出版的学术刊物有《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60 余种,对推动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继续教育和专业人员资格认证方面,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3 年创办了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现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机电一体化”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并委托全国考委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无损检测和焊接为代表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讲求质量,服务经济,广为会员和业内同行所称道。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是我国机械行业非常重要的对外交流渠道,承担了行业和政府部门委托的大量国际交流合作任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11 个国际组织,与25 个国家的42 个一流学术团体和专业组织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并与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科研、教学、设计、制造、咨询、中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坚持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纲,始终把开展科技咨询作为促进学会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主战场,积极搭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平台。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和组织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咨询、企业认证咨询和发展战略咨询。不仅使学会活动更加贴近企业,服务行业,而且有效地加快了学会自身能力和整体实力的提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通过展览平台,组织中外企业界、技术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贸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展览领域的杰作,“北京? 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焊接专业展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 并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设立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多年来,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荐优秀人才,积极弘扬崇尚自主创新、恪守科学道德、追求和谐进步的科学思想,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成立于1991年5月16日。这是在严东生、师昌绪、李恒德、林兰英、柯俊、颜鸣皋、冯新德等一批材料界的知名科学家倡导而建立起来的材料研究前沿多学科交叉的学会组织,以促进我国材料科技与国际发展接轨。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中国从事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合并依法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 (IUMRS ) 的发起单位之一,并代表国家身份作为该会的成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中国广大材料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科教兴国”方针,自主活动,自我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瞄准世界材料科学前沿,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各类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努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繁荣和发展材料科技事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于2012年9月成立,有256 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84名,黄伯云院士连任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3人,副理事长15名,荣誉理事9人。
 
    学会现有分支机构14个,团体会员162个,拥有两万多名的材料科技工作者,个人会员3000余人,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会员是学会的主体和基本依靠力量,学会与会员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地联系,用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会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成为真正的“材料科技工作者之家”。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现已形成了两个品牌学术会议,一是我国材料界最高层次的“中国材料大会”(2011年以前名称为“中国材料研讨会”);二是有港、台材料学者参加的瞄准世界材料发展前沿的“新材料发展趋势研讨会”。“中国材料大会”从2008年开始,由原来的两年举办一次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2010年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独立主办了英文国际期刊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被SCI收录。2011年影响因子1.035,与Elsevier合作办刊。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并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接纳的全国性的学术性非盈利法人社会团体。中国航空学会成立于1964年2月。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团结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航空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航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学会先后设立了26个专业委员会(分会)作为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组织,涉及航空各专业领域。全国17个省、市成立了地方航空学会,在中国航空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中国航空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地方学会每年均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学会还和中国科协所属其他学会联合举办一些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会。学会及各级组织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平均为40次左右,交流的论文在千篇以上,并评选、奖励优秀成果。
 
    中国航空学会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学会工作会议等;办理学会所属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分会)编委会的建立和调整;组织两院院士、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推荐评选;发展会员,并为会员服务。
 
    中国航空学会是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的全权会员单位。为促进科技合作,学会推荐有专长的科技人员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出席国际会议,同时在中国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会。学会邀请国外专家在国内作技术报告,接待国外学者、科技人员来华进行科技参观和学术讨论,组织双边性研讨会,以促进国内外之间的学术交流。
 
    中国航空学会为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普及航空科学知识, 学会及其各级组织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会设有航空馆,展示国内外飞机或模型以及机载设备、发动机, 介绍国内外航空技术的发展。
 
    中国航空学会以各种形式向会员扩充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组织专题讲座、技术报告以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出版《航空学报》中文双月刊;《航空学报》英文季刊;《航空动力学报》中文双月刊;《航空材料学报》中文双月刊; 《航空知识》中文月刊;《航空模型》中文双月刊。
 
    中国航空学会可以对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决策论证、提出政策建议、进行科技咨询服务。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金属学会成立于1956年11月26日。依法登记的全国冶金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冶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是推动我国冶金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冶金行业的科技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金属学会团结和动员广大冶金科技工作人员,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为发展我国冶金工业,推动冶金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现有个人会员9.2万名,团体会员121个。下设9个工作委员会,37个专业分会,指导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金属学会的工作。第八届理事会有理事202人,常务理事69 人。历届理事会中共有院士20余名。
 
    中国金属学会围绕冶金行业重点和关键问题开展学术科学技术、生产技术交流;对行业科技发展组织研讨、提出建议, 为企业、行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在国内召开国际性专业会议;组织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 组织与国外的专业对口交流活动;与国外学会和科技团体的联系和交流等。
 
    中国金属学会紧密围绕冶金行业科技进步重大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活动,其中,中国钢铁年会,炼铁、炼钢、连铸、轧钢和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是定期举办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科技交流活动;学会及专业分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共19种;组织编写出版多种科技图书、专著、手册、继续教育和科普教育教材、学术论文集等。
 
    中国金属学会是我国冶金行业对外联络与学术交流的主要渠道,与国外学术组织有着广泛联系,并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10多个学术团体建立了双边、多边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在国内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展览会,并组团出国参加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组织并实施以科技人员为培训对象的继续教育工作和以行业职工为培训对象的科学普及工作。每年举办的“冶金高级研修班”、举办的“全国冶金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已成为品牌活动。
 
    中国金属学会设立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还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合作共同主办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
 
    目前,正值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金属学会将抓住机遇,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冶金科技工作者,创新思维,求真务实,为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钢铁工业再上新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的共同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于1957年2月。
 
    中国力学学会是由全国力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任务是团结和组织全国力学科技工作者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合作和交流;创办力学刊物,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开展力学科普与教育, 促进力学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力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组织力学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项目,提出科学论证及政策建议,促进力学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推动力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中国力学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40余个,有个人会员2万余人,为会员提供会员专刊、会讯和期刊、学术会议文集全文检索、会员博客等在线服务及交流平台、优惠参加学会学术活动和订阅期刊等多样性服务。
 
    中国力学学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按力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等23个专业委员会,科普、教育、青年等6个工作委员会及微纳米力学、电子电磁器件力学2个工作组。负责各个分支学科的学术交流,同时紧密团结全国各省市地方学会开展工作。
 
    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18种,其中英文刊物5种, 中文刊物13种,其中有7个被EI检索,4个被SCI检索。每年编印《中国力学学会会讯》和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力学学会编辑出版了近百本专业书籍和科普书籍,如:《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力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大众力学丛书》等。
 
    中国力学学会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国内学术会议、讲座; 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力学大会”;每2个月举办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每年举办“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活动”、“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每年5月举办“主题科技周活动”,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公众提供寓教于乐的科学参与机会;并不定期举办区域性趣味力学竞赛、各类培训班/讲习班,促进力学科普教育。
 
    中国力学学会于1980年加入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同时还是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AFMC,中国是创始国之一)、国际断裂学会(ICF)的成员组织,除申请承办大型国际组织例会外,如: 2013年6月承办“第13届国际断裂大会(ICF13),还不定期地承办IUTAM专题研讨会和暑期学校,并与国际学术组织共同主办学术会议及组织中国力学学会自创的系列国际会议。
 
    中国力学学会设立周培源力学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流变学青年奖、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等奖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