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风采 | 走进厦门大学 探秘我国电化学学科如何跻身国际前列
2018-03-29 16:42:11 作者:王元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1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 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开创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当时田昭武先生首先洞察到电极过程动力学是现代电化学发展的前沿,在理论研究及能源、材料、环境、生命等领域前景广阔,他抓住历史机遇,开辟了现代电化学作为学科主攻方向,成为中国高校最早的电化学中心。迄今,一路栉风沐雨走过了 60 多个春秋,厦门大学领航中国电化学学科方向和前沿 , 不懈创新耕耘、取得累累科研硕果,并跻身国际前列。


    近日,记者采访到了厦门大学的林昌健教授,探究电化学学科的真谛,探秘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如何跻身国际前列。林昌健,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腐蚀电化学和材料电化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师从田昭武院士,长期从事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腐蚀与防护、能源 / 环境材料、生物材料电化学研究,曾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获得者”荣誉称号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至今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四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亲历了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壮大历程。


    六十载光辉岁月 推进电化学创新与发展

 

    田昭武教授,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历任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校长、国家教委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福建省科协主席,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ElectrochimicaActa》副主编、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田昭武先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社会服务与及社会进步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田昭武先生于 1949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师从卢嘉锡、蔡启瑞、钱人元等名师,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创建和领导了厦门大学电化学教研室,现已发展为我国电化学科学最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电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田昭武先生于 1955 年确定电化学为科研主攻方向以来,他认准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于拓荒、不懈探索,攻坚克难,做出学术界公认的富有特色、国际一流的业绩。他不仅能够全面驾驭传统电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不断为电化学注入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和元素,成为我国现代电化学和扩展视野的电化学创始人和推动者之一,他毕生奋斗在现代电化学的教学科研第一线,为我国电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7年,田昭武发表的《自催化电极过程的理论分析》,这是我国电化学从稳态向暂态跨越,理论与方法结合的一个成功探索。接着,他系统开展了电极交流阻抗的理论研究,在《中国科学》发表多篇论文,首次提出测量瞬间电化学交流阻抗的选相调辉和选相检波方法,并研制成功相应的测量仪器,这是电化学交流阻抗测量分析的一大突破。


    即使在“文革”期间,田昭武领导的厦大电化学团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开展电化学能源、腐蚀及电化学科学仪器的研究。1980 年前夕,厦门大学电化学教研室已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如 DHZ-1 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DD-1 型电镀参数测定仪、FS-1型超低频腐蚀速率仪、DO-1 型电偶腐蚀速率仪、LYZ-1 型高纯水微量溶解氧测定仪等 15 台套富有特色的电化学仪器。田昭武院士曾任中国电化学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他历来十分重视腐蚀电化学及仪器方法的研究,文革后就指导研究生开展“微区腐蚀电化学及仪器”,“缝隙腐蚀研究新方法”及“阴极保护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等,均取得显著进展。田先生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极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研制成功的“DHZ - 1 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是一个重大的电化学科学仪器系统,已实现技术转化,上千台电化学仪器在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仪器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田昭武先生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开辟了以原始创新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重器的科研特色之路,在理论、研究方法、应用三方面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他通过多学科交叉,引入其他学科方法、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拓宽电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视野,同时将研究范围拓展到分析科学、微纳加工、生物芯片、微流控等其他学科应用领域。田昭武科研工作的主要历程和成果体现了他的独特科学思维方法、强大的创新能力及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特色,不仅强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现代电化学学科的发展,也为厦门大学几代电化学团队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在国内外电化学界均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田昭武院士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学术梯队阵容的壮大为学科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研究生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1981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林昌健成为第一个电化学学科的博士生,接着田中群、毛秉伟、孙世刚等分别在英国、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厦门大学,为现代电化学学科团队注入强大的力量。此间,国际上顶级的电化学家(包括 3 名前国际电化学会主席)相继应邀来厦大门大学访问讲学,有力推动了国际交流合作和学科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电化学的国际学术地位。此外,厦门大学连续举办了多次腐蚀电化学及研究方法培训班和研讨班,培养了大批腐蚀电化学及研究方法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提高了中国腐蚀电化学的整体水平。


    1987 年,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田昭武担任首任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开展分子或原子水平上的现代电化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此间,厦门大学电化学研究涵盖了能源电化学、导电聚合物及化学修饰电极、半导体与光电化学、生物功能材料、金属电结晶、局部腐蚀及微区腐蚀电化学、纳米电化学、单晶电化学、谱学电化学等。电化学科研成果累累,获奖项目有:“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研究方法”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金属电沉积机理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金属表面微区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测量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离子色谱抑制柱”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田昭武著《电化学研究方法》(1984 年,科学出版社)成为电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论著。


2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厦门大学电化学科研队伍进一步壮大,林昌健(1995年)、孙世刚(1995 年)、田中群(1996年)、杨勇(1999 年)及任斌(2008 年)5 人先后入选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随着一批批优秀国内外年青博士的陆续引进,特别是大力度引入“国家千人计划”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赵金保、宋光铃、廖洪钢、程俊、侯旭、李剑峰、洪文晶、徐海超等,使得厦门大学电化学教学科研团队更加呈现年青化和高水平化的全新面貌。此后,“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电化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电化学科研平台相继建立,并成功主办第 46届国际电化学年会等多次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大会,还创立了中国电化学会刊《电化学》。由田中群和孙世刚分别领衔的“纳米物理化学”和“界面电化学”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在教育部“211 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2011 工程”建设及“双一流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计划支持下,强有力推动了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化学学科方向主持承担了大量国家科学基金重点 \ 重大项目、973 课题、863 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军工项目、地方或部门科学基金重点 \ 重大项目。发表了数千篇有重要国际影响的 SCI 研究论文,孙世刚课题组在《Science》发表了有关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的研究,入选“2007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并获得 2013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田中群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发表了有关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林昌健有关电化学生物材料合作成果荣获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最引以自豪的是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方向如今已有 3名中科院院士,分别为:田昭武院士、田中群院士、孙世刚院士。田昭武院士和田中群院士分别担任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和现任主席。厦门大学电化学学科已经名副其实地跻身国际电化学前列。


    几十年潜心科研 矢志不渝终结累累硕果

 

    林昌健教授师从著名电化学家田昭武院士,长期从事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腐蚀与防护,能源 / 环境材料、生物材料电化学研究,是我国腐蚀电化学和材料电化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中国培养的第一位电化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5)、中国电化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13)、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14)、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013)、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现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核电站腐蚀与防护专家组组长。他长期致力于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在腐蚀电化学、材料电化学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技成果:已主持完成 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并承担大量企业技术研发课题;在 EES、Adv.Mater.、JACS、Nano Lett.、CorrSci、EA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0余篇,H 因子 48;申请发明专利 65 余项,已授权 43 项,并有 12 余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推动了科技和经济发展。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福建省及军队科技奖等 14 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120 多名,在科技创新和推动发展相结合方面取得显著业绩。


    (一)发展空间分辨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和科学仪器,探明若干复杂体系腐蚀过程机理,创立多种有效控制腐蚀的电化学表面技术。


    林昌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空间分辨电化学研究及应用,他与合作者研制成功扫描微电极测量仪器及微区电化学研究方法,发展多种复合型扫描电化学微探针,首次获得腐蚀过程界面 Cl - 浓度和 pH 分布二维图像。在国内外已有相当的影响。近年来,对扫描电化学微探针技术进行重大创新,取得突破。结合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扫描电化学微探针技术空间分辨度,创建了世界第一台可同时检测表面结构形貌和微区腐蚀空间分布的联用测量系统,还首次获得电极界面 Z 方向腐蚀电位、电流分布图像,探明局部腐蚀过程传荷和传质行为及作用特征。该仪器综合性能已超过当前国际同类仪器先进水平,现已实行科学仪器商品化,并在多所高校和科学院单位应用和好评,对我国空间分辨电化学研究有重要推进作用。


    创立了多种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新仪器:(1) 创立“阵列电极”新技术,分别测量涂层 / 金属界面电位分布和钢筋 / 混凝土界面电位电流分布,进一步探明有机涂层下金属腐蚀机理和钢筋在混凝土中微电池与宏电池的相互作用机制;(2) 首次提出“电化学循环极化和双电解池电化学探头”快速评测金属 /涂层体系耐蚀性新原理,并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工业现场快速检测 / 评价涂层耐腐蚀性的便携式仪器;(3)首次研制成功多种复合型微传感器,包括电位探针、Cl - 探针、pH 探针等,揭示了钢筋在混凝土中腐蚀机理及钢筋 / 混凝土界面化学微环境与腐蚀过程的密切关系,并成功应用于海底隧道、核电站及跨海大桥等重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的长期监测。该技术可全面监测腐蚀最关键参数,已成为一种当今国际上精准、高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检监测技术。


    提出不锈钢钝化膜组分 - 结构协同耐蚀机制,首创了控制“二次钝化区”的表面处理学术思路,建立了一种具有高效、低成本、可直接在工业现场规模应用的不锈钢表面电化学处理新技术。并致力于工业推广应用,在化纤、核电站、军工等不锈钢设备防腐蚀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该技术总体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基于对铝合金腐蚀规律性的认识,首次提出电解电容铝箔“纳米布孔”技术和“二阶梯波变频腐蚀”技术,有效克服了当前工业电解电容铝箔腐蚀不均匀和比容偏低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了电解电容腐蚀箔的比容指标,已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 4 亿多元,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多种表面物理化学新技术,构筑高度有序一维结构纳 - 微米TiO 2 薄膜,显著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光电催化性能,为实现在能源、环境等高科技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撑。


    林昌健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而富有创新的纳米 TiO 2 电化学研究,他针对TiO 2 纳米管带隙宽、光生电子 - 空穴易复合等技术难题,系统地开展了高度有序结构 TiO 2 纳米管的电化学可控制备及其构 - 性关系研究,发展多种能级设计和表面修饰技术,包括掺杂、量子点、异质结、异构结、复合等,研制成功多种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纳米 TiO 2 光催化电极材料,并在光催化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光生阴极保护、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中产氢效率达到当时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最高水平。


    一维结构纳米 TiO 2 虽具有光生载流子定向传输优势,但其有效比表面积不足,针对这一关键技术难点,林昌健及合作者创立了多种表面结构优化技术,如刻蚀、沉积、水热生长、表面反应等,首次获得多种结构特异、高比表面、高度有序的纳米 TiO 2 光阳极,显著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特性和光电转化效率,在一维结构纳米 TiO 2 光阳极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还首次提出超疏水表面不同水粘滞力的三种模型,并运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实现了钛表面纳 - 微米结构的可控构筑及对应的超疏水性和粘滞力的精确调控,从实验上有力证明了三种模型的正确性。AM 审稿人认为:“该工作对纳米科学和材料界面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超疏水 / 超亲水模板”技术,利用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光刻技术的模板法,首次实现了多种图案化功能材料的纳微米制造及其性能的高通量评价。不仅在理论和实验上对表面润湿性和粘滞力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而且还开辟了表面新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景。


    (三)发展多种电化学新技术,构筑具有仿生特性的生物材料及表面结构,获得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优异的硬组织生物材料。


    基于对自然骨仿生学和植入材料与组织之间复杂界面结构的深刻认识,林昌健创新性地发展了多种先进的电化学技术,实现了纳 - 微米结构有序的硬组织生物材料组分和结构的精确可控制备,并结合多种复合、改性、修饰、定向沉积、自组织刻蚀等方法,研制成功具有纳 - 微米有序结构、优良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硬组织生物材料及表面结构。主要创新性成果有:(1) 创立一种全新的“超低钙磷盐浓度”和“气体模板”电沉积技术,首次制备了高生物活性纳 - 微米二级结构有序的羟基磷灰石(HAp)膜层;(2) 首次通过电化学诱导共沉积法,成功制备具有纳米 - 微米二级结构有序类骨结构和均一化学性质 OCP/ 胶原膜层,生物活性显著提高;(3) 应用独创的超亲 / 超疏水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法,实现了形状和尺度精确可控的微图案化纳-微米有序结构的 CaP膜层,并首次对细胞 - 材料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高通量研究;(4) 针对等离子喷涂 HAp 膜层性能劣化的难题,创立了一种表面电化学改性技术,大幅度改善了表面生物性能;(5)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腐蚀电化学自组织刻蚀法,首次获得医用钛表面纳 - 微米有序多级结构,实现了先进植入材料表面纳 - 微米结构的精确可控制造。


    (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合申报“严重战创伤多器官障碍与损伤修复的创新理论及关键技术”成果荣获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严重(战)创伤以多器官、多系统、复杂性损伤为主,致死率、致残率高,临床救治极其困难,是国际医学难题。林昌健教授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展长期合作,首次采用超疏水医用材料表面修饰及纳米药物控释技术,研制成功兼具抑菌和抗菌双重性能的医用内固定物,为开放骨折一期内固定保肢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该成果在军内外 1000 余家单位推广,受益患者50 余万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在我国地震灾害救援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严重(战)创伤救治整体水平、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厦门大学相关成果是传承田昭武院士学术思想,长期重视学科交叉,拓展腐蚀电化学视野的一个成功例子。传统的腐蚀电化学只关注应用电化学理论研究腐蚀机理、腐蚀控制及腐蚀电化学测量及监测等,但如能逆向思维,便可点石成金。譬如基于仿生学的观点,生物材料表面亟需构筑具有微纳有序结构,以赋予生医材料表面特定的生物性能和功能,采用其它传统方法通常难以实现,而腐蚀电化学技术具有可控、高效表面微纳加工制造的优势,利用电化学技术还可实现材料表面功能的负载和修饰,即可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优良生物性能的医用生物材料。


    林昌健教授 30 多年的科研生涯已形成鲜明的科研特色:(1) 面向国家需求 (2) 勇于攻克科研难题,基础 / 应用并重;(3) 致力于原始创新,敢为人先;(4) 力求多学科交叉融合;(5) 推进成果应用和转化。


    譬如,他主持了“钢筋 / 混凝土界面、腐蚀机理及研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进一步探明钢筋 / 混凝土界面微化学环境的特征,揭示钢筋在混凝土特有的气-固-液多相不均匀体系中的腐蚀电化学机理和动力学规律性,阐明了钢筋腐蚀反应与混凝土微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创了一种精准、高效的多功能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监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核电站、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国家大型结构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服役提供保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再如,林昌健拓展思路,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在深入探明铝合金局部腐蚀动力学规律性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铝表面“纳米布孔技术”和“二阶梯波铝箔变频腐蚀技术”,大幅度提升了电解电容器用铝箔表面比容特性,并已成功应用于电子材料工业领域,为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林昌健课题组还在探明医用钛合金表面仿生结构与生物性能关系的基础上,巧妙提出“医用钛合金表面微 - 纳米自组织电化学构筑法”,实现了医用钛表面高度有序微 - 纳米结构的可控构筑,显著提升了医用钛植入体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瞄准学术前沿 引领腐蚀电化学学科发展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腐蚀体系的本质是电化学过程,腐蚀电化学始终是国内外腐蚀科学的基础和前沿,近年来国际上腐蚀电化学研究呈上升趋势,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先进仪器不断出现,又促进了腐蚀电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具有空间分辨的腐蚀电化学技术成为热点和趋势,各种原位谱学技术也不断发展,腐蚀电化学研究进入微纳米空间尺度及分子水平。深入认识腐蚀过程的电化学本质,对于腐蚀的有效控制和腐蚀的精准检 - 监测至关重要。


    林教授表示,腐蚀电化学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原因有三:其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成就,为腐蚀研究进入更高的层次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平台和工具,各种原子 / 分子水平、微 / 纳米空间分辨及腐蚀动态层次的研究仪器手段不断涌现和成功应用,加深了对腐蚀现象的认识;其二、当今飞速发展的纳米科技、材料科学及制造技术等领域及新成果为材料腐蚀的高效控制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支撑;其三、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和延伸,越来越多诸如深海、空间、辐照、人体内等极端复杂条件的腐蚀问题亟待解决,腐蚀电化学研究及保护需求高涨。总体上看,与国际腐蚀电化学水平比较,我国腐蚀电化学研究基本还处于紧跟、发展的态势,我国腐蚀防护研究的科技队伍、科研投入及论文发表已居于国际前列,更需要对原始创新的潜心研究,以期腐蚀电化学理论的突破和对腐蚀控制的引领作用,特别是注重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大力度推进驱动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超大型基础工程的方兴未艾,社会公共安全和突发性灾难事故频发、态势严峻,腐蚀监检测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需求。侧重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技术、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是目前腐蚀电化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此外,材料电化学指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材料研究,包括材料的电化学研究及表征,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制造及生产,可用于电化学研究和电化学工业的所有电极材料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由于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的需求以及电化学方法的独特优势,目前材料电化学也是一大研究热点和重要趋势,具体可包括这几个方面: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及科学仪器,特别注重发展各种空间分辨的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和仪器;腐蚀电化学检测——监测技术,面向工业需求,发展各种多功能、高效、精准的腐蚀电化学检测 - 监测技术;复杂体系的腐蚀电化学研究及腐蚀控制,包括海洋环境腐蚀、涂层下腐蚀及混凝土中的腐蚀等;金属表面钝性及表面自修复、电化学处理及高性能 / 功能化研究;金属腐蚀的绿色保护技术;基于腐蚀电化学原理的功能材料研究,包括生物材料、光电材料、能源材料及环境材料等。


    后记:


    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厦门大学的电化学学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祖国的东南海滨,不仅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还将成为一个国内外公认的电化学科学研究中心!


    ●  人物简介

 

3

 

    林昌健,现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核电站腐蚀与防护专家组组长。


    林昌健教授师从著名电化学家田昭武院士,长期从事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 腐蚀与防护,能源 / 环境材料、生物材料电化学研究,是我国腐蚀电化学和材料电化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中国培养的第一位电化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5)、中国电化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13)、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14)、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013)、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林昌健历任厦门大学电化学教研室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首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处长、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等职。他长期致力于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在腐蚀电化学、材料电化学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技成果:


    已主持 / 完成 50 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并承担大量企业技术研发课题;在 EES、Adv.Mater.、JACS、Nano Lett.、CorrSci、EA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500 余篇并已被引用 1 万多次;申请发明专利 65 项,已授权 43 项,并有 12 余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推动了科技和经济发展。已获国家、教育部、福建省及军队科技奖 14 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 120 多名,已在科技创新和推动发展相结合方面取得显著业绩。林昌健热心学会工作,历任亚太腐蚀联盟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五、六、七届常务理事、第八、九届副理事长、厦门腐蚀与防护工程学会理事长、福建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电化学》常务副主编等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