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 李劲:小故事,大时代 ——从清华求学到复旦执教
2019-07-19 16:48:08 作者:王元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指明灯。一颗小苗长成参天大树,一个懵懂孩童成长为博学奇才,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


有这样一位老师,在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一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社会培育了很多的精英人才。他就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李劲老师。在以往的人物访谈中,涉及较多的是他们的科研或从业经历与所获成果,对人物的学习经历与教学成就关注较少。本期,我们专访了李劲教授,希望通过他的学习与教学经历,使教育界的腐蚀同仁能分享他的见解。


李劲,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副主任兼理工科学科组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享有复旦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获首届“复旦大学十佳导学团队特色奖”。


下面请随记者走进他的学习与教学世界。

 

记者:改革开放 40 年,您从学生到教授,恰好经历了整个过程。在学习和教学方面,甚至在国家腐蚀教育体制探索方面,应该有很多体会和见解同我们分享吧?

 

李教授: 我参加 1977 年的高考后进入了清华工程物理系学习;1985 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0 年获法国巴黎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1 至 97 年任职金属所,成为硕导、博导;1998年至今为复旦材料系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本科与研究生任课教师和“不锈钢腐蚀导学团队”导师。


如果要谈对整个国家腐蚀教育的见解,应该讲,对 1977 年以前的情况,我没经历,因而没资格;对 77 年以后的情况,知道的也不全面,因而没能力。虽然这样,我还是非常乐意根据自己的经历介绍一些当学生与做教师的零散体验,期望以短镜头反映大历史、小故事讲述大时代的方式,对我们的青年腐蚀学子与教师了解过去、继承传统、激发专业责任感和学习热情有所帮助。


1.png

 

您提出的这个访谈内容让我很轻松,可以多谈学校、谈导师、谈学生,少谈自己。因为我在专业水平、能力、成果和对国家的贡献方面均乏善可陈。但在做学生、做导师这两点上,觉得还是有能力谈些体会。这是因为,从大学到博士,我的老师全都是顶级学者;同时,我教的学生本身都很出色,能力几乎都比我强。


我的主要特点是 “高分低能”。由于“高分”,导致了一路名校、一路名师;由于“低能”,使自己认识到当老师最合适,干别的不太行,从而最终选择了教师职业,安心教学和科研。我对很多同事的观察体会是,能力很强的教授常常缺少严谨、耐心和专注,教学效果反而较差;同时他们本身的光环太强,导致学生的光芒相对暗淡,即使培养几个优秀的,所占比例常常不高。“母弱儿强,母强儿弱”确实也是某种教学规律的反映,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在腐蚀微信群中,很多人见过我最要好的“腐蚀之友”之一和我开玩笑的一个段子:“放一只猴子到复旦做博导,出来的博士也是优秀的”。这个话,有哲理,我经常引用。不能说它全不对,也不能说全对;因为导师的指导仅仅是学生培养众多环节中的一个。

 

记者:您经历的高考对我们年轻一辈来讲应该是非常特殊的,甚至有点神秘。就先让我们先来分享一下这期间您的特殊经历和体验吧。

 

李教授: 恢复高考对我而言是生活中的最大一个转折点;更重要的是,它是 40 年改革开放的第一篇章,改变了当年 27 万和后来无数学子的人生命运,也推动了整个国家发展历程。由于具有“77 高考的亲历者”与凤毛麟角的77清华生身份,每到逢五逢十的纪念年,大都要接受采访。其实,对当年的情况我知之甚少,所以只能查阅公开资料,加上自己的少许经历,来讲成比较完整的故事。我想,文献中很多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也会是这样吧?


我的“亲历”,只是“知道要高考了,全力准备功课,参加考试,被录取,到校报到”而已。当时,我 19 岁,在河北省北部山区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大仗子公社医院当护理员。此前,在本县另一个公社做了两年多的下乡知青。在多次采访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你在很难出大学生的地方,又在中断学习三年之后,居然能考上清华大学,靠的是什么?我的回答:运气,撞上的。不是靠本事?不是。在我的大学同学中,也从来没听到有人说他是靠本事进的清华。


那年的考试范围是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的知识,大部分知识没学过,不到 100天的准备时间无论多么聪明也是学不会的。我会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特别是数理化的知识会的更少。到了考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 4 张考卷中的题目,居然几乎全都碰巧落在我会的那一小部分中,这不是“运气”吗?当然,对政治题和语文题,还是与那些年天天学政治的积累有关系。我对《毛泽东选集》四卷的内容掌握的不错,做知青的两年中是下了功夫的,其中多篇文章至今仍能全文背诵,这对当年高考很有帮助。如,有印象的一道考题,抗日战争为什么中国必胜?记得我当年的回答大致是: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给出了最精辟的论述;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全世界人民对正义的支持,统一战线以及一些客观条件如……我想,这样的回答,阅卷老师是没有理由扣分的。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运气是,邓小平的复出。“小平,您好”永远是埋藏在我们心底的声音。2017 年,有我的一篇 1977 高考近万字的专访,就不重复讲了。对高考这段经历,我的体会是,有了成绩,要尽量归功于时代、环境和他人;有了挫折,要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对年轻人的进步是重要的,逆向思维不可取,容易走弯路。

 

记者:下面该谈您的母校和清华求学了。您体会什么是清华精神?对您以后的教师生涯有哪些影响?

 

李教授: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谓有累臣之谓也。“大学、大楼、大师”的话,就是由这句话套用来的;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典故,错以为梅老先生讲的啰嗦。在我心中,代表母校的不是大礼堂、工字厅、荷塘,而是我们的多个微信群,加上夏宗宁班主任、白新德班主任、贾春旺辅导员,李恒德先生这些具体的老师和学校的大量学弟学妹,对我而言,具体就是张政军、凌云汉这些人。老师同学在,则母校在。至于所体会的“清华精神”,是很难用简单言语表达的。在我们读书时,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不知道有“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这些都是毕业以后很多年才听说的,感觉有些虚幻,放到哪个学校都行。2016 年放了一个电影,叫《无问西东》,有人总结“想你所想,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是清华精神,那就更不靠谱了。这个电影是 2011 年为清华百年校庆拍的;据说由于缺少共鸣,当时没有采用,5年后才拿到社会上放。我个人认为这个电影误导了社会对清华的认知,这里缺少“动荡年代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和平年代又红又专服务国家”的清华主旋律。


有人,有书,有故事,有传说;传说多了,就形成了传统。传统也是会变的。每代人的经历是不同的,体会到的传统也是不一样的。我想,我还是讲故事吧。从小故事中讲大道理、大时代,效果会更好。


大学教育,无非是价值观塑造,能力提升和知识学习。其中以价值观塑造最重要。什么是价值观?在清华,动荡年代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听到的是“一二九”运动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故事;什么是和平年代又红又专服务国家?听到的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双肩挑和一批优秀前辈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大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建立起服务国家的信念,而不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是精神、士气?“七六年的风雪严寒,压不住清华园里百花盛开;四人帮的囚室牢笼,挡不住高亢的国际歌声。听吧!华主席党中央已发出进军号令。前进!作革命的闯将、作进军的先锋。战斗!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处处春浓”。当年同级同学的诗句。听起来怪怪的对吗?那时候可不怪,是很流行和时尚的声音。还有化七三班同学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唱响全国。当时年轻,真的是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相辉映,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水乳交融,那时候的我们真的是有士气的。影响到现在,虽然老了,士气还是有那么一点的。现在的大学,为了中国梦,应该更有士气。


什么是严谨?一个传说,就是梅贻奇校长很少开口说话,偶尔开口时每句话必有“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能不敢说,但是似乎我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当然这只是传说,事实应该不太会是这样,四句话“也许”有个别词我记的“可能”有误,“大概”应该对的。你体会到了什么?做学问,要严谨,不要自信。描述事实要真,发表观点尽量不要说肯定的话。拓展到搞腐蚀,因为金属腐蚀规律很复杂,我们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要多读,尽量看看、听听别人的观点。最高的境界是不读尽天下书不可信口雌黄;这太难了,我肯定做不到。传说梅校长开会决定事情时从不说肯定的话,总是会说,大家谈,我从众。虽然学者魅力常常来自于自信,但是自信常常来自于无知。从而知道,严谨是很重要的。


理想是怎样用简单方法建立的?一次,学校安排老学长与同学见面“谈理想”,小教室 10 名同学一组。到时间了,走进两个人,居然是钱学森和副校长张维。物理“三钱”,心中的神呀。同每人握手、落座、开讲:我和张维中学就是同班同学,那时不许谈恋爱,他偷着谈。接下来全是平常话,讲的很普通。最后说,你们都是万里挑一出来的,比我们强多了,将来贡献也一定会比我们大。结束。当时我想,原来他就是个普通人呀,我一定加倍努力,说不定真的能超越他。你看,理想马上建立了。高明的大师!他当然知道学校交给他的任务是什么,但他没采用理想、努力的词语。看似离题万里,实则直中要害。后来才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励志教育方法。现在很多学者搞不懂,做报告时经常直接或间接讲自己多么智商高,水平高,本领大。你那么优秀,学生就感觉很难超越你,他们还会努力吗?理想全被你打掉了。如果学生能判断你在瞎吹,那还问题不大,万一他们相信了呢?当然,到拉课题、发论文、请奖和到科技部项目经费答辩的场合,就另当别论了。


如何进行能力培养的?靠硬课程。我的大学课程笔记几次搬家想扔掉,没舍得。现在 40 年了。我的学生说,这可不能扔;留给你孙子,等他 65 岁时捐给清华,那可是 100 年前的老前辈的全套课程笔记呀。这是我的第一本物理笔记,拍照展示一下。从几页上你就能看到,参考书一大堆,用的是伯克利教程,每节课作业好几道题,图上这节课可以看到是 8 道题。特别是,虽然讲课用中文,黑板上全是英文书写没一个汉字。注意一下,我们的英语是从 ABC 开始学的!课程之重,可见一斑。所以,硬课程很重要。对腐蚀专业而言,我体会,如果你学了固体物理和加强版物理化学,那么金属学和腐蚀电化学很容易自己看懂。走过高山再走平地比较轻松,但反过来就不行。所以在复旦目前我们也是以固物和物化和前期预备课为必修课,讲得很深。让同学吃些苦头。


2.png

李劲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物理课堂笔记

 

什么是专业启蒙?我接触腐蚀,最早是在大学上的腐蚀与防护专业必修课,白新德老师主讲,由于白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所以学得特别卖力。那是没有教材,用的是老师们用蜡纸一个字一个字刻写、油印后的讲义。我做的第一项不锈钢研究,是陶琨教授指导的“321 不锈钢退火中的表面铬贫化”。由于他是专业达人,所以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专业唯一的一个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全校 77级共 25 篇。毕业答辩时,李恒德先生主持,他提问,PIXE 的公式做的很漂亮,是你自己推导的?我答,不是,是从一篇文章中抄的;他说,那就有点遗憾了。从而我知道了他对学生的心中期望和导师“站台”的道理。现在,常有人向我咨询大学如何填志愿,研究生如何选导师。我的建议是,本科只选学校,不管专业;研究生只选导师,不管单位;想搞基础、将来做研究的,要选年轻的优秀学者,他可以长期提携你;想搞应用、进企业的,要选有名望的老教师,他可以推荐你,大批师兄师姐可以在行业帮助你。

 

还有举不完的例子。说到底,大学传统就在这些故事中。我在复旦的教学中,包括课堂与较大型讲座,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这种复旦历史小故事、大道理的方法,很受同学欢迎。在腐蚀实验室,侯保荣院士的故事,以及徐乃欣、朱世昌、朱祖芳、杜元龙等各位复旦腐蚀学长的名字,大都耳熟能详。至于那些硬课程,只是一个能力训练,以后用到的,记得;用不到的,忘了。课程忘记后剩下的,就是传统。


3.png

 

记者:您的研究生经历与大学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新收获?

 

李教授: 我在毕业前以专业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李恒德先生研究生,他在我们班共取 5 人。后来师昌绪院士找李先生要人,由于其他同学家在北京或南方,所以首先选我,就这样转至师先生名下,到了金属所。金属所体制与大学不同,实行大、小导师制,实际带的是小导师。我的小导师是柯伟院士,现在的腐蚀界柯家军大师兄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金属所与大学不同,它是以承担任务为主,因此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在课程教学上,而是跟随导师完成课题。学生的主要学习与研究特点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办学质量。由于聚集了中国材料界的一大批顶级学者,如李熏、葛庭燧、师昌绪、郭可信、庄育智等,又都是在金属领域,可以很快把你带到一个很高的专业境界。看一下现在全国的高校版图,到处都有金属所的毕业生,而且做得大都不错。


对学生,师先生虽不具体指导,但对整个 82 级的弟子,节假日必由郭师母叫至家中聊天吃饭,这是其他级的师弟没有的待遇。主要是海阔天空,偶尔也问及论文做的怎样。这个海阔天空是我们的最大收获。我计划以后专文回顾。今天只想说一个我到复旦后的故事。98 年到复旦,我自己定的方向是电子材料腐蚀,具体做的是电双稳之类,连拿了几个基金与上海市课题;当时还自以为高明,以为这是前沿、热点,容易写论文和请基金,又与复旦格局、风格相契合。02 年偶然和师先生谈起,他立即说这个选择不对。他说,全世界腐蚀主要损失在钢铁,宝钢是钢铁第一单位,你在复旦有区位和学生质量两个优势,做钢铁腐蚀很快就能做出成绩;另外宝钢的人员层次高,课题的水平也高。我的疑问,论文、基金怎么办?不重要,你已经是复旦教授,做事要对国家有贡献。只是要注意在研究上,一要成体系,二要成规模,任务带学科,给企业做项目搞不好把方向做发散就水平上不去了。醍醐灌顶!你看,短短几句话,要点全在。战略科学家和大师,不是谁都能当的。我当时怕忘,立即用笔记下来;回来之后,立即放弃一切,专做钢铁。不久,我又看到金属所李依依院士的一个发言,讲的是金属所的“一主两翼,任务带学科”,当时认真的学习、体会了一次,遵照实施。她同时也是柯老师夫人,我的师母。复旦的“不锈钢腐蚀方法库、数据库、服务宝钢、服务用户”的旗帜就是这样竖起的。


4.png

李依依院士、柯伟院士、李劲教授

 

我的腐蚀研究生涯,是从跟柯伟院士做腐蚀疲劳硕士论文开始的。我的所有老师中,柯老师是我跟随时间最长、接受教导最多、综合收获最大的老师,也是相互最为了解的老师。我从柯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佳言懿行可为士,经纬心灵堪称师》是我在柯老师80大寿时写的回忆文章,有近万字。由于已经有这篇文章,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仅举一个例子,说明他对我的影响。柯老师的字很有特点,看我的大学笔记的字和柯老师是不一样的。但从跟了柯老师后,写字都像了;如果我刻意做的话,现在写封信给师弟师妹,签上柯老师的名字,估计 90% 的人都认不出是假的。我想说的是,导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


金属所毕业后,我去法国巴黎南大学读博,导师是A.M.Huntz 教授 , 著名高温氧化学家。在那里,最大的收获是,一是受到了严格的实验与理论训练,更重要的是在“识”字上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她的指导方式是研究生单独定时约见,不开组会。别人是每周1小时,由于我法语太差,为了帮助语言,前两年是 3 小时,每周三上午 9 至 12 点。是她告诉我,对腐蚀,伊文思、瓦格纳、布拜这三个人为什么重要,一定要熟读;还有,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研究水平怎样判别等等,不胜枚举。还是讲故事吧。带我出去听一个教授作报告,回来边开车边问我这个报告如何,我答好报告;又问好在哪里,我答如此这般;最后问,这个人水平如何,我答水平很高。她说,好报告,你说对了;水平高,你说错了。回到办公室,拿出一套透明胶片,说,这是我要做的报告,我不做了,你来讲。我说我不行,她说你肯定行;我录好音,你回去背下来,背熟,到时上去背一遍不就行了。说完,马上就拿磁带开录。我说我明白了,别让我讲了。明白什么了?答,报告不反映水平,提问时才反映。她说我知道你明白了,只是你太胆小,会上不敢说话,这是逼你讲,练你的胆量,多讲几次就好了;回答问题由我来,你别怕;讲多了你就不怕了,回答问题也会了。她还把我搭的氧化炉子装上名牌“Four de Li”, 十几年后还在用。中国同事去参观时,都知道有一个姓李的中国人再此留学。


我的深切感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导师也有不同的风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才真的需要流动。复旦腐蚀团队招生,虽然以复旦直升为主,也非常欢迎其它学校的同学来加盟,从而促进交流。

 

记者:真羡慕您能遇上这么多好老师。您的这些故事中的方法想必都在复旦用上了吧?作为教授,您自己又是怎样带出这么多优秀学生的?

 

李教授: 我所有老师的共同特点是,爱学生。他们都是我的榜样。虽然我们复旦腐蚀团队的学生确实都很优秀,但我接触下来,我的同事的学生和我们腐蚀界同仁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很优秀。如果考虑到复旦的生源质量,我真的不敢夸口说我们业务指导的好。如果讲体会,我最多只能说我们有一些“特色”。比如,实验室20年的近百名学生研究方向凝聚集中在“不锈钢腐蚀”单一方向,实现了成体系与成规模;建立了较好的招生与培养理念、原则和实施方法;学生培养方案符合高端产业发展趋势,大批优秀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企业。当然,这些就算是成绩,导师作用也是有限的。三任系党委书记和系主任对实验室都一直照顾有加;学校也专款投入“985”二级平台建设经费提升腐蚀实验室装备水平;繁重的课程教学主要由系里各教研室的同事承担。


复旦的各院系教学体系相当健全,教学力量强大,课程教育自无问题。至于实验室指导原则,简单说,就是两点。一是,选拔重于培养;二是,专门为大企业培养“研发型腐蚀工程师”。第一点是关键。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人才是选拔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比如,你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就要直接把已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招进来。再如,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腐蚀工程师”,如果他的兴趣在“科学基础研究”,这时他再优秀你也不能招,招来了师生都痛苦。当然,实现这点,就要求生源选择面要大,而我们腐蚀专业恰好有这个优势;在北科大,腐蚀楼是最火的,在金属所,南区腐蚀是最火的,其它学校也都差不多。


我们的学生培养的首要特色是“注重价值观塑造”。首先,鼓励“双肩挑”。实验室欢迎学工队员加入。这些同学理想远大、精力充沛能力强,学习好又喜欢公益,社交与组织力强。但由于精力分散较多,用在实验学习上的时间会受些影响,但他们绝不会浪费时间。实验室共产生 10 名学生党支部书记,7 名辅导员,其中 4 人获评“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还有多名班长、团学联主席等;比例在全校名列前茅。他们中的很多人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我自己不是党员,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本身也是接受教育者。


5.png

2017年“五四青年节”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来看望实验室学工队员时的合影

 

还有,实验室引导、鼓励学生服务国家。绝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就业于国家重点单位:作为上海与我国材料龙头企业的宝钢集团研究院的腐蚀科班研发人员很多由这里毕业,遍布宝钢各主要产品研发机构:焊腐所、不锈钢技术中心、硅钢中心、特钢中心,理化检测中心。用户单位包括:中央办公厅,商飞,国核设备,国核运营,长征火箭,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国网电力,华为,华晶,华力,华谊,华虹,华润,上汽,上海电气,上海置信电气,上海天马,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等,以及山特维克,宝洁,英特尔,Philips,普迪飞、台积电、欧普照明、康模数尔等外资与合资著名企业。2017 年,“十九大”后,复旦大学首次设立“光华自立 - 服务国家奖”,腐蚀实验室研究生团队是全校排名第一的研究生获奖团队。


实验室同学都非常刻苦,因而不需要鼓励他们要用功、要努力;只是时常要提醒一下注意安全、注意休息而已。这是因为,他们自己都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有时,反面经验比正面经验更有说服力。蒋介石在大陆失败后,1949年底总结经验时写道:“今后整军要着重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 实行军民合一,真正做到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武力为人民的武力”。终于认识到民众中“国军是为地主打仗”的印象必须改变。带研究生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引导他们为“导师和学校的EIS、QS、SCI、引用率、H 因子、获奖、帽子、职称”而战,他们就可能会去想“我只是来拿学位的,有了学位出去有好工作就行了”,或者“一定要多发文章,争取自己也及早戴个帽子”。反之,如果他们认为是在为“学好真本事、提升自己、通过服务社会和国家构建美好未来”而战,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所以,学生培养中,“价值观塑造”永远是第一位的。我认为,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的“反四唯”通知要解决的绝不是“教师待遇如何分配更合理的问题”,而是针对高校学生培养和学风建设大主题的,也就是 ,“为谁而战”的问题。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实验室队伍双获校研究生篮球、足球院系杯亚军。注重文艺和文学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全校 60 多个代表队参加的“心情总动员”团体竞技赛中,获总成绩第一名。微信公众号“王德鲁和他的小伙伴们”主打栏目“德鲁周记”获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与思想教育优秀作品网络文章组二等奖第一名。根据热点新闻撰写的《今天,你用不锈钢水壶了吗》、 《纪念路火灾之后》、 《中环高架为什么会受损严重》成为校园热点文章。一名新生担任复旦大学舞蹈团团长和女生领舞,另一名新生是业余作家,多篇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等专业著名刊物;难以想象,他们的专业成绩可都是优秀生,直升来的。这些事迹,当然和导师无关,但可以讲是长期形成的气氛把他们吸引来的。


关于实验室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能力训练思路,我写过一篇《团队阅读与创作—资治通鉴的启示》,就发表在你们杂志上,不需重复细讲了;具体是针对宝钢和各大企业的现实需求,在不锈钢腐蚀评价方法库、数据库及应用方面,解读经典文献、重现经典实验、理解标准体系、掌握适用条件、优化参数范围、兼顾腐蚀类型、覆盖钢种级别;还涉及夹杂物、焊接、复杂组织评价、失效分析套路,数据统计分析与寿命预测套路等。由于主要是解读 100 年来的不锈钢腐蚀经典工作,所以,每周固定有全体同学参加的文献介绍时间。这样的方式,我认为对学生培养的效率与水平更高些;毕竟,名家的作品肯定是比学生的高;如同读《红楼梦》应该比读《学生作文选》收获要大。当然,每年不锈钢腐蚀的 SCI 文章就有 3000 多篇,我们涉及的约每年 50 篇左右。由此明白,洋人为什么水平高,因为他们每个人大都只关注一点,牺牲宽度以换高度。通过对比,每位同学都知道,国家需求那么迫切,我们掌握的这么少,不努力不行呀。学生开会交流也很频繁,很多同学在读期间也有机会出国长期交流,学校出钱。


至于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的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实验室承担的具体科研课题进行,没什么特别。科研任务的承担,主要套用金属所的“一主两翼”模式,任务带学科:主,就是宝钢需求,可以说我们的整体发展和进步主要就来自于宝钢的引领。一个翼,是基础研究,即纵向与外资企业课题,主要是基金委与科技部项目,我们累计承担国家基金15 项,参加 973、支撑、重点研发 9 项市部与外资课题多项;另一翼,是服务不锈钢用户企业的不确定、门诊性课题,包括 30 多个企业的横向课题。

 

记者:看来,宝钢在您心中占据重要位置。最后,能不能介绍一下宝钢在实验室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李教授: 没有宝钢的引领,就没有我们实验室的今天。研究生的大部分相关钢铁专业知识,都是从宝钢老师那里学来的。我们和宝钢的合作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提升。2005 年之前是初始期,主要是零散任务承担。06 年之后,为了整体钢种开发中的腐蚀评价需要,即从经济型到高耐蚀型的全钢种评价,焊接与夹杂物评价,复杂组织与热/机械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等评价需要,配合宝钢,我们开展了规模化的方法库建设与对宝钢产品的应用,从国外引进消化,到自己的延伸拓展;还配合宝钢建立了中国人不锈钢腐蚀的第一个 IS0 标准;这项工作开始完全没有把握,经过了 6 年时间,做了6000 余实验数据才完成。目前已有 46项评价技术,都是研究生建的并应用到具体的课题任务中。同时,通过实验积累建立不锈钢腐蚀数据库。又在2014年,根据企业用户技术的发展需要,与北科大李晓刚教授及宝钢联合,在国家环境腐蚀平台支持下,以宝钢系列钢种为基础,进行我国各海水网站不同环境的批量长期挂片实验,并建设室验室对标数据库,使能够内插与外延加速预判其它钢种与实际服役状态,实现寿命评价,这些工作对我国海洋钢种应用非要基础和重要。近两年,又针对快速与高通量技术的需求,以及不锈钢腐蚀的高分散性,开展相关工作。由于引进待遇好,所以宝钢的专家引入标准高,水平很好,课题水平也高;实验室论文工作同时接受他们的指导,几乎所有论文答辩必有宝钢专家到场,工作中经常现场交流。一个电话,20 分钟就到了,这就是优势。


6.png

 

比较起来,对工程师培养而言,基金课题过于简化,特点常常是,简单体系,定量分析,孤立问题,严格处理;导致系统性较好、研究水平较好但训练强度过低。而用户企业课比较零散,特点常常是复杂体系,经验分析,实际问题,模糊处理,虽然强度足够,但水平与系统性不好。宝钢任务是兼具两者优势,水平与训练强度均好。


这已经谈远了,离开了学习与教学的主题。总之,40 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能亲身经历大国自强和掘起的过程,很幸运。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我们全国腐蚀同仁的继续努力,包括腐蚀教育工作者。


后记:


“国之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古往今来,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纵观历史,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如今,唯有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方能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早日照进现实!

 

人物简介

 

7.png

 

李劲,1958 年出生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民革成员。198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0 年获法国巴黎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任助研(90)、副研(92)、研究员(94)、博导(96)。并担任耐蚀合金研究室主任与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8 年引进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创建腐蚀实验室。任第一、二届系教授委员会主席。目前担任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