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风采 | 全球最大的腐蚀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新风貌
2021-11-02 11:15:26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腐蚀与防护之友》 分享至: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是1985年经国家科委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87年批准成立的。UNDP投入100万美元,中国政府投入350万人民币,建造了3500m2的腐蚀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先进设备,选派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培训,邀请国外知名专家讲学,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的人员活跃在全国各个工业领域。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氢脆及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防腐蚀工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近几年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研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除购置了环境扫描电镜、多台不同型号的原子力显微镜、高温高压应力腐蚀试验机、纳米压痕仪、高温高压硫化氢实验装置外,实验室面积也得极大改善,面积达到6000m2,有了以“腐蚀楼”命名的独立实验大楼。以腐蚀中心为基础,申请到了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装置”并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为岩雨教授、副主任为孟惠民教授,支部书记为王德仁副教授。目前由如下几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构成。

  1。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综合研究中心

  2。“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3。“腐蚀与防护”教育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4。“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5。北京市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以上研究机构分为材料失效与控制研究所、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研究所以及表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三个部分进行管理和考核。

腐蚀与防护中心有教师35人,其中正教授17人(博士导师15人),副教授15人,讲师4人。是由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入选者、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组成的老中青有机结合的学术梯队,是一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队伍。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已经成为国际上知名的三个腐蚀与防护中心之一。

 腐蚀与防护中心主要从事材料环境断裂、高温腐蚀与表面工程、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电化学工程与材料、环境损伤与控制方面的研究。目前负责国家自然腐蚀野外台站、国家重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973”、“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众多面上基金项目、军工项目等国家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厂协项目。每年可以经费在4000万元左右,其中80%以上是国家纵向经费。近年每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08年发布论文170余篇,影响因子4.0以上的有4篇,2.0左右的32篇。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过去5年撰写专著8部,教材3部。

 目前主要设备有47台(套),设备资产值5200万元。如多台盐雾、干湿、温湿、模拟气体发生器、冲刷腐蚀等模拟设备;各种镀膜、喷涂等制备设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力学压痕仪、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先进检测和研究设备。

腐蚀与防护中心目前有李晓刚教授、董超芳教授、杜翠薇教授、张达威教授、宿彦京教授、李金许教授、路民旭教授、孟慧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8大梯队构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