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投入和产出双双飙升,震动世界。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在2016年就超过美国,占世界总量的1/5。现在,无论论文数量还是理工科毕业生的数量都高居世界首位。
然而,科学的目标不是论文而是创新,数量上的发展有待转化为质量。因此,当前基础研究面临的任务就是:转型。
为什么要转型?原因出在根子上:现代科学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产生的。
晚清战败后搞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要技术不要科学,只要树上的果子、不要树下的土壤,这样移植来的科学树必然水土不服,发展的路程不可能顺利。
基础科学引进中国,先靠传教士、后靠留学生,很难有系统性,却容易产生“全盘西化”的偏向。
“五四运动”一百多年来,既有复古守旧的声音,也有废除中医和汉字的过激主张。
现在这类极端论调已经不常听到,但是长期以来科学发展以“追赶”为目标,并没有明确自己的道路。
和经济一样,当代的科学已经全球化,但是类型不一。
重大成果出在发达国家,出新的思路、新的结论,相当于经济贸易中出高端产品。
发展中国家也出成果,通常是材料性或者呼应性的成果,相当于贸易中的原料、低端产品。
这在论文数量上是反映不出来的,无论是新数据还是新理论,都可以发表文章。
经济上我们已经在转型:改革开放早期靠出口打火机、领带夹,现在能够出口高技术。
科学上需要转型:从发展中国家出口数据的模式,转向也能进行深加工的新模式。
换句话说,要改变从外国文献里找题目、从外国买来仪器进行分析再写出论文送到外国发表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
说穿了,这就是“外包工”的模式,外包不要求创新。
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往往带有欧洲的“胎记”,这在地球科学和宏观生物学中更加明显。
一些基于欧洲或者西欧北美的规律,被赋予全球性,说成是具有到处适用的普适性。
近十年来,我们在南海深部的研究中,恰好证明北大西洋有些模式在西太平洋并非普遍适用,“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不能照搬。
当然,科学真理只有一条,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条,因此基础研究就会产生学派。
以中国所在地区的特色为根据,以中国的文化作为土壤,我们的科学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研究特色,形成中国学派参与国际学术竞争。
基础研究的转型,也要反映在科学家和大众的关系上。
有两种选择:科学家可以钻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也可以在潜心钻研的同时接上“地气”,和群众密切联系。
我们主张后者,因为科学成果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转化为先进文化。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研队伍,关爱科学的群众也是全球最多: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会从领导干部到少年学生,如此重视科技研究和理工科教育。
这就是形成华夏新文化的标志:华夏振兴必须包括软实力的更新。
中国在国际上不能总是孔夫子、太极拳,必须在传统文化里注入现代科学的活力,改造华夏文化,而这里就有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的内容有时候偏深,行外人不容易懂。
但是科学家不应该“自闭”,需要鼓励科学家以普通的语言和群众及青少年交流,这就是“科普”。
应该提倡第一线的科学家、权威科学家从事科普,既是向纳税人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为现代科学注入传统文化作出努力。
这里还包括使用的语言。
不少国家的科学家只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教学,放弃了本国语言,与外界隔了一垛语言墙。
但是创新需要文化土壤,这土壤首先是母语文化。因此我们主张双轨制,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科学交流。
英语是当今科学交流的世界通用语,掌握英语是进行基础研究的必备条件。
但是历史上通用语是变的:牛顿发表三大定律用的是拉丁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用的是德文,英文到了20世纪晚期才成为世界通用语。
有3000年传统的汉语不该断送,应当随着科学发展而再生。
展望2100年,世纪之交的未来人很可能会说: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的头等大事,而“不钻象牙塔,不当外包工”的中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