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了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批判了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阐述了编辑办刊应回归初心,即为作者服务,为读者办刊,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广泛而快速地传播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并论述了坚守办刊初心的重要意义。提出编辑在回归办刊初心中应扮演服务者、守门人、鉴赏家、编辑匠、研究者、引路人等角色。
关键词 学术期刊;期刊评价;办刊初心;文章质量;编辑的责任
近年来,各种新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系统不断涌现,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学术期刊评价方式主要有评奖、基金资助、数据库或目录收录、各种影响力或引证报告,本文仅讨论后2种。对期刊本身来说,期刊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办刊成果,寻找自身的问题和定位,改进办刊方向和方法,提高办刊质量。对外而言,期刊评价的初衷首先是帮助订阅机构遴选期刊,节约成本;其次可以帮助作者快速挑选适合自己的期刊,高效发表论文;第三,早期还可以帮助读者缩小寻找科研资料的范围,但现在随着电子数据库的发展,此用处已经没有意义。然而,自从1993年南京大学将SCI论文与科研评价挂钩之后,几乎所有用人单位都基于各种期刊评价体系来“以刊评文”,进而“以文评人”[1-2],这异化了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对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滥用引发了各种问题。一方面,很多编辑对于期刊评价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到位,错误地以为各种引证指标和收录情况就代表刊物的优劣,导致部分期刊丧失原则,进行恶性竞争,不择手段地提升评价指标,试图快速进入某些评价系统,使整个期刊行业的发展步入歧途。另一方面,学术圈无法正确看待期刊评价的结果,导致大量稿件投向“高评价期刊”,造成资源浪费、耽误科研成果的传播,也使“低评价期刊”无稿可用,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3];同时,存在部分喜欢钻空子的学者进行数据造假、托关系发论文,甚至花钱买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可以说,所有需要评职称、拿项目的人都被迫往“高评价期刊”投稿,其工作的目的成了多发“好文章”,而不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鉴于整个社会都扭曲了期刊评价结果的意义;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电子数据库的建立,刊物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已经无可争辩地在逐渐弱化,作者对所需文献的检索几乎都是以单篇论文为单位,而非期刊;最后,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刊物的收稿方向也在扩宽,跨学科收稿成为常态,致使对刊物的准确评价更加困难。所以我们以为,应逐步弱化期刊的整体评价,编辑们应在正确认识期刊评价的基础上,摒弃不当的办刊思想,回归办刊的初心。
1 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
常见的国外期刊评价体系包括SCI、EI、SSCI;国内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虽然其出版的初心并非是进行期刊评价,但现在已经被异化为评价中文期刊的最重要方式)出现之后,各种评价体系如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等[4]层出不穷。基于评价方式,这些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2类: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又可细分为4种: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评价、基于专家感知的评价、结合文献计量学与专家的感知评价、元评价[5]。但是所有的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不合理性[6-7]。
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评价指标不合理。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评价指标大多依赖于被引数据,而被引数据容易且正在被某些刊物造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8],这也是部分期刊试图“走捷径”,成为“高评价刊物”的主要方式。同时,基于文献计量学得出的数据更多地只能反映论文的关注度,而不是论文的质量[9]。论文质量和这些数据的相关性并不是那么高[10]。但论文的质量才是期刊的生命线,对期刊的评价必须要立足于论文的质量才有意义[11-13]。可以说,论文质量的缺失是现行评价指标的最大缺陷。
2)评价主体及评价者不恰当。首先,期刊评价的主体多为数据库出版商(包括SCI、EI、WJCI年报、WAJCI年报等),而这些公司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抢占市场、制定规则、追逐利益而已。其次,期刊评价者多为文献计量学方面的专家[14]、夹杂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的学者,缺失了与期刊联系最紧密的3个群体——读者、作者、编辑(其中高校和研究所的学者虽然可以算作是作者和读者,但是占比太低)。作者是撰写论文的主体,是与期刊打交道最多的人,常发论文的作者应在评刊中占据一席之地。期刊发行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如果广大读者不能参与评刊,那么评价结果必然值得商榷[15]。编辑部是期刊的出版单位,编辑是对期刊最熟悉的人,可以轻易发现期刊中存在的专业问题,这是其他2个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以上三者在期刊评价中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现有的期刊评价俨然已成为了不写论文、不改论文、不读论文人群的自娱自乐。
3)刊物自身特征缺失。刊物特征应包括出版周期、出版时滞、发文量、服务态度和质量、投稿代价等。好的刊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年发文量,较短的出版周期和出版时滞,较好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较低的投稿代价。其中,投稿代价指期刊是否有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在初审因为格式问题多次退修、严格限制字数与版面等,这些会耗费作者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的要求。如果撇开“以刊评文”的因素不谈,作者对刊物的选择一定是基于刊物的自身特征。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多只能作为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物给办刊人借鉴,决不能作为刊物发展的指挥棒。
2 回归办刊初心
当前不少办刊者或迫于外界压力或限于自身认识,已经被数据库出版商、期刊评价机构牵着鼻子走,根据外部的评价方式随时调整自己的办刊方向,迷信于评价指标,盲目追求影响因子等数据、追求被知名数据库收录。为了高被引,有些编辑部一味组约热门话题的文章,醉心于办专刊、专辑,不再发表冷门方向、纯理论的文章;因为作者职称低、单位不知名、文章无基金支持等非稿件质量原因拒稿;“抱团取暖”,在参考文献中相互引用,强制作者在论文中引用无关文献,花钱买引用。这些行为不仅偏离了办刊初心,甚至违背了自己的良心。
2.1 办刊初心是什么?
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知道学术期刊的定义,明确为谁办刊的认识,才能保证在办刊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
大约在17世纪初,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近代科学雏形已逐步出现,科学家急需一种高效的科研交流和确认成果的系统,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6],拉开了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序幕。基于维基百科,学术期刊是发表与某一学科有关的学术成果的连续出版物,是用于学术期刊发表、审查和讨论研究的长期性和公开的论坛。出版物包括原创研究、综述、学术评论等。根据百度百科,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展示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为主。《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明确地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做到“加强优质内容出版传播能力建设”[17]。综合而言,学术期刊应该具备承载、把关、认证、交流、评价、引领的作用,应该为作者做好服务,为读者办好刊物。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办刊初心是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促进双方交流,广泛而快速地传播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服务甚至引领学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2.2 回归并坚守办刊初心
回归并坚守办刊初心是编辑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期刊发展的康庄大道,是科技发展的有效助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编辑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明白办刊是为了让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看到优质、有用的科研成果,而不是为了提高刊物的评价指标。编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维,选稿用稿要基于期刊、学科、社会的需求,否则容易在工作中迷失自我,失去人生追求。只有坚守初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才能努力去实现个人价值。
刊物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要求期刊必须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发展方向,即编辑的办刊初心。早在2016年,我国学术论文发文量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占全球发文量的18.6%,超过了美国的17.8%[18]。不过与之不匹配的是,我国少有国际知名刊物。究其原因,政策导向、缺少底蕴和积累、语言障碍固然是重要外因,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内在的根本原因是办刊人的功利性太强,导致刊物的发展方向不对,只追求评价数据和被权威数据库收录,忽视了学术期刊最本质的功能,忘记了自己的办刊初衷。为了所谓的“国际化”和“影响力”,亦步亦趋地听评价机构特别是西方机构指挥绝不是期刊的康庄大道,甚至会成为期刊的末路。
《意见》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也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件软实力”[19]。国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学术期刊的助力,所以学术期刊更应该回归其传播交流的本质,不能为了被引量而一窝蜂地刊发热门话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前沿领域,鼓励创新,注重产学协同发展,要多发表那些冷门但有意义的研究,作到服务科学的发展。
近20年来,我们过度追捧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评价指标,神化SCI等评价体系,导致科学界乱象丛生,浪费了巨量的社会资源。我们的管理者以SCI论文数量论英雄,我们的研究者盲目追求在“高分”刊物上发表文章,我们的办刊者想尽办法挤进西方的收录系统,大半个学术圈都被一种急功近利的环境所包围。随着《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发布,代表作制度或将成为未来人才评价的主流方式,文章的数量和所发表的刊物等级将不再重要,这也意味着“以刊评文”的时代将要落幕。
在此变革之际,学术期刊办刊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再为了数据、为了功利办刊,而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早回归办刊初心,明确办刊方向,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办刊之路。
3 编辑应扮演的角色
在回归初心、办好刊物的过程中,编辑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要扮演多种多样的角色,概括而言有服务者、守门人、鉴赏家、编辑匠、研究者、引路人几种。
服务者要求编辑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既要服务于作者和读者,更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应该尽量降低作者的投稿代价,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发挥论文的社会价值,如明确投稿要求、降低投稿门槛、减少收费、提升服务态度、尽力满足作者和读者的合理诉求等。
守门人要求编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近年来,滥发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冰川冻土》发表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银行家》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主编王松奇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散文和诗歌,《写真地理》发表关于“熟蛋返生孵小鸡”的研究。期刊是发表学术成果的神圣殿堂,编辑要严格把关,做到不达标的稿件坚决不发表,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所有来稿包括约稿在内都应经过严格的三审制才能录用,正如《意见》中所述“加强学术期刊作风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引导把关作用”[1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编辑随意刊发“人情稿”甚至为了牟利发稿,哪怕数量极少,后果轻则有损期刊的品牌,进而影响稿源,重则会受到停刊处罚。
鉴赏家要求编辑具有很高的学术鉴赏力,是守门人的更高层次。优秀的编辑要能够在初审时就大致判断文章的发表价值,善于发现新的思想。对于形式不达标,但创意十足的文章,要做到慧眼识金、沙里淘金,挖掘文章的潜在价值,努力促成文章的发表。
编辑匠要求编辑有工匠精神[20],在编校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编校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也是编辑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看家本领。好的编辑要有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地校核每篇论文,努力发现论文中可能存在的所有错误,优化论文的语言、结构,增加论文的信息密度,增强论文的可读性。
研究者要求编辑具有学者精神。编辑同样是科研人员,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动编辑行业的发展;要努力研究如何提高论文的质量,缩短出版时滞,广泛而精准地推送已经出版的论文。如陈浩元致力于科技期刊的标准化研究,促进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编校规范化,毛善锋自行编制了参考文献自动校对软件,可以大幅提高参考文献的编校效率和质量。
引路人要求编辑不仅能引导青年学者的成长,还要引导期刊的良性发展,引导学科的进步。在引导青年学者成长方面,编辑可以借助期刊独有的评审体系帮助青年学者调整、完善、改进科研思路,可以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帮助青年学者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21-22]。编辑是期刊前进的掌舵人,必须要坚守办刊初心,找准自己的办刊方向,努力创建特色栏目,打造知名品牌,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优秀的编辑要做到终身学习,紧跟科技前沿,把握自己期刊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此有针对性地约稿、组稿,助力、引领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23]。
4 结束语
在新时代,作为学术期刊编辑,我们一定要转变固有的办刊理念,不能随波逐流式地办刊,舍本逐末地追求数据和排名,应看淡评价指标,正本清源,坚守初心,把握方向,不懈努力,抓住机遇,努力将刊物办好,成就世界一流期刊。
5 参考文献
[1]梁亚民.大学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之反思[J].图书与情报,2013(1):84
[2]曾建勋,郑昂.关于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21,33(5):473
[3]胡绍君.期刊评价功能的异化、析因与回归[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8):812
[4]胡小洋,曹启花.科技期刊评价:“认知-应用”误区思辨与未来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46
[5]胡绍君,郑彦宁,成颖.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20,39(2):169
[6]SERENKO A,BONTIS N.Global ranking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academic journals: 2013 updat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3,17(2): 307
[7]刘雪立,申小曼,郭佳,等.论文被引频次学科领域百分位在创建期刊百分位数指标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118
[8]刘明寿,赵龙祥,张学东.走出中国科技期刊办刊的怪圈[J].编辑学报,2017,29(6):513
[9]刘明寿,周晓明,戴国俊,等.用归一化法评价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常规评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编辑学报,2006,18(6):468
[10]程志波.论强制引用的表现、成因与治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10
[11]张献锋.以质量评价为主导:也谈期刊评价体系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0
[12]张业安.学术期刊评价真义的回归:以文评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2):121
[13]崔京艳,侯建春,李春梅.以新评价标准准确评定我国科技期刊质量[J].科技传播,2019,11(11):4
[14]吴俊.学术期刊评价的内在困境与外在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2):230
[15]沈丹,张福颖.试论期刊评价中读者的缺位[J].出版科学,2014,22(2):66
[16]刘天星,孔红梅,段靖.科技期刊传播技术、期刊功能和商业模式的历史演变及相互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15
[1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J].编辑学报,2021,33(4):355
[18]National Science Board,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R].Alexandria:NSB and NSF,2018
[19]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A/OL].(2019-08-16)[2021-12-15]. https://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 html
[20]金平.编辑的工匠精神与出版物的编辑含量[J].编辑之友,2018(10):74
[21]骆筱秋,王晴.高校科技期刊在高校办学中培养人才的作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办刊实践[J].编辑学报,2012,24(3):287
[22]郑绥乾.科技期刊在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莆田学院学报,2014,21(1):85
[23]李庚.提升编辑能力助力学科发展[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2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405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