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在这个新冠疫情肆虐、开学无限延期的特殊寒假里,多少毕业生正在为毕业论文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读着「参考文献」,希望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能够在家「憋」出自己的论文。
然而在家「生产论文」的过程想必异常艰辛,毕竟做不了实验,查资料费劲,甚至唯一存有数据的笔记本还躺在学校寝室的电脑桌上,尘埃满身,哀叹人生。
在这个罕见的全民「憋」论文的季节里,手头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料就成为决定毕业论文质量的最后底牌和筹码,然而某些供后人参考膜拜的「参考文献」却令读者直接黑人问号......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工程力学专业的 A 君即将硕士毕业,在家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一篇英文名叫 Second Order Approximation Solution of Nonlinear Large Deflection Problem of Yongjiang Railway Bridge in Ningbo 的论文。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几乎整篇文章都是推导公式。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整篇文章从第 1 个公式直接写到 51 行,最后还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再进行具体计算...... 其中还不包括一个公式有 a,b,c,d 四种表达式。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A 君震惊的同时想着从参考文献里查找一下源头公式的出处,结果差点惊掉下巴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本人未见过宁波甬江大桥的设计... 未曾听见有关技术人员具体解说过... 只是目测估计...」。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这这这... 也太刚了吧,论文没有一篇参考文献,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说,「本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还有这么硬核的作者?
A 君好奇地又仔细回看了一下题目和作者,发表在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期刊上,整篇论文单个作者 —— 钱伟长。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好的,一切顺利成章,毫无违和感...
颠覆三观的奇葩「参考文献」真不少
朝八晚十的研究僧早已习惯规范的参考文献引用,但有些骨络清奇的论文参考文献并不少见。
比如:某些参考文献中的「Private Communication」,是不是有种凌乱在风中的赶脚 —— 纳尼?参考文献不是要已发表的期刊杂志吗?而且要尽可能权威期刊,莫非这私下交流的两人是大腕,那也不科学啊?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其实如果在文章里用了别人聊天的结果,但原创并不是作者,参考文献就要标上 private communication,这在数学学科比较常见。另外,如果有可以查阅的文字但没有发表,还需要标上 unpublished。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 @浅吟低唱
当然不发表在学术期刊,也不以学术论文的文本格式被引用在他人的学术论文里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著名的英格兰银行家 Haldane,你可以想象一下《华尔街之狼》电影里莱昂纳多的日常工作,人家可是谈笑间纵横捭阖,分分钟日进斗金,当然不用发表学术论文。
然而在 google scholar 上,Haldane 却显示被引高达 700 多次,答案就是政客必备 —— 那舌战群儒的演讲能力。

图片来源:google scholar
另外,一些社科类论文的参考文献还会引用包括像 Facebook、Twitter 等网页链接或 Youtobe 的视频等。
就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教授主编的国家级社科类书籍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参考文献也会赫然出现知乎内容。

图片来源:书籍截图

图片来源:知乎
一切毫无违和感,知乎更是不放过稍纵即逝的宣传契机,大力出奇迹,赚一波流量和眼球。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如果说参考文献引用知乎可行,那这篇引用 C 盘文件是什么鬼...
但注意不规范的引用会涉嫌学术不端
更荒谬的是一些参考文献会出现「幽灵文献」。
曾有 400 多篇文章引用了一篇从未真正写过的「幽灵」引文,可谓是相当极品。荷兰莱顿大学教授 Pieter Kroonenberg 曾试图找到一篇发表于 2000 年的关于学术写作的参考文献时,意外的是不仅徒劳无功,一无所获,更为荒谬的是连这篇文章的刊登期刊 ——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杂志都是不存在的。

幽灵文献本尊
而最让 Kroonenberg 惊讶的是,依据 Web of Science,就是这样一篇虚构的不真实的论文竟然被引用高达 400 多次,且至少 40 篇引用此文的文章是发表在比较高端的杂志的,细思极恐,这不赤裸裸的造假、学术不端吗?

图片来源:BBC News
不禁想起国内频繁报道的那些不仅参考文献引用一致,而且论文内容几乎雷同的学术不端案例,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考文献是写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奇葩引用尽量少有,学术不端更是坚决杜绝。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参考文献的引用更是一次严谨的科研探索,合适的选择和恰当的引用反映的不仅是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更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
因此,希望我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引用习惯,为未来的科研生涯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点击排行
PPT新闻
“海洋金属”——钛合金在舰船的
点击数:7130
腐蚀与“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数: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