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事客机,Arwed Richter摄于1996年
客机按照指示稳步爬升,可就在飞机起飞20分钟后,高度超过一万米时——
突然!
客机在于澎湖县马公市东北方约42.6公里处空中解体!随即从雷达荧幕上消失。
台湾地区航空史上最大的救援任务当即以搜救生还者,打捞尸体,打捞飞机残骸的顺序展开,可惜机上人员共225人无一生还。
空难调查
编号为B-18617的客机。Kentaro Iemoto/摄
调查期间,调查人员曾发现本次空难和1996年环球航空800号班机空难有诸多相似点:均为波音747;在爬升阶段解体;解体前毫无预警;在高温天气起飞……这些相似点令调查人员认为华航611的空难成因与环球航空800空难近似。
可当调查员仔细查看华航611航班飞机的中央油箱后却发现并没有爆炸的痕迹,因此油箱起火并不是坠毁的原因,此种推论并不成立。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员使用电脑模拟了611航班的飞航轨迹及解体过程。调查员发现,机尾率先分离。这是一个突破性进展,代表着问题出在机尾部分,而非前机身。
班机电脑数码影像模拟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当调查人员再次回到澎湖群岛旁布满了几百片残骸的码头上时,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挑出其中属于机尾部分的残骸并加以分析。
这时,编号为640残骸的一点特殊之处吸引了NTSB冶金学家弗兰克萨卡的注意,也就是这片残骸揭开了华航空中解体的谜团。
这一发现使得谜底渐渐浮出水面。原来,早在22年前,这架飞机才刚刚出厂6个月之时曾发生过一起着陆时机尾擦地的小事故。
以上图片截取自:纪录片《空中浩劫》
2006年4月,在事故发生的22年前没有妥善处理机尾损伤的华航前总工程师室结构工程师孙冀昌被起诉。因其素行良好且被起诉时已84岁,已不可能继续维修民用飞机,求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五年。
B-18255机舱配置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 空置座位
2 = 未寻获遗体的乘客
3 = 已寻获遗体的乘客
4 = 厨房
5 = 储物柜
6 = 洗手间
7 = 楼梯
关于金属疲劳
更多内容请点击: 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