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想用通讯作者换我的一作,要答应吗?
2022-03-22 13:35:03 作者:科研大匠 来源:科研大匠 分享至:

 最近,有同学问:“导师想用通讯换我的一作,论文发表在业内顶级期刊(8分多),导师说要用来评职称,不知道换了之后,对我日后进高校工作是否有影响?”


先上结论:如果考虑到导师评职称的话,那第一作者对这位导师来说是必须的。如果考虑自己求职时高校要求的话,那第一作者比通讯作者更有利一些。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贡献更大?

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 对署名权的界定,论文作者是从研究的构思、涉及、获取数据、分析和论文的撰写定稿都有重要贡献的人。

通常,第一作者是对论文贡献度最大的人,是原始数据的收集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撰写人。

而通讯作者,则是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的人。

通讯作者是论文的设计者、指导者及主要负责人,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

根据以上定义,通讯作者需要“确保研究满足期刊的所有硬性规定,比如提供署名细节、道德委员会审批、临床试验注册文件,以及汇总共同作者的利益冲突声明,不过具体执行起来可能会需要其他一位或几位共同作者相互分担配合。”

所以一般而言,在读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导师为通讯作者,学生为第一作者。

为啥老有导师跟学生争一作?

论文永远不嫌多。

有小伙伴提到,自己导师是为了评职称,才想用通讯作者来换第一作者,这种现象跟我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机制过分强调第一作者有密切的关系。

从高校的年终考评、职称晋升,到国家的科技奖励、学科评估,在判定成果时,只有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才被承认。 

不过,因为通讯作者的地位同样重要,所以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在招聘或职称晋升时,也承认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的文章。

以浙江大学印发的《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为例,

当评聘对象为高校教师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以及医学院附属医院卫生技术高级职务时,既统计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也统计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


无论是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都会有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拆开分别统计。

如:浙大在晋升职称统计论文发表情况时,需将共同作者的情况分别列出,部分高级职务任职基本条件也明确指出“只计算第一序列的第一作者。”


而淡化一作与通讯的纷争,更重视实际贡献,才是目前科研成果评价的大势所趋。

今年,国自然基金委发布的《申报指南》中提到,

“在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根据论文等发表时的真实情况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不再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不少科研人员认为,此举可能是为了引导科研人员减少论文挂名,更加关注作者的实际贡献。

进高校工作,第一作者更有用

据青塔人才统计,其中5.38%的职位对论文有要求;且部分岗位只承认一作而并不承认通讯作者。

所以,想要进高校工作,第一作者更有用。

再回到同学的问题上。其实,他的导师算是比较好了,第一是很诚实地说明了自己的难处,第二是导师用通讯作者的位置去换,而不是用二作、三作。

至于,“到底该不该答应”,还需要综合考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