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4月15日,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调研座谈会。会上提到,科技部将按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序加快推进以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可以预见,部分高校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即将迎来新的“国字号”平台。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哪些高校已经参与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以及哪些高校正在积极筹建。
科学与市场的桥梁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从构想的提出到建设实施,始终与正在建设和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一脉相承。2017年8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制定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以下简称《优化整合方案》),启动了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工作,其中包括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明确提出了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担任科学与市场中间的桥梁。
加快转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转建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的重要路径之一。根据《优化整合方案》,对现由科技部管理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评估考核和多渠道优化整合,符合条件的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管理。在4月15日召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调研座谈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教育部将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转建工作,在政策体系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互动的重要载体。依托高校为主体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根据2017年发布的《优化整合方案》,科技部不再批复新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因此,高绩结合科技部于2018年发布的《2016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报告》及2017-2018年科技部公布验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去重后得到,截至2018年底,85所高校成功拿下了104个“国字头”应用研究平台,涵盖了农业、电子与信息通信、制造业、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现代交通、生物与医药等领域。虽然分布领域比较广泛,但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始终集中在农业和制造业两大领域。
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拥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最多,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拥有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非”高校中,福建农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均拥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现出强大的科研转化能力。从高校类型来看,大部分高校都是工农见长,其中也不乏师范类院校,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所以也格外可贵。
近年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转建工作正在持续进行。2020年6月,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咨询论证会,邀请翟婉明院士等7名专家对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咨询论证。
同年7月,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相关领导调研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工作。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交通大学为依托单位,是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在中国10万公里电气化铁路、3.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产出一批批重大成果,如该中心西南交通大学高仕斌教授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弓网系统运营安全保障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攻克了高铁弓网系统运营安全保障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弓网系统检测监测、诊断评估与检修维护的运营安全保障成套技术装备,为保障我国高铁安全运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源:西南交通大学官网
批复19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两大类,根据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3月,科技部已批复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家,其中综合类3家、领域类16家。综合类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现已建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领域类则是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建设主体为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中,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早已参与其中。
4月19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致力于培育应用一批耐盐碱水稻品种及其配套关键技术。该中心的建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专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为国家耐盐水稻事业发展壮大亲自推动的重量级平台,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湖南大学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
图源: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官网
同样在农业领域,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是农业领域首个、畜牧行业目前唯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并聚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19家优势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协同建设。
评价导向:决胜科研成果转化质量
如今,各地各单位均在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抢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先机。《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到,积极推动国家在山东布局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业互联网、航空轮胎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5家。河南农业大学在原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
当然,获批建设只是第一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评价与管理模式也更加体系化,实行三年一周期的动态管理,评估结果是后补助经费安排以及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这也使得各单位“不进则退”的压力倍增。
截至2021年年底,先期建成的6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开展创新服务合同6753项,金额近30亿元,累计孵化科技企业近2000家,估值3598.4亿元。因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能够解决涉及国家安全的“真问题”“大问题”的硬核成果,成为赢下“保位争夺战”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点击排行
PPT新闻
“海洋金属”——钛合金在舰船的
点击数:8148
腐蚀与“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数: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