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国家杰青了,还没评上教授
2022-11-21 15:07:08 作者:青塔 来源:青塔 分享至:

 近日,一位高校教师在网络上分享自己评教授败北的经历:评了三次教授,还是没有迈过去。

这位教师的工作经历包括:主持1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专项),拿了2个国自然面上,1个国自然青年;省级重大三个……如此出色的条件,依旧未能评选上教授。

图 | 评了三次教授,还是没上
不少网友感叹:“这些成果在绝大多数985可以评上教授了”“这个成绩可以在我们学校横着走。
但也有同行表示评不上也正常,“我们单位有评五六次才上的,因为名额有限,大家材料都很强。”“属实正常,在清华北大中科院三个系统,新上的国家杰青好多都是副教授(副研究员)。”

图 | 最近,诸多高校正在开展职称评审
职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评职称越来越难,尤以国内名校为甚,让青椒们叫苦不迭。
评职称,越来越难
评职称,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之难。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十年前研究生毕业,经过竞聘进入高校任教,评职称非常容易,每年名额都宽裕。但随着学校招了很多985、211、中科院博士和海归派,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竞争之下,学校每年都在提高评职称的条件:项目、文章、科研奖、教学奖、专利、专著、教材……近些年,到了副教授要有国自然和国家级教学奖才能稳上,教授没有国家项目基本没戏的竞争强度。

图 | 一条“评职称有多难”引得34w人次的围观
越来越难,是青椒们共同的感受。
一位普通本科院校的青椒在社交网络上感慨:“单位新出的职称晋升红头文件,科研为主型副教授晋升正高,要求两个面上,另外还需要出国或者出境进修10个月以上。感觉自己50岁也评不上正高了。
能不能评上职称,申上国自然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又快到年底,各高校已经摩拳擦掌,组织动员教师们积极申报2023年国自然项目。

图 | 2023的本子,你开始准备了吗?
中标国自然是另一件难事。虽然2022年国自然集中接收项目的资助数量均有扩容,但整体资助率仅有16.73%,不足20%。优青和杰青项目更是竞争激烈,资助率低于10%。
没有职称,寸步难行
要想在高校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职称,是不得不评的。
尤其是我国高等院校全面进入“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制时代后,职称更是关系到饭碗。
所谓 “非升即走”,较为常见的做法是,新聘任的教师进校时以 “预聘或准聘”制的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在约定聘期内 (一般为两个聘期,每个聘期为三年) ,完成规定的考核指标(晋升到高级职称的考核标准) ,达到要求且通过考核者可获得长期聘用或者转为事业编制,而未达到要求者不再续聘或者转岗至非教研岗位
同时,职称也与薪资待遇紧密捆绑。职称越高,对应的薪资待遇也自然越高。人到中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谁不希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呢?

职称改革,势在必行
“你们那评职称得花多少钱?”一位青椒在网络上的无奈发问,道出了目前高校评职称的乱象。
这位青椒表示自己工资不高,出书、发文章、因为是文科没啥经费,加上评项目送礼,挣点钱光整这些了。
“论文看口袋,课题看人情,职称看运气”,是多少青椒的辛酸。

图 | 文科青椒,“花钱”评职称
近年来,国家已经大刀阔斧地进行高校职称评审改革,旨在改变“一把尺子评所有”的现实。
2020年底,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分类分层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岗位类别,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技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落实自主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等。

图 | 两部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各高校也开始逐步着眼于建立以品德、能力、过程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细化了十多个系列职称评审的细则,打破单一简单的评价,向着综合多元迈进。
北京理工大学也大力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由学校设定基本门槛,由各学科学术委员会按照学科特点制定评价标准,实行差异化评价;同时,为确保公平,采用同行评议、公开答辩等手段强化监督,在学院初评过程中,引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同行专家。
毫无疑问,职称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中国的学术圈才会健康和繁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