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3-07-11 11:15:31 作者:知乎 来源:知乎 分享至:

在以往的职称评审中,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等现象。所以,当“破四唯”被提出时,一度受到大家的好评。但是,破“四唯”后,评职称真的变简单了吗?我们来听听一线老师怎么说……

@叨叨镇:


破四唯=唯四维,破五唯=唯五维


破四唯,破五唯,原本说的是,之前只看论文项目,有些擅长教学的,有些擅长横向的,有些擅长对策建议的,就没办法评职称。


这不行,得破掉,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结果,好调子自然是会被唱歪的,破四唯,破五唯,直接变成,唯四维,唯五维……


以前,某一方面做的足够好就行。


现在,得每一方面都擅长才行。


以前擅长科研的只要做好科研,就至少能有个职称。


现在不行,科研之外,你还得教学(这个好歹也不算离谱),你还得评奖,你还得横向到账,你还得当辅导员做思政……


这能带来啥趋势?想想就知道。


在顶尖高校比如985以上的,情况还好,有顶尖文章,重大项目,顶尖人才帽子,随便一项都能有绿色通道,一事一议。还算不拘一格降人才。


普通高校,发好文章拿好项目已经很困难了,现在又强制你得全方位出成绩,少一方面都不行,于是直接就演变成老人对新人的合法盘剥。


破五唯了,所以五唯少一样都不行,你连上会被评审的资格都没有,回去老老实实的把苦活累活都多干点吧。


老人老办法,早就过了职称评审,原本按照岗位比例要求,还要竞争上岗。


现在省心了,新人新办法,直接卡死新人上升路径,老人悠哉悠哉可以继续混日子了。


没个五年十年的积累,你新人想突破五唯限制?


门都没有……


于是,死水微澜直接变成了一潭死水……

@小般般:


变化很大,以前是只看教学、文章和纵向项目,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必要条件只有教学文章项目这3项。


现在又多了个企业横向项目要求和学生培养评优的要求。


破五唯之后,成了五个全唯了。以前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在只要全才。


而且职称只要评上就是终身的,现在评副高的要求都要超过前几年评正高的要求了。


现在生不逢时,正赶上内卷,太惨了。评不上副高,中级职称的收入就非常低。国内房价物价都这么高,真是全靠情怀活着。


现在就是那些前几年比较容易的时候评上的既得利益者抱团,打压现在的基层研究人员,把墙垒高,他们自己好多分蛋糕。


再补充更新一点吧。—————————


其实破五唯之前,我也申请过副高,之前的关我都过了,最后一步学校高评委就是不给过。说什么我不接“地气”,咱也不知道暗示我接啥“地气”。反正很多水平不如我的或者和我差不多的反而评上了,就我没评上。


后来破五唯之后,新的评审文件出台,要求突然大幅提高,我就又不够条件了,又没法申报了。


我们这种不接“地气”的,在国内真的很难。


@有意思:


破四唯的结果,就是人才评定标准的去国际化。


sci论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虽然存在缺陷,即使被国内用各种手段如自主分区、划定top期刊、操纵同行评审、人工高被引论文等一系列措施影响,仍然有一大批热爱科学的国际同行在使用、发表、评价、分享和质疑,仍然有无法忍受高额出版费或过高的接受率的编辑愤然离职,仍然有数千名科学家联名支持Bik博士的打假。


巧合的是,破四维正好把论文的分量大幅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项目、人才帽子和科技奖,直接跟职称、博士点、招生名额等挂钩。然而这三项,都需要所谓的圈子文化,即便是能力再强除非强到逆天,不服从的话是连肉汤都没有的喝。


前段时间基金委出了一个文件,要求不允许“围会”。这个词对基层科研工作者可能比较陌生,申请项目的时候哪天会评在哪会评,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去围,去了围谁怎么个围法都不知道。


然而上述三个只要你经历过一个,你就会明白,你不想办法入圈,去围,是根本没戏的。


不是有一个说法吗,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会儿就靠着这句话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会评竞争的惨烈程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有的时候酒店前台工作人员也得沟通,以便第一时间给你提供信息。


前一段时间校领导给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培训,我看了演讲稿,原话大概是这么说的。


项目是跑出来的,青年教师应该多走动。五十多岁快退休的科研人员还都在跑项目,你作为青年教师,不跑显得说不过去。


看了这段话其实我有些伤心,虽然他说的是实话。


能把潜规则放在台面上讲,说明潜规则早已完全替代了规则。


至于冷板凳,简直比老虎凳还扎屁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