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发问:如何让导师意识到,做横向、写基金会影响我发论文?
2023-12-25 15:07:23 作者:社科学术圈 来源:社科学术圈 分享至:

读博时期,做什么会耽误毕业呢?


近日,知乎这样一则问题引发热议:“怎么才能让导师意识到:让博士生做横向项目、写基金、做课件、报账等行为,有耽误其发论文的副作用?”


提问者表示,内地众多课题组的现状是:导师给博士生安排了太多太繁重的此类任务,如做横向项目、写基金,甚至给其教学课程做课件、或者做报账等杂活。如此经常持续过长时间,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与精力过多耗费在这上面(而不是毕业强制要求的论文上面),进而耽误学生毕业,也是一系列导学矛盾的一大重要根源。

提问者补充到:此处的“导师”不只包括课题组里带研究生的导师,也包括学院里负责管理研究生培养环节等方面的老师——当学生举报到学院甚至学校,请求相关的老师协调时,相应的上级负责人也通常不会制止导师的此类行为,甚至不觉得其属于跟科研无关的事(比起帮忙取快递甚至接孩子等)。


更别说个别老一辈人(也包括父母),还拿旧社会里的师徒关系与之类比(还说那时候徒弟想跟师傅学技艺,就得先帮师傅打扫卫生、倒尿盆等,否则惹人生气了就不教他了),似乎学生不做这些反而是罪过,而不是换位思考学生(或徒弟)的感受了。


一众网友看到这样的问题,忍不住讨论几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观点:


太多杂事,确实耽误毕业


新晋博导表示,自己有个师弟,比较听从导师的,结果学业因此耽误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就被导师“无情”延期了。既然有规定,导师不能让研究生干与研究课题无关的事情,就该找导师提这个问题,毕竟导师不会因为你打杂而降低对你毕业的要求。

如果感觉苗头不对,啥破事都让你干,如果你导师靠谱,尽早联系导师私聊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导师不是东西,尽早换组。


以上结论来自我自己读博期间血的教训,当时最开始进组,高年级phd教我的头一件事是咋做咖啡,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学会如何用新的电子报账系统买东西。


年轻的我以为只是小事罢了,实则这些高年级PhD看你好欺负愿意干杂活,只会把更多杂活扔给你,填满你的时间。如果当时我早一些意识到去和导师聊一下这个问题,可能PhD会读的顺利很多。

正常的杂活vs非常离谱的杂活


新晋博导表示,自己有个师弟,比较听从导师的,结果学业因此耽误没有


正常的杂活:做横向、带师弟师妹(帮忙改论文)、报账、与各种仪器公司对接等,属于课题组的日常事务


非常离谱的杂活:接送孩子、辅导作业、打扫导师家务、买菜做饭等


当然这些离谱的杂活,与你是硕士还是博士无关,与导师是个啥样的人有关。

 

你以为你写不完论文,是杂事耽误的吗?


耽误博士发论文?发不了论文、做其他事情耽误了发论文,是他导致的吗?根本不是好不好,借用李佳奇的一句话就是:不要什么事情都怪导师,关导师什么事情?明明是你自己不努力啊!为什么人家都可以在做这些事情时候,同时还能兼顾发文章你就不可以?年轻人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国内绝大多数的博士都挺别扭的,或者就是单纯没想明白读博士到底要干嘛,“价值决定话语权”,如果真的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做出突破性创新的,导师肯定不舍得让你做自己课题以外的事情。

导师养活课题组难道只靠自己吗?


当初申请博士的时候,和导师聊起科研愿景,怎么,开始读博就嫌弃没让自己只写论文,搞科研变得不纯粹了?


站在博士生的角度,确实是为了拿学位而努力的,不过写本子,做项目,搞ppt等事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术思维,除非毕业打算不再和科研沾边了。


既然选择读博这条路,课题组更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课题组发展了,才更有经济实力支持自己的idea得以实现。

博士毕业,就能逃离杂事了?


一位青年科研人员留校任教之后,和导师原本几乎不存在工作或经费的交集,“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只是同事关系”。但“公”和“私”的边界被导师一再模糊,这位年轻科研人员始终无法拒绝来自导师的要求,比如一些报销琐事,一些项目的画图工作,“别人交给他的很多事情都被推给我,比如一些文字工作,写项目背景或者搜集资料等等,都是很杂的事情。”


“拒绝”是这位科研人员从没想过的选项,“毕竟是导师,拒绝可能会产生争执,弄得不好看。而且其他人怎么看?你和自己的导师都处不好,那和其他人还怎么合作?”


最后,提问者补充说明:看到几个答主说了这几件事的更深远意义,本人据此修改了原问题,让其不显得在对其全盘否定(如果将来要从事科研工作,确实需要更多的训练,也对读博的过程有无形的帮助)。


但仍觉得这些事有着不可忽略的副作用(尤其当持续时间过长时,如超过一年;还异化为体制内的“鞭打快牛”现象乃至压榨)。


且也觉得更不至于没练过就以后吃大亏(就像报课外班以超前学习一样,一方面不至于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也被“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焦虑裹挟而异化——完全可以到岗位上再学,毕竟学习能力也上来了)。


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感受却是大相径庭,不过确实也值得各方提起注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