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根本问题在于,它的资助属性在自然科学乃至整个国家资助体系中,是顶格的。
杰青属于fellowship(奖学金),是给予个人的王冠;而青年基金属于grant(拨款),是给予你的某个idea的,你本人只不过是个宿主。
在笔者还是懵懂本科学生的时候,天真的以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就是在科技大会上拿一个证书,证明此人年轻有为、贡献突出,宣传了事。直至后来发现,杰青优青等含有2-400万的资助,而面上只有5-80万,这不是非常荒谬吗?
这里面的资助逻辑是,你之前工作做得好,就认定为你研究基础好有能力,就可以不审核后面课题,直接获得原来4-5项课题的资助。要知道,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在做出突出贡献之后,也会陷入沉寂期,之后再难做出非常突出和伟大的贡献。
在青年时期,搞一些帽子奖励鼓励先进分子是好事。但动辄大几百万的资助,是学阀团队动用人脉争取、整个学术圈抛开课题本身拼命累积所谓“基础”的根本原因。
愿当初懵懂少年的希望成真,也愿面上项目这种没有门槛的竞争平台能够给予更多的资助和倾斜,杰青优青全都划给重大和重点项目也不错,本来重大和重点也不是不看人和前期基础的,但起码还得有个具体课题出来评价评价不是吗。
————————————
之前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愿意做科研的哪类人?
1、研究冷门方向,可能是绝境,几十年如一日,同行里出成果的寥寥无几。可怜,在当今国内学术圈,几乎不可能获得学术地位。
2、抓住发文章方法,在同一个领域,猛发论文,但因为太过于套路化,基本是0创新。好像帽子、国内单位选拔的都是这样的人吧?成果论数量,本身就很可笑。
3、年轻时做出过一次重大理论或技术创新,中年开始吃老本,为自己当初提出的理论添砖加瓦。提到某人,是可以明确说出他的学术贡献的,他发现或发明了什么,再不济改造了什么,而不是仅仅“他是做那个方向的”。比较推崇的是这样的人,你不可能一直对理论和实践做重大修正,偶尔有一次闪光已经非常不易了。回归平凡之后,还是要生活。
争取帽子的时间浪费了大家太多的精力和经费,如果国内不再有帽子会是什么样呢?大家PK重大和重点项目的次数,各自比较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成果含金量。同样发表在nature的两篇论文,含金量就一样吗?我们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含金量呢?
现有体制下,几乎没人看诸如重大和重点的课题题目,只评价你有没有优青杰青的帽子。如果能回归到课题的题目本身,这不才是正确的引导方向吗?
只看有没有这种赏赐给个人的帽子,很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某些人在一个领域灌水几十篇,很容易造成其比只有1篇代表作的学者更强的假象,因为学界不一定认可具有巨大创造性的工作,其发表期刊不一定是nature和science,因此可能就把那一个巨大创造力的学者埋没了。掌握一些基本研究套路,发一区期刊并不难。我们为什么没能在科学通报上及时发现屠呦呦女士的巨大贡献呢?因为我们只看帽子,不去重点看具体成果的含金量。
以IF和论文被引次数以及衍生的正刊子刊为导向的成果评价体系,是西方学界带给我们的巨大包袱。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这种只反应学术活跃度的评价方式,把它当做一个工具,而不是主要的成果价值。我们要采用的是每个行业,真正反应成果价值的指标,比如抗疟疾药物,你不能看文章发没发到nature或者IF大于30,你得看治愈率是多少,哪怕只是一篇科学通报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