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除了极少数省份外,2024年度全国各类科技奖励工作进入尾声,2025年的奖励工作正在酝酿启动。纵观全国,2024年度是全国科技奖励的改革实施年,各种科技奖励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包括提高奖励质量、减少奖励数量、缩短评审周期、杜绝跑奖行为、防止奖励泛滥等。这些工作保障了2025年全国科技奖励工作将逐步进入正轨。
科奖在线作为关注科技奖励的专业平台,现对2024年科技奖励改革进行简要盘点。
一、国家科学技术奖
史上最难,提名难、授奖难……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最终申报1240项、受理1216项、通过初评243项、实际授奖200项,通过初评但未授奖43项,授奖率为16.4%。 -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专用项目,受理约186项、通过初评58项、最终授奖48项,通过初评但未授奖10项,授奖率约25.8%。
提名难:2019年国家科技奖提名1549项、2020年提名1801项,2021-2023年间又诞生了大量的省部级一等奖。暂停的3年,全国估计有超5000个国家科技奖申报意愿,但提名数量仅有1500项,国家科技奖指标历史最难拿。 -
获奖难:本年度通过网评和会评答辩的项目有301项,最终授奖仅有248项,53项落选或者被搁置,创历年最高。说明了政府对科技奖励要求提高了、审查力度加强了,有瑕疵的项目获奖更难了。
二、省级科学技术奖
略作调整,稳步推进……
有10余个省级单位取消了三等奖,减少了约1/3的授奖总数; 有2个省级单位采用了两年评奖一次的策略; 有多个省级单位在省科技奖层面设置了专用项目,评审保密项目; 有多个省级单位新增了青年类、企业类、成果转化类的奖励类别。
三、部级科学技术奖
四、社会科学技术奖
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在应急管理部的指导下,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设立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每2年评审一次,设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每届授奖数量不超过形式审查通过成果数量的30%且不超过100项。 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奖项,每年评审一次,由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联合设立,奖励在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下设两个奖项,分别为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和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授奖数不超过形式审查通过成果数的30%,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授奖总数不超过形审通过成果数的7%,二等奖授奖数控制在形式审查通过成果数的23%左右。青年科技奖每次获奖人数控制在形式审查通过人数的30%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