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高等教育变革创新的一年,是全国高校突破进取的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将建成教育强国摆在首要位置,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使命责任。
高绩(ID:gaojidata)梳理高等教育的重要数据以及这一年影响高等教育进程的10件大事,择要复盘2024年,一起看看全国高校如何砥砺前行。
01 专业布局:本科专业大调整
2024年是专业布局大洗牌的一年。
“还没毕业,专业没了。”3月,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调整幅度历年最大,其中撤销本科专业1670个,撤销数量历年最多。此外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录内专业达816种。
图 2019-2023年度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点数量调整情况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通知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2025年即将到来,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进入冲刺阶段。如何优化布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是各省市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立法保障:学位法通过
2024年是我国学位制度发展里程碑的一年。
学位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全面修订、制定学位法,是自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学位法共7章,包括总则、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附则。
制定学位法,对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03 科技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颁布
2024年是国家科技成果丰收的一年。
在“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67所高校硕果累累。清华大学以9项的获评总数位居第一;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紧随其后,各获评7项。多所“双非”高校表现亮眼: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陆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04 高校升级:更名升本,改头换面
2024年是高校升级快步走的一年。
高校更名是事关学校命运的大事。6月底,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多达50所高校在本轮的名单公布中,以崭新校名闪亮登场,更名数量接近10年以来总数的一半。其中,26所高职成功升格,摇身一变成为“本科”院校;12所本科高校从“学院”更名“大学”,终于实现“大学”梦;10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完成办学性质的华丽转身。
图源:佛山大学官微
在2023年教育部重启更名工作后,关于院校生存的名字角逐之战,再次打响。据统计,目前至少还有20所高校还在更名进程中。成功更名,只是高校历史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才是高校持续发展、不断蜕变的正道。
05 优秀成果:“人文社科最高奖”公布
2024年是人文社科研究开花结果的一年。
三年四年等一回,人文社科绽光辉。7月,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揭晓,共产生获奖成果1496项(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119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6项,普及读物奖21项,青年成果奖203项。该奖项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代表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顶尖水平。该奖始设于1995年,每三年或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评选了九届。
图源:微言教育
本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奖高校中,北京大学获奖94项,高居全国榜首;其中一等奖数量达到11项。中国人民大学获奖85项,总数排名第二;其中一等奖数量多达14项,位列全国第一。北京师范大学获奖60项,总数排名第三。
06 学位建设:学位授权审核完成
2024年是高校学位建设升级的一年。
07 国际影响: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第一
2024年是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爆棚的一年。
中国正巩固其作为科技大国的存在感。6月18日,《自然》发布2024年度榜单,该指数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以及文章贡献度为基础,对全球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排名。在2024年版的综合排名中,中国超过美国,名副其实占据了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继续位列全球首位,已连续十二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1位,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2位,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3;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跻身全球高校10强。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1位。
08 中央发文: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的一年。
博士生教育作为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支撑。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指出,要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前瞻布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及时响应国家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机制,加强理工农医类以及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加快关键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要重塑培养流程要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改革招生管理模式,优化培养过程,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探索建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分类发展、融通创新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深化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09 人才培养:国家“卓院”,来了
2024年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的一年。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对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了表彰,这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10月2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名单,全国共有8所高校获批。至此,已有32所高校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图源:微言教育
长期以来,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之一。2022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培养卓越工程师作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9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怀进鹏表示,未来还将发布中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工程教育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0 不破不立:国自然,多项改革
2024年是国自然改革大刀阔斧的一年。
今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一系列改革引发热议。深入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整治工作,今年已通报2批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涉多所高校学者项目撤销,申报资格取消;国家杰青和优青迎来首次分级评价,41位学者获杰青延续资助;将女性申请“杰青”项目的年龄限制放宽到48周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支持力度,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00后”在国自然崭露头角;取消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取消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不允许博士后研究人员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持续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2024年10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经国务院第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国自然申报和资助,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