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扩容,已然板上钉钉。
近日,在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怀进鹏部长明确,下一步工作考虑将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
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所学校能够成为一流大学,往往是因为它拥有一流学科。国家一直给予学科建设高度关注,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建设问题出台了相应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国家重点学科、学科评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步一步走出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科发展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领域由大学深入到学科。
2014年,教育部取消重点学科的审批,表示今后不再进行国家层面的重点学科评选,而交由相关的社会机构依法开展评估活动。重点学科的时代,落幕。
世界一流学科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
2017年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465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47所,名单公布了435个一流建设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从“国家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建设”,一批高校的优质学科队伍逐渐壮大。除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外,浙江大学在“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两轮“一流学科”名单中持续领跑,目前共有21个“一流学科”。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各有20个和18个“一流学科”。9所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尚未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02 “双一流”遗珠,突围!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评估监测。2002年,为服务社会以及促进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有关部门支持和鼓励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决定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对学科建设水平进行评估
时至今日,中国的学科评估工作已走过了二十余年。在这二十多年中,学位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五轮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估。
学科评估结果最近一次公布在2017年,即第四轮学科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全面改革排名发布方式,根据参评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比分ABC3类计9档发布,既保证了区分度,又克服了“小数定排名”“分分计较”的弊端。
根据评估工作方案,排名前2%或前2名的学科能够获得A+评级,代表了学校该学科在国内的绝对领先水平。第四轮评估中,全国共有84所高校拥有A+学科。其中98%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学科仅有20个尚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这些学科被看作争取下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强力竞争者。
眼下,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进入关键期,高绩推出《中国高校重点学科变迁名录(2024版)》,梳理1985年以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呈现各阶段重点学科/一流学科布局,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支持。欢迎关注高绩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学科名录”免费获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