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刊登文章,介绍了全球首次针对高等教育压力等级的一次跨国界研究,发现中国高校教师压力,世界第一 。
瑞典延雪平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佩尔松的这项研究将压力分为从0到5共6个等级。对34个国家的职场压力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结论
(1)德国的大学教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压力等级为0。
(2)中国的大学教师是最「悲惨的」,压力指数最高。中国学者的压力为5级,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占据5级高位的国家。
(3)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教师位于压力等级的中区,比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强一些,但幸福指数显然不如美国、日本、荷兰和新加坡等国,甚至也不如伊朗、土耳其、乌干达、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工作环境。
(4)在 30 个考察压力与性别关系的调查中,有一半都认为女性相对于男同事更容易有压力。
同为高校教师,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
(1)德国的大学教师之所以能够如此 「 欢喜 」,在于德国相对缺乏一种绩效管理文化,这使德国的大学教师士气高昂,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2)中国大学压力最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过大,她们在兼顾学术职责与个人或家庭责任时,得不到任何帮助。
(3)英国学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完全被英国日渐增长的《研究卓越框架》的影响毁掉。因为他们要接受全新的管理体系的最新要求。
工业化管理模式是罪魁祸首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会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呢?
佩尔松认为罪魁祸首还在于日本著名的丰田公司(Toyota)所推出的 「 精简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消除浪费、关注流程速度与效率的管理模式,正是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职场压力大增。
但是工业化的管理模式不应该强加于学术界,学者是需要更多更大的自主权才能发挥作用的,应该给予他们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的工作。
但管理者们仿佛并不明白科学与创造性工作究竟是怎么来的,工作上不愿也不肯放手。
中国高校教师的压力究竟何在?
中国高校教师的压力归结为女教师的压力过大,这是一个事实。但把压力过大的原因仅局限于无法协调工作职责与家庭生活间的平衡,那显然不是全部的事实。
实际上,如果工作本身的压力不大,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理应不是问题,比如德国这个0指数压力的国家,难道就没有女教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是:中国高校的女教师显然承受的是双重的压力,即工作重压之外,还要兼顾家庭的重压。
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从生存压力到职业压力,几乎是全方位的。
试想,一个刚刚毕业的青年博士,其不高的收入除了付房租和基本生活费用之外,几乎所剩无几,他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双重压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