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首次国家“优青”项目分级;培养“真”专家,防止科研套路化
2025-01-17 13:15:22 作者:辛博 来源:小心血 分享至:

据悉今年2024年,基金委首次国家杰青项目实行分级评价区别于以往今年的杰青评审结果分出了ABC三档,A档对应3分,B档对应1分,C档对应0分。综合得分靠前且按照答辩项目数的20%确定A档项目,从而获得延续资助;如果50%及以上的专家认为某个杰青项目是C档,则该项目将最终被认定为C档。

20241127日-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2024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项目)结题审查会在长春召开。会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协办。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学敏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医学科学部副主任洪微主持开幕式。

张学敏副主任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优青项目结题汇报重点突出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或可能产生标志性成果的阶段性研究进展。我国医学科学领域的学术评价在本世纪经历过影响因子导向、CNS期刊及其重要子刊导向的阶段后,已经进入到追求卓越科学创新的学术评价自信阶段。标志性工作需要突出3点,科学发现了什么或发明了什么、发现的意义或发明的价值,以及真实可靠性,而这需要重视国际小同行的评价。在学术评价上需要防止套路化、短平快和高产低质的研究人员胜出。他进一步强调,学术评价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创新的质量,是健康学术生态构建的关键要素。

张希校长在致辞中感谢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吉林大学医学建设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成果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办法。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和意义,除了依靠专家进行学术品判,还需要让时间来检验。他强调,人工智能为科学带来新的研究范式,成为科学变革新的驱动力,我们既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又要对其持有品判性的态度。科学进步有自己的逻辑,重要的成果具有偶然性,要善于抓住实验中的偶然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本质,产出原创性的成果。张希院士最后指出,青年学者选择正确的方向,把握重要的问题,保持勤奋、耐心和坚持,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