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实施!博士生“严进严出”将成常态
2025-01-17 13:29:22
作者:材料学网 来源:材料学网
分享至: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热议的焦点。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简称《学位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学位法律制度自1981年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对学位授予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今年以来,全国众多高校已启动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清理长期滞留的博士生。业界普遍认为,这些措施是在为《学位法》的实施铺路。然而,在国际高校已成常规流程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为何在国内高校难以推行?未来如何全面建立这一机制,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一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巅峰之作,同样扮演着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角色。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规划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路径。《意见》着重指出,优化培养流程、强化分流退出机制及多向选择是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谓的分流退出机制,即通过对在读博士生的严格筛选和评估,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实施转硕或退学的政策。目前,国内已有14所顶尖高校率先实施了这一机制。随着《学位法》在2025年1月1日的正式施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将成为博士生培养的新标准,标志着一个更加严格和高效的培养时代的来临。在高等教育领域,博士生的扩招已成为全球趋势。自2013年至2023年,中国的博士生招生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从7.05万人激增至15.33万人。截至2022年,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数量已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博士生超过60万,中国已成为全球研究生教育的领军者。复旦大学在2020年迎来了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历史性突破,首次达到万人以上,在读研究生人数也首次超过3万。在“十三五”期间,该校博士生招生规模实现了倍增,并在“十四五”期间与本科生招生规模持平。尽管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养类型日益多样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但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延迟毕业率也在上升。这反映出部分博士研究生难以适应博士阶段的科研和学术要求。即将实施的《学位法》明确要求学术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并在学术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专业博士学位申请人则需具备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并在专业实践领域有所创新。这些标准一直是博士生培养的核心目标。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那些未能达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常会给予更多的时间以完成学业。这也是近年来高校频繁清除多年未毕业博士生学籍的原因所在。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构建一个灵活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已成为广泛共识和应对策略。然而,由于学科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学术环境与制度文化的差异、科研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学生心理和社会压力的影响,这一机制在国内高校中并未得到全面实施,仅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尝试或试点。相比之下,国际上许多顶尖高校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以美国为例,许多知名学府实行严格的筛选机制,大约有50%的博士生会在某个阶段被淘汰,以保证培养质量。耶鲁大学2020年的分流比例甚至超过了80%。而在中国,博士生的分流退出率目前还不到5%,主要表现为自然和被动退出,与国际水平存在显著差距。一位80年代中期留学美国的博士回忆起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所经历的资格考试,至今仍记忆犹新,并表示那段经历“依然令人痛苦”。这种高淘汰率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实际上,中国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博士生分流退出的建议,并在随后的管理文件中多次强调要畅通分流渠道和完善相关制度。博士研究生的分流退出机制,是决定他们能否继续深造的关键“门槛”,对学生及其导师而言,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制度。正如牙齿对健康的重要性一样,这一制度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对于博士生和导师来说,它可以分散压力,将关键节点提前。博士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等多个环节。过去,毕业压力主要集中在论文和答辩阶段,而分流退出机制则将资格考试置于课程学习和论文开题之间,并在学业中期进行考核,从根本上将培养的关键节点提前,将原本集中在“出口端”的压力分散到整个培养过程中,确保整个过程都保持适度且均衡的压力。此外,通过末位淘汰机制的负向激励作用也不容忽视。资格考试是评估博士生是否具备开展创新性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复旦大学为例,该校自1987年起在硕士生中试行中期考核分流制;2012年对长学制博士生培养试点分流选择机制;2018年开始对本科直博生实施资格考试,并规定同一批次合格率不超过参加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直博生总数的90%。自2022年起,复旦大学的博士生资格考试已全面覆盖全校所有一级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学校精心设计了100多个笔试科目,以确保考试的广泛性和深度。此外,学校实施了一项“刚性”政策,规定每批次至少有10%的学生未能通过考试。这种末位淘汰制度不仅给博士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激励他们自我提升和成长。同时,这种分流退出机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完善,成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全面实施分流退出机制,学校必须确立博士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并匹配高质量的课程和完善的培养方案。同时,学校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并同步考核导师的培养效果。通过建立以资格考试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和与之相匹配的末位淘汰制度,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全面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复旦大学为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提供了规范和指导。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博士生分流并非意味着“淘汰”。实施分流退出制度的目标是帮助博士生准确评估自身学术发展预期,并以此合理安排学业进度。事实上,长期以来不少人对于读博深造有着认知上的偏差,读博并非单纯的学历和文凭的提升,而是对选择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必要准备。认知上的偏差使得有些学生即使博士读不下去,却不愿意选择退出,因为这意味着学历提升努力的一种失败,甚至会有学生觉得博士读不下去“很没面子”,并进而要想方设法拿到博士文凭,全然不管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学术研究。有些人拿到博士文凭后,职业发展之路反而更窄。同时,高校对于博士生分流退出后究竟怎么办,以往也普遍缺乏妥善的安排。近年来,国内顶尖高校如复旦大学,已开始探索实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提供多次考核机会,避免一次性决定命运的“一锤定音”。在高难度的资格考试和中期评估中,未通过首次考核的博士生可申请补考,并由院系和导师共同制定学业提升计划,强化薄弱环节辅导,为补考做好充分准备。若补考仍未通过,则启动分流或退出程序,本科直博或硕博连读生可转攻硕士学位。学校还设有申诉机制,研究生对分流淘汰过程有异议时可申请复查复核。 复旦大学实施这一制度两年来,研究生对学位层次类型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对学业的态度也更加严肃认真。一些博士生在深入学习后主动评估个人情况和发展预期,选择分流退出,在实践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数学学院有多名本科直博生转硕后进入银行、证券行业从事应用数学工作;物理学系也有转硕学生毕业后成为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教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科学家。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分流退出机制,学生获得了更多元的选择权。这不仅是制度设立的初衷,也是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博士生分流退出并非简单的淘汰过程,而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