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破五唯后 → 高校从“唯论文论”变成“唯纵向论”
2025-01-20 14:34:54 作者:高分子科技 来源:高分子科技 分享至:

国家针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破五唯」-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现在很多大学对新教师实施“非升即走”的时候都规定,不仅要有论文,还要有国家级纵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才能达成留下的条件。

就算对于长聘或者编制内教师,现在很多学院也都规定:如果没有在研的国家级课题,而当年又不申报的话,视为当年考核不合格。

而且,以前评职称,基本上仅靠论文就可以一路评上教授;而现在,最低一级的讲师升为副教授,基本也必须要国家级课题了。

还有就是,不断要求申报课题,这一点对海归、港澳台学者和外籍学者也很不友好,因为他们很不适应国内这个不断写论文还要不算写本子的状况(更何况很多引进学者都只写英文论文)

以上,请问大家如何看待2020年对“破五唯”打破了“唯论文论”后,现在的“唯纵向论”?

 好学校一直如此

好高校一直都是纵向大于论文的,因为他们知道有钱有名就有论文形成正循环,反之则会负循环挂掉。

一般的学校倒不是不懂这事,而是平台低,国家级纵向难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机械评价到同行评价的转变

以往唯论文,这使得人事处进行职称评审时,可以按照期刊级别,检索类型,是否esi,简单拉一个excel,就可以算出来,谁有资格评职称。于是,一帮头脑灵活,善于研究规则的人,就总会找到各种方法,寻求一个最低成本的评职称方案。简单说来,top里面总有放水比较严重的期刊,论文发出来头几年找几个朋友引用一下,上了10次,基本上就有机会进ESI。于是,论文不灵了,一些做实事的人不干了。总的来说,任何机制,都有漏洞可循。

但纵向项目不一样。首先,评审人都是同行,哪些期刊水,哪些ESI是做出来的,哪些方向是淘汰的,五个评审人总会有明眼的。另外,水刊水文基本不敢拿到5篇代表作里面,因为这不但不会加分,反而会减分。其次,一些方向虽然也能水一些论文,但是这些论文可能并没有什么用。如果放在纵向项目里面,首先研究意义这块就过不了。所以,这块又可以毙掉一大批水论文的人。

因此,从唯论文到维纵向,实际是一种从机械评价,到同行评价的转变。虽然纵向也有可能水,但相对于水论文,难度还是要大很多。此外,没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论文,始终都不会得到资助。因此,导向性也更好,资源始终流向对学术和国家有贡献的人手里。这样大家都不去水论文了,一些天价版面费,代写,代投等乱象,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不好推动了

破五维,有“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却没有唯课题,唯项目,唯评审,因为课题,项目,评审等等这些是由上级部委来推动的,这些都没有了,工作就不好推动了。

要从学生的文章角度向实验室建设转变

学校里从来都是项目比文章重要啊……文章看得太重那是学生思维,或者没有离开学生时代太久还没转过弯来的。

逻辑上也很简单。正向来说,有项目就有钱,有钱了就有人有平台有设备,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反向来说,项目本子是文章和科研思路的整合和总结,没有基本的文章打底也申不到项目。多说一句,刚入行的青椒要赶紧转变思维,把重点从文章转到项目来。

学生时代文章重要是因为,只有文章是自己的。

等你当了老师,重心应该转移到自己的实验室平台建设、科研方向的确立、物质非物质条件的积累,从打工人转换到管理者。而这靠的就是项目来帮你积累。平台建设好了,才谈得上开展自己想做的科研,文章的产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纵向可以被学阀掌握

sci论文不(完全)在学阀集团的控制中,总有一些不受他们支配的散兵游勇可以发表高质量论文,长此以往威胁到他们帮派的江湖地位,所以必须打压这种势头。破五唯由此而生。

而纵向项目是学阀集团可以把握的,他们可以轻易地分配蛋糕,决定给谁不给谁。这样的话年轻人如果想在学术界出头,必须拜倒在学阀门下,成为学阀门徒,给学阀鞍前马后做项目出成果,发论文。为学阀敛财赚钱的同时,也维护他们的江湖地位。

当然了,牛马不是白当的,老学阀也会根据门徒的表现奖赏蛋糕(纵向项目)给他们,帮他们带上小帽子成为小学阀。然后一代代的接续下去,形成学阀集团。这在学术界再正常不过了,看不透的没法在圈里混。至于这种生态是否会阻碍科研进步,呵呵,管它呢!

要求变向提高了

就了解的情况,这说明要求越来越高了:

讲师/副教授:青基,发论文,给自己的平台打基础。有帽子最好,比别人走的快很多。

教授/独立PI:起码得拿个面上才能当教授吧,这个阶段应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自己的实验室、平台、圈子里的人脉也得发展。

长江、杰青:这个时候你在圈子里也算是个中上层了,主持重点研发计划或者冲击重点基金,慢慢积累成果和平台,同时也要准备报奖。有的学校学校内部竞争比较激烈,推上去的一般都有省奖,或者三大奖比较靠后的完成人。

院士:更难了,三大奖的前两个完成人之一,一般得对相应行业和领域有比较大的贡献。还得跟学会或者同学部院士争取支持。发论文的重要性随着层级升高越来越小了,只能算是工作的附件或者附属品。

其实越到后期团队的支撑和个人平台的建设越重要,考验的是一个人发展体系、开拓方向的能力。大多数的人也就是能走到教授这一步,再往上就得实力、人脉、运气都得有了。

总体重要程度排名是,国、省奖>纵向>横向(甭管学术性怎么样,拿钱买设备、养团队是真的,不过现在人傻钱多的甲方也不好找)>论文。有人说成果转化的问题,确实很重要,纵向,基金之后,得有成果转化才能报奖(企业开的应用证明、专利转让合同、新闻联播报导也算是加分项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