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郑州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位列第15位,两年连续跃升16位次,引发巨大关注。
郑州中原科技城实现“撑杆跳”的背后,是其核心区拔地而起的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点燃着这片中原大地的创新引擎。
据官方介绍,截至目前,郑州已累计引进8家一流大学、8家大院大所共建郑州研究院。
而它们,是近些年,河南以一流高校引领全省发展的缩影。
自中原科技城2023年启动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起步区以来,这里就没有停歇过。
据河南日报消息,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由一流大学院所、省科学院院所、顶尖国际院所、顶尖中央驻豫院所等4大组团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400亩,总投资约960亿元。其中,一流大学院所组团净用地面积约1200亩。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最先确定落地的985高校。
2021年7月,郑州市市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郑州市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如今,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期已落地运行3年有余,二期也已基本建成,科技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离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不远处,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加快建设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还被写入了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此外,在2023年3月举行的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启航仪式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纷纷对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武汉大学则已明确表示设立郑州研究院。
研究院以外,河南省还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大学等顶尖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校地合作。
跨越山川海洋,国外的顶尖名校同样在河南搭建着桥梁。
2024年9月,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郑州创新中心在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启动,将聚焦于相变储能材料、钙钛矿薄膜电池、氢能源利用等前沿领域,致力于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及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工作。
河南,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一流大学版图。
2024年6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最新《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河南以174所的高校数量超过江苏,首次位居高校数量省份第一。
只是在这其中,本科高校仅有60所,占全省高校的34.48%,占比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新疆和内蒙古。与此同时,114所专科高校让河南成为了全国唯一专科高校数量过百的省份。
没有985,两所“双一流”,河南靠本科二批、职业院校和民办高校撑起了高等教育的主力。
这是河南在高教上最深的痛楚,与它的1亿人口相比,这片中原大地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实在是太贫瘠了。
而这种贫瘠会推倒更多的多米诺骨牌。一篇河南省委机关报头版刊发的署名文章《高峰起中原》,直白地写出了河南的困局,“创新要素不足是我们的突出短板,科教质量不高是一大痛楚”,而建设现代化河南,“出路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根基在教育”。
引进一流大学是河南破局的一步棋。
今年1月,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牵头申报的“河南省红外薄膜与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将聚焦红外薄膜与晶体材料领域的重点问题,攻克核心技术瓶颈。落地3年多,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先后获批建设河南省首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1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还获批了河南首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培养硕博研究生1600余人。
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则已获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4个;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首批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平台均取得阶段性成果;郑州上海交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诊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上的雄厚储备,联合启动医工交叉项目合作,配合人才联合培养。
这些已经落地建设的郑州研究院,目前已聚集科研人员1300余人,引进院士、杰青、优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培养研究生2200余人,联合在郑高校招收第二学士学位本科生178人。
如此大的变化,就像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利感叹的那样,北理工郑州研究院“新院区建设进度超乎预期,一天一个样,这也正是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速度。”
“从地方上来说,引进高水平研究院,是希望快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来促进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同样认为,对于河南来说,不能寄希望于引进之后的立竿见影,而是要从基础做起固本强基。“短期看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看,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在引进一流高校资源的同时,河南也在着重培育自己的“一流高校”,用两条腿走路。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投入130亿元专项支持“双一流”建设,其中75亿元狠抓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倍增学科,55亿元用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11个学科开展一流学科创建工作,推动“双航母”提质进位和“第二梯队”冲刺攀峰。
前段时间,河南省教育厅还在召开的“双一流”创建工作研讨会上,提到要力争实现一流创建“保二争三”的目标。
在“双航母”和“第二梯队”之外,河南也在加快着本科高校设置的脚步。
2021年10月,河南省政府在《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大学计划”:
建设1—3所高水平中外合办大学;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依托相关专业院校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
而它们,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郑州美术学院、河南体育学院相继揭牌成立;河南国医学院、河南信息科技学院、河南应用工程学院获省教育厅公示,离成功筹建仅差一步之遥;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建设则被列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2025年规划中;此外,还有多所高校在默默提升办学质量,积极谋划更名。
河南重振高教的路途,或许还需经历漫漫的求索。但这正应和着那句,中原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