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流动站、各博士后: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有关通知要求,现就2025年度博士后国资计划申报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资助标准及数量
获得国资计划的人员均须在出站前(一般应为获资助18个月至资助期满时)申报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对获资助人员择优予以一次性资助。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标准分为A、B、C三档,A档资助标准为每人10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6万元,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4万元。资助人数根据年度经费预算情况确定。
二、申报条件
(一)2025年度博新计划(A档)
申请人须为2025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情况。
3.199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
4.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以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5.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6.拟进站的申请人须为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初步拟定研究计划。
7.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2024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本站博士后研究期间未申报过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未获得过国资计划B、C档单位推荐;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
8.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9.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
10. 已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不含博士生专项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各类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人员不得申报。同一站内,博新计划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联合资助可同时申报,但不得同时获选。
(二)2025年度国资计划BC档
申请人须为2025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主招收人员(不含联合招收人员)。
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突出的科研潜力和工作业绩,无科研失信情况。
4.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2024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拟进站的申请人须已取得博士学位证书或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提供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等)。
6. 已入选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及其他各类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不得申报国资计划 B、C 档。同一年度,符合条件人员不可同时获选国资计划 B、C 档和上述计划。
7.申请人开展每站博士后研究期间仅可申报一次(获得学校推荐),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
三、工作安排
2025年度国资计划ABC档将于2月20日开始申报,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2。
(一)2025年度博新计划(A档)
2月20日—3月20日:提交申请。
3月21日—3月27日:院系审核、学校审核。
3月27日—3月28日:科研诚信复核。
4月:通讯评审,遴选 1000 人进入会议评审。
5月:会议评审,会议评审后进行公示并公布获选结果。
(二)2025年度国资计划BC档
2月20日-4月23日:提交申请。
4月23日-4月30日:院系审核推荐(未经院系推荐,不再参加学校遴选)。
5月6日-5月16日:学校择优推荐。
5月19日-5月23日:科研诚信复核。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通过科技部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各设站单位推荐人员的科研诚信情况予以复核。
5月-6月:专家评审和择优遴选。
☆推荐要求:
各推荐单位要加强审核把关,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格和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重点审核申请人的申报资格和科研诚信,对本单位申报人员进行审核推荐(无需排序)。各单位须于4月30日前将推荐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学校博管办邮箱,并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完成审核,邮件主题:2025年BC档+推荐单位。
推荐材料包括:
1.签字盖章的《2025年度国资计划(B档、C档)推荐名单》(附件3)PDF;
2.《2025年度国资计划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4)EXCEL;
3.《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C档)申报书》PDF版。
推荐名单的纸质版材料同步报送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威海校区与青岛校区由校区人事处统一报送。
四、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可仅申报A档或仅申报B、C档,符合条件也可同时申报ABC档。其中,同时申报ABC档资助的人员,须先登录A档申报系统选择申报的具体项目,完成A档申报,再按提示跳转至B、C档申报系统,完成B、C档申报(跳转后,仅需修改和上传B、C档部分申报内容即可,无需重复申报)。拟进站人员须先注册再申报。
(二)通过博新计划通讯评审进入会议评审、但未获得该资助的申请人,如符合相应条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的全职博士后;实际进站单位与申请时依托的设站单位一致;申请人同时申请国资计划B、C档且获设站单位推荐),可获得国资计划B档资助。
(三)申请人开展每站博士后研究期间仅可申报一次国资计划(A、B、C档),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拟进站的获选人员须在获选通知印发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获选资格。
(四)博新计划,对于申请进入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且由博士导师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情况不做限制。
(五)申请人应科学合理制定研究计划,认真努力完成科研任务。获选人员须在出站前(一般应为获资助 18 个月至资助期满时)申报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详见附件5),申报时填报的相关信息将作为科研业绩评估考核的依据之一。获选人员未完成申报的,不得办理出站手续。
(六)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着力做好宣传,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应报尽报。入选国资计划的博士后在博士后基金项目申报、优秀博士后评选中予以优先推荐。
五、政策咨询
联系人:朱老师 孔老师
联系电话:0531-88369918(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聘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电子邮箱:bsh@email.sd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附件【附件1.国资计划A档(博新计划)申报指南.pdf】
附件【附件2.国资计划BC档申报指南.pdf】
附件【附件3.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推荐名单.doc】
附件【附件4.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附件5.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指南.pdf】
附件(请点击底部进入网页版下载)
原文出处:
https://www.rsrczp.sdu.edu.cn/info/1052/6376.ht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