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纲 1-科技奖励提名书的本质 2-奖励提名书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3-科技奖励提名书与PPT的写作技巧 4-发明奖、进步奖的区别很大 5-提名等级的重要变化与应对措施 6-学科分类号,一开始就决定了命运 7-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 8-应用证明、经济效益,真实性审查! 9-论文、专利等材料如何体现“高质量”? 10-奖励提名书专家指导的误区? 1、小同行专家的评审特点:奖励和人才的评审,大部分不是匿名评审,所以小同行评审的时候,只要一看单位名称、完成人姓名、成果名称,他们就知道这个成果水平高低,压根不需要看提名书的。 奖励提名书写作,要把握几个要点: 逻辑简单清晰、重点突出: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向评审专家(大同行、小同行专家)展示最有用的消息(或专家最想看到的消息),获得专家认可,争取获奖; 根据评审专家是大同行专家还是小同行专家,改变写作策略,大同行专家看逻辑,小同行专家看技术; 最有用消息:不是官话套话,是创新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技术复杂性与难度、技术先进性、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效果,要以醒目的形式、科普的语言展示出来。 基于前文所述“外行专家看逻辑,内行专家看技术”的大逻辑,基于科技奖励的评价指标(点阅),在此简述科技奖励提名书项目简介、主要技术内容(自然奖称为发现点,发明奖称为发明点,进步奖称为创新点)的写作逻辑。 1、项目简介的写作逻辑 项目简介, 1页纸,是评审专家入门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整个报奖材料的缩影,也是吸引评审专家阅读全文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写作逻辑一般包含三个内容: (1)项目背景(科普) 要从国家、行业、区域的角度阐述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让评审专家明确成果紧扣“四个面向”、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成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这是很多奖励的评审指标(易忽略),一般依据创新点内容总结3-4问题,注意“问题-创新”一一对应; 简述项目研发过程,总述、定性本项目成果的学术地位 (2)主要技术内容(专业+科普) 注意点: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3-4个居多;呈现形式要保持一致;关键内容可以加黑亮化突出;能定量的一定要定量描述。 写作范式如下(进步奖为例): 标题:1-3个半句总结技术特点,在我的观点里面标题是为了给大同行专家呈现逻辑、给小同行专家呈现技术特点的; 创新内容:本成果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内容,专业词汇描述,是给小同行看的,大同行看不懂是正常的,给人高大上的感觉就好了; 结果:自然奖描述国内外肯定情况,发明奖和进步奖定量描述技术指标及先进性,这是大同行看的,一定要科普的呈现出本项目的技术优势性。 (3)成果产出(科普): 自然奖:一般写5篇代表作的国际影响力,比如影响因子、国内外大牛的引用与评价等内容;还要写推动学科发展情况,比如列入专著、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国际大会报告、获奖等。 发明奖、进步奖:文章/专著/指南/共识/工法/人才培养/学术大会/奖励荣誉情况,发明奖一般还要呈现专利的价值;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行业贡献等,发明奖一般还要写出从0到1的颠覆性成果。 一般来说,项目背景是提出问题,成果产出是回答问题,要呈现出满足国家战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过程与效果。 2、主要技术内容的写作逻辑 主要技术内容写作注意事项: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3-5项,不宜过多; 语言要科普,图文并茂,切勿高度专业,让外行看得懂,让内行看出高度(奖励评审专家,多是大同行); 图片要求:内容清晰,易于理解,对比性强烈的图; 发明、创新要突出“点”,点面结合,不要面面俱到。。 问题、答案、应用、比较等逻辑清楚、整齐; 数据准确,有附件证明材料支撑,慎用%; 过度夸大成果,否定前人或同行。 3、奖励提名书与答辩PPT的逻辑关系 在奖励申报中,奖励提名书与答辩PPT提交间隔往往超过3个月,3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对奖励提名书的认知,从而导致答辩PPT与提名书脱节,其结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在以往的奖励辅导经历中,见证了太多答辩PPT推翻提名书逻辑、数据、语句、图片的案例。 一般来说,奖励提名书偏书面语言,看得懂不见得读的顺;奖励答辩PPT偏图片语言和口语化语言,不但要看得懂还要读的顺。 而奖励申报要求,提名书要与答辩PPT保持一致,专业与科普、书面语言与口语化语言要恰当切换,我们总结出最佳的提名书撰写方式是: 确定总体思路,撰写提名书初稿,可长句子、可书面化语言; 根据提名书初稿制作答辩PPT,把书面语言转成图片语言、口语化语言,并试着演讲,根据语言习惯修改词汇表达; 发明奖和进步奖的提名书模式基本相同,但也有本质区别。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对三大奖的授奖比例做了重大调整,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的授奖比例从2020年前的15:25:60调整为了18:22:60,加大了对自然奖的支持力度,减少了对发明奖的支持力度。 历年来讲,发明奖的获奖率高于进步奖,例如2020年发明奖获奖率为18.7%、进步奖为14.1%,2019年发明奖获奖率为25.9%、进步奖为20.8%。从全国省部级奖励申报来看,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申报比列约为15:5:80,发明奖申报数量少,获奖率也是高的。 但是一个成果到底报发明奖还是进步奖,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介绍如下: 无论是国家奖还是省部级奖励、社会科技奖励,填报说明里面都明确要求,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主要技术内容(五页纸)的撰写都要求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句话实际上有问题的。 首先是奖励提名书的基本逻辑,奖励提名书是给大同行看的,如果打乱了创新点的内在逻辑,外行专家是很难看懂。比如按照成果发展有ABC三个创新点,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把写作顺序调整为BAC或者CAB,外行专家是很难在短时间看懂奖励材料的。无法看懂的奖励材料,也是很难有理想结果的。 然后是奖励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的真正顺序是什么?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排序,或者说专家易于理解的逻辑来排序。时刻要明白,奖励提名书是给专家看的,是为专家服务的,要从专家的思维习惯去撰写材料。 创新点的排序有先后顺序和并列顺序。一般来说,90%的创新点排序是先后顺序;10%的创新点是并列顺序,如果打乱顺序,不影响理解,那就并列顺序。 整体来讲,在科技奖励提名书或答辩PPT中,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是不合理的,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寻求一种最佳写作模式。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自然奖对论文的要求从8篇降为5篇,发明奖和进步奖限填10项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整体而言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对论文和知识产权的要求,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在奖励提名材料中,如何体现论文和专利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1、论文的高质量的体现形式 ①发表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含高水平期刊引用次数)、封面文章、高被引论文、下载排名、搜索排名、列入精选; ②被国际知名专家正面评价、亮点报道、媒体报道; ③获奖:优博、行业最具影响力论文等奖励荣誉; 2、专利的高质量体现形式 ①专利奖: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优秀奖),国外的专利奖、省部级专利奖;,国际专利布局,专利转让\许可\产业化,专利分析等 ②国际专利布局:如果申报发明奖,一般要说明国际专利布局的。 ③专利转移转让许可:专利转移转让许可费越高,说明专利价值越大。 ④其他:专利诉讼、专利分析等。一、科技奖励提名书的本质
不是小同行说了算,是大同行说了算。
二、奖励提名书要回答四个问题
三、奖励提名书与PPT的写作技巧
四、发明奖、进步奖区别很大
五、奖励提名等级变化与应对策略
六、学科分类号:一开始就决定了命运
七、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
八、应用证明、经济效益真实性审查
九、论文、专利等材料如何体现高质量
十、奖励提名书该找哪些专家指导?
决定报奖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外行专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