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教务处没了!
2025-02-24 14:34:24 作者:软科 来源:软科 分享至:

 

又一所高校迈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今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发布《关于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的通知》,宣布撤销教务处建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调整为本科生院内设机构。从教务处到本科生院,学校进一步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档升级。

 

 

 


  

本科教育“精细化”

被誉为高校“天下第一大处”的教务处,可以说是学校里最繁忙的部门之一,不仅要负责本科生招生、培养方案制定、组织考试、管理学籍,还要负责教学运行、培训老师、推进教学改革等,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本科教学工作几乎全靠教务处统筹。

 

然而,职能范围过大总有一些顾不过来,反而带来“反作用”。除了总被老师学生吐槽办事效率慢、规定不合理,现有体制中,教务处负责教学以及课程,专业与日常管理则全靠学院,导致本科生教育未受足够重视,缺乏协调机制。

 

随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建立本科生院,将从建制上大幅度提升本科教育地位,有助于本科教育管理精细化。

 

20年前,复旦大学开始探索书院模式,后发展为本科生院。3年后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成立,时隔2年中南大学本科生院也正式成立,3所985高校成为先行者,随后的十几年间,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陆续加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本科生院已成为一大趋势。

 

 

总体来看,本科生院成立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将原负责本科生学习与生活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机构合并设立为本科生院,如2024年11月刚成立的吉林大学本科生院,便是以教务处为基础,整合组建而来。太原理工大学将教务部、学生处、教师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整合成“本科生院”。

 

二是成立全新的本科生院,如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全新的本科生院下再设综合办公室、教务工作办公室、本科招生工作办公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等机构。

 

成立本科生院并非叠加了一级管理层级,而是打破了行政管理藩篱和专业院系的束缚,便于教育教学一体化。原来,各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要面向教务、学工、团委、双创学院等多个职能部门,现在面向的是本科生院一个部门,同时两方形成矩阵,共同支持学生多元个性发展。

 

 


  

突破框架,注重通识

对于高校来说,本科生院不止是机构上的调整,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特别是加强了对通识教育的重视。

 

不少高校基于自身资源和机制进行调整设计,探索出了自己的本科生院架构,形成了契合自身的培养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的本科生院,采用“1+6+2模式”的基础架构,内设课程思政建设中心、通识教育中心、实践教育中心、国际教育中心等,教材建设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挂靠本科生院。在成立大会上,中传发布了《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课程地图为核心,对94个本科专业(方向)的课程地图进行了逐一梳理优化,最终形成89个本科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揭牌
图源:中国传媒大学官网

重庆大学的本科生院兼具管理机构和办学机构两大属性,学校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大一新生入校后将进入本科生院而非专业学院,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后,第二年再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甚至可以从多个院系选择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生院则力图实现“三个打通”,一是打通学生的价值、知识与能力;二是打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等育人边界;三是打通“教”与“学”,实现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

 

本科生院积极调动教师、课程、项目资源,激活全校各领域环节的育人“细胞”,突破固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框架,在新的尝试中找到适合本校的特色模式。

 

 


  

校内机构大“瘦身”

除了教务处和本科生院,在全校范围内,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都在从“分散管理”向“系统化协同”进行整合转型,进一步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档升级。

 

华中农业大学在刚过120岁之际,以一场动真碰硬的机构改革,为一流人才的培养、一流大学的建设铺路。对学生创造力培养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散……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校在2019年将独立设置的管理和服务机构,由之前的33个调整为20个,调整幅度之大、改革范围之广,为该校历次机构改革之最。也正是在这一年,华中农大本科生院成立,进一步促进教书与育人的融合。

 

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机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实施“三减”即减机构、减干部、减管理人员,“三减”中主要是减机关、强学院,同时强化机关与学院之间的双向交流,破圈层增活力。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抓好一流本科建设,这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从撤销教务处、整合职能重复的部门机构,到成立本科生院、设立各类书院,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大军中,而经过时间的打磨和高校的探路、试行,以本科生院为代表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可行性得以证实。

 

未来,如何拓展更加宽广的本科生教育道路值得期待,相信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中,新机制会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开启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