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2-05-18 14:24:17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分享至:

05许静.jpg

许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

 

主要事迹


参加工作至今,许静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务实,主要围绕液体输运、减阻降耗、润滑减磨、泵阀可靠性及稳定性运行方面主持横纵向项目 20 余项,深入研究并成功将成果应用于关键 基础件泵阀领域性能提升上,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三个方 面勤勤恳恳,获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等人才资助,主要事迹 如下(以面向经济主战场所做的工作最为突出):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基础研究:系统总结功能表面形貌构造、界面改性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联,创新性提出激光加工中存在的能量残余现象及其对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液滴 Wenzel-Cassie 润湿间状态的转换及对输运特性的影响。通过外界强迫振动能驱动液滴横向运输, 首次建立强迫振动驱动液滴迁移位移模型,用以预测其在固体表面运动迁移的完整轨迹。创新性 的理论计算弹性波的散射和动应力集中现象,研究振动基液滴动态润湿性和弹性波散射的关系。 建立强迫振动倾斜液滴运动演变理论模型,首次提出“涡垫效应”和“涡轮效应”是造成液滴运动速 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揭示振动液滴在织构表面的输运机制,为消除液体输运粘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腐蚀防护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SCI 一区,TOP 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 一区,TOP 期刊)、Nanotechnology(SCI 二区 ,TOP 期刊)等发表了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 1 部。

 

(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技术:织构化功能表面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在电磁换向阀中,将新型换向阀成功搭载于 NORC2018-04 台湾海峡航次,完成海洋原位落地实验,直接验证了涉海 极度复杂工况下,所研制阀门应用的可行性;与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舰艇用汽轮机 错油门性能提升研究,成功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基于织构“形貌”与错油门“性能”形性协同调控, 研究错油门可控输运与响应增强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提升了舰艇汽轮机错油门 的响应特性。应用在高端装备刀具加工领域,降低 5%的负载,取得减能增益效果;应用在弹性 体凸轮转子泵,其真空性、固体通过能力、密封性和可靠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有 颗粒、纤维、腐蚀、气液混合等恶劣工况介质输送,耐蚀减磨效果明显改善。主持完成舰艇高效 低噪特种泵关键技术研发,产品目前各类军用舰艇的排污系统稳定运行。

 

(三)面向经济主战场及服务社会:秉着“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原则,深入企业,入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颁发的“博士入企先进个人”,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转让专利 8 项,编 制行标 1 项。主持获得浙江省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担任 10 余家企业首席技术官,为企 业新产品布局及产业化进程,为新农村建设,为浙江省共同富裕贡献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 用,开发出性能领先的系列产品,对腐蚀介质对环境影响上起积极作用,包括水资源管理(船舶 污水处理、印染厂排污)、农业水利(农田灌排系统改造)、农村水利(农村真空污水排放建设 )、工程水文(抗洪排涝设备)、生态水力(河道清淤船)、交通运输(铁路真空卸污)、畜牧 养殖(猪、牛粪输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案例如下:

 

(1)完成高铁真空卸污系统国产化研发工作,产品已在国内大连、南京动车站稳定运行;


(2)指导开发数字气味输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以党建机赠祖国华诞,成果得到中国教育、钱 江晚报、光明日报等广泛报道,主持研发的数字气味涡环传输技术,首次实现了气味在空气中的 定向与定量传输,2021 年协助气味王国获 5000 万A+轮融资。(3)农田灌溉系统在浙江各县市 使用,面积超过 1000 亩。(4)粪污真空卸污技术彻底解决猪、牛粪输送、收集问题。(5)新 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真空污水排放系统,已在广东、浙江等省开展工程应用。(6)抢险救灾应急 智能电源排涝泵车在 2021 年郑州特大洪水期间,捐赠驰援郑州洪水排涝,累计转战郑州高新区 几十个地下车库,排涝污水二十余方,成果得到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日报、浙江电 视台、浙江省教育厅(头版)、中国教育(要闻版)、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等。 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能源装备中涉及流固界面性能调控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为解 决我国恶劣介质输运及环保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感人故事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许静同志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只有走向企业孵化和产业化,解决国民民生、民事才能对地方经济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因此,许静注意利用学校诸多 的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企业合作,共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 9 家,她说共同富裕的实现有你 有我有大家。

 

2021 年 7 月 17 日河南郑州、开封等地暴发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19 个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日雨量极值。暴雨使郑州地铁 5 号线发生 12 人遇难。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造成河南省 1144.78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63 人,失踪 5 人(截至 7 月 25 日)。

 

面对河南洪灾后,大的龙吸水进不了车库,小的抽水泵效率低的问题,作为艾迪机器首席技术官的许静心急如焚,当即决定把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排涝泵无偿捐赠给郑州,决定获艾迪总经理 孙富强的支持。然而,此时公司已接订单尚未做完,排涝车库存为零,许静带领团队老师、研究 生紧急入驻企业动手组装设备,为更好的适用郑州水灾,许静团队临时增设远程智能化监控模块, 替换军用应急大功率柴油机组模块以及耐磨蚀高通过性排涝泵,所有能腾出手的人员昼夜研发、 组装,团队现采购原件、板材,并加快组装、打磨、抛光流程,再反复测试,不到一周时间,用 最快的时间生产出符合出厂标准的“抢险救灾应急智能电源排涝泵车”,捐赠给郑州。

 

7 月 25 日,这个载着浙江人援助河南人心愿的“大家伙”,装着满满的柴油(怕当地加油不便)和爱,飞驰郑州,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连续转战郑州高新区数十几个小区地下车库排涝, 累计排水 50.8 万方。郑州市高新区防汛办干部冯冬阳指着地下车库里一个正抽水的“大家伙”说: “如果用原来的小型抽水泵得用几十台一起工作,而且龙吸水那种大型设备也进不来,咱们这种 抽水泵非常适合在狭小区域作用。尤其善于在地下三层的车库抽水。”收到前线反馈,团队正式 松了口气,不负这昼夜颠倒的奋战。

 

随后,成果与事迹得到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省教育厅(头版)、中国教育(要闻版)、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静同志表示:“风 雨无情人有情。作为党员和科研工作者,我们的研发成果能解国家之所急,利民之所利,加强科 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没有比这更大的成就了,我欣然从之。”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许静同志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把科技工作当作毕生事业,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扶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用满腔热忱把论文写在了祖 国的大地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