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伟:做人,做事,做学问
2011-10-01 00:00:00 作者:徐娜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柯伟:做人,做事,做学问


  文/徐娜·本刊记者
  


  2011年9月7日,是本刊与工程院院士柯伟先生约定采访的日子。下午接到电话得知柯先生乘坐的航班晚点,于是采访时间约定在晚上8点。


  差10分钟8点,本刊记者到达酒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柯先生在餐厅吃晚饭,于是我们打了电话说在大堂等候。原本以为要等上一会儿,谁知没几分钟,柯先生就从楼上走了下来,握手,笑谈,神采奕奕,这哪里像一位已年过七旬的老人,况且还刚刚经过旅途劳累。接电话的时候柯先生刚到餐厅,得知我们到来匆匆吃了几口便下来迎接我们,这不禁让我们更加肃然起敬。遵时守诺、雷厉风行、认真谦和,这就是本刊对柯先生的最初印象。


学习 从培养兴趣开始


  柯伟祖籍浙江黄岩,不过却出生在东北,他的父亲在铁路工作,先后任职于吉长、四洮、北宁和锦州铁路局。


  柯伟出生的时候东北已经沦陷,九·一八事变后,除了在沈阳读书的大哥柯俊流亡关内,其他家人都在沦陷区生活。


  五岁时,柯伟一家迁到锦州,这也是他的启蒙教育时期。柯伟的外祖父曾做过清末闽侯县令,提倡天足,为人开明。柯伟的母亲自小受家庭的熏陶,读过私塾。因此对家里几个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使在战乱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仍然没有让他们放弃学业。


  柯伟小的时候,母亲便让他认字,为了促进他学习的兴趣,在每个生字块的上方放一颗瓜子,认一个字吃一颗瓜子,这种激励的方法很有效,在上小学以前,柯伟就已经能够看一些儿童读物和精忠岳传这样的长篇小说了。不过他最常读的还是一些自然科学类的读物,内容包括蚂蚁和蜜蜂群居生活,还有蒸汽机是怎么发现的等等。


  有了良好的学前教育,柯伟上学后的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有考过第二名。柯伟所念的锦州中学,是当时非常好的学校,小升初的招生率仅是l0%.在这样的中学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件有趣是事情,而不是负担。


挫折 成长的必经之路


  1952年,全国统考的时候,国家要选拔一批留学生送去苏联学习。当时整个东北地区按统考成绩选拔了20多人,柯伟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被录取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去的俄专二部是什么学校。最初柯伟还有些闷闷不乐,后来才发现,同班的不少学生都是干部子女,甚至是当时一些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孩子,这才知道机会得之不易。这里有外籍专家授课,一切生活待遇完全公费,每个月他的伙食费就有24块钱,另外还有11块钱的补贴。对于柯伟这实在是很优厚了。


  然而,就在开学后的两个月,柯伟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由于“海外关系复杂”(大哥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任高级讲师,二哥在台湾碱业公司任建筑师),柯伟被通知需要转入国内大学学习,并按规定可以随意挑选国内的大学和专业。由于大哥柯俊是学金属的,因此,柯伟最终选择了当时还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的金相热处理专业。


  到清华报道的时候,负责接待柯伟的是教务长钱伟长先生,当时钱先生认为,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劝他第二年再来。经过坚持与请求,可能也因为优异的高考成绩,最终钱先生决定让他试试,并介绍柯伟到生物馆见到了章守华教授和赖和怡老师。


  普通高校不能和留苏预备部比,伙食费也变成了一个月8块,然而柯伟并未就此消沉,反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比那些留学的人学的更好。颇具戏剧性的是1953年9月柯伟再次被推荐并通过留学生统考,进入了留苏预备部(此时柯伟的大哥已经离开英国回国),用他的话说,“也许是因为当时虽然落后两个月的课程,但后来依然能跟上,考试成绩也不错,所以给老师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这次在俄专念了近一年,可惜好事多磨,在打包行李准备动身出发前不久,柯伟再次被通知不能出国了。对于第二次的挫折,柯伟反而想开了:“国内的大学未必不好,不出国也不见得就不能成才”.L954年5月,柯伟回到了北京钢铁学院,继续攻读大学课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