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滨士:再制造工程的开拓者
2011-12-01 00:00:00 作者:徐娜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2011年3月7日参加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内燃机展


  再制造工程是废旧设备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的重要特征是再制造后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再制造产品不是二手产品,而是新品。再制造是先进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

  2005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


  为此,在加强维修工程和表面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徐滨士又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构建了再制造工程学科,建立了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001年5 月,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始创建,2003年6月通过验收。这是我国第一家从事机电设备和武器装备再制造领域的政策研究、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设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家具备再制造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人才培养能力的教学单 位,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再制造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工程分会”、“全国绿色制造标准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实验室具有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学科体系的创新性、工程应用的先导性等特色。在徐滨士带领下,实验室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家有关再制造政策 法规、实施战略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承担了再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研究课题,取得了 一批高质量的装备再制造研究成果,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学科发展创新平台,特别是在再制造领域拥有再制造寿命评估、再制造关键技术、再制造质量控制等领域的1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目前,再制造工程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21、22号文件均将再制造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之一;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将“共性关键制造 技术与再制造技术”作为制造科技发展的24项优先主题之一;2009年,再制造被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再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这些为再制造在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决策性论据。

摘得硕果


  从业至今,徐滨士获得过无数的奖励。


  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出版《再制造与循环经济》、《纳米表面工程》、《表面工程与维修》等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工程院“光华科技工程奖”、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最高学术成就 奖”、中国焊接学会“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中国摩擦学学会“最高成就奖”、中国表面工程分会“最高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具体成果包括了:


  (1)在系统研究电刷镀理论和工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制了电刷镀设备及各种镀液,解决了国家重点工程中多项急需的、设备现场修复的技术关键,突破了现 场修复大型设备的重大工程技术难关。电刷镀技术在连续三个五年计划中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新技术项目,为全国修复各类设备和零件2万多台件,提供电刷镀设 备6000余台,镀液数百万升,累计产值2亿元以上。近年来又开发研究了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尤其提高了耐高温磨损及抗 接触疲劳性能。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重载车辆、舰船、模具和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2)在系统研究等离子喷涂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率先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重载车辆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解决了多种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重大难题。应用该技术修复的零件耐磨性比新品提 高1.4~8.3倍,寿命延长1~2倍,而修复成本仅为新件的1/10;在传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其综合性能 超过美国同类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