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四所河北高校组建新河北大学,每年为河南专设20-30名长江学者,你怎么看?
2018-03-06 13:38:13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青塔 分享至:

1.jpg

 

    2018年的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其中不少高等教育相关的话题被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特别是高校双一流建设。


    本期小编对过去几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于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发言进行了汇总,看看代表委员们都说了啥。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殷福星:整合四所河北高校组建新河北大学


    “和京津两地相比,河北的高等教育资源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殷福星建议,以天津为中心整合和重构河北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区。


    “沿河北省人文地理中腰线,即保津唐秦东西300公里线,以天津为中心整合和重构河北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区。”殷福星委员说,在此沿线上有多所河北省重点大学,如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和燕山大学,几所高校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在行业和区域内有着较高的人才培养日水平、科学研究地位和声誉。然而,由于行政管理相互独立,地域距离难以深度融合和协同。


    殷福星委员建议,以天津为基地,由教育部指导河北省政府主导,在省部共建的框架下,创新性地整合上述四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发挥天津的地理位置优势和高教资源充足的城市效应,组建以理工类学科为鲜明特色的新河北大学,跨入一流重点大学的建设系列。学校以天津为主校区,延伸秦唐保廊四个分校,从而促进河北高教资源的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建议每年为河南专设20-30名长江学者计划


    “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但高水平大学数量按照人均排名全国倒数。此外,河南现有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存在着水平不高、优势不强等问题,这种状况亟待改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建议设立长江学者河南专项计划,支持河南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


    张改平说,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河南省下了很大功夫,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聚的城市相比,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数量总体上还显得不足。


    “为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弥补河南人才‘短板’,建议每年可为河南专设20名至30名长江学者计划,为河南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搭建新平台,让河南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张改平建议,这项计划可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配套的方式,或以河南省级财政为主,设立专项基金,以高于全国的遴选标准和待遇标准,面向海内外公开遴选。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应设西部人才基金


    “建设‘双一流’大学,以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吸引高端人才难度相比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更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建议,国家应该设立‘西部人才基金’,专门用于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李言荣认为,不可否认,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但要真正解决人才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可以由国家针对西部高校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人才专项联合基金。除学校给特别薪水待遇之外,再由专项基金为人才补给与东部沿海高校相匹配的差额部分,让本来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才,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最终选择东部。


    李言荣认为,这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关键之一,这与这些年国家自然基金委与西部一些省份和行业成立的联合基金,来扶持西部的人才和科研水平的作用类似。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能解决中国难题就是“一流大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高校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有层次的,可以归纳为服务发展、支撑发展、引领发展三个层次。世界一流大学要定位在引领发展上。不能局限在对社会有用,而是要引领发展,至少要起到支撑作用。”丁烈云说,比如科技创新应该聚焦在原始创新。这样,你所做的工作才不是跟跑的工作,而是领跑的工作,这才是一流大学该做的事。


    丁烈云说,现在对大学有各种各样的排名,采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但是高校不能被这些排名绑架。因为这些排名大多以论文为主要指标,加上一些评价性的主观指标。而高校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工作和成果,基本上在这些排名系统中是没有反应的。扎扎实实做好科技与经济的对接,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培养高素质人才,这甚至比论文更重要。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王元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62313558-806
邮箱:fsfhzy666@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