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期刊 Molecular Therapy 撤回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马某等人发表的题为《circTulp4 funct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by regulating its parental gene, Tulp4》的研究论文。
图片来源:Molecular Therapy
根据期刊方面的撤稿通知,一位读者对文章中图片和数据的重复利用提出了担忧,在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后,编辑发现文章确实存在数据重复利用的问题,故而联系通讯作者撤稿。
图片来源:Molecular Therapy
通俗理解,就是论文中的部分图片在多篇论文中都出现了,但根据北大未名BBS上网友的爆料,这件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国家奖学金得主,北大优秀毕业生被疑学术不端
2021 年 11 月 21 日,北京大学未名 BBS 惊现一条爆料贴,有网友在论坛发帖质疑北大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得主、医学部 2020 届博士 M 某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根据爆料人(据称是隔壁实验室的研究生)所述,M 同学在其博士就读的三年期间(含半年异地上课无法参与实验),以一作身份发表英文 SCI 论文 6 篇(含 1 篇综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于 Molecular Therapy (IF>11)。
图片来源:未名BBS
这样的科研产出无疑让众多科研狗汗颜,几个生科狗三年可以博士顺利毕业,还能年均 2 篇文章…
图片来源:未名BBS
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估计只有论文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具体而言,M 某论文报道了环状 RNA (circTULP4)与阿尔兹海默病(AD)的病理形成相关,内含子剪切形成的 circTULP4 富集于细胞核内,通过结合核小 RNA U1 进而促进母基因 TULP4 转录影响神经功能。
但爆料人称,因自己的博士实验室所在组也在进行相关实验,并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质疑上述工作疑似造假,并在未名 BBS 和 Pubpeer 发布了自己对于上述论文的质疑:
外显子环状RNA一般富集于胞质,而circTULP4为纯外显子环状RNA,不含任何内含子序列;
circTULP4并不能促进亲本基因TULP4的转录;
复制粘贴他人异源引物,机理实验存疑;
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网友对上述文章提出的质疑,感兴趣的诸位可以到 Pubpeer 围观。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461F67EFE6B7920C9A9059C05C342B
一作、通讯作者下场回应,谁才是说谎的人
对于网友的质疑,在未名 BBS 和 Pubpeer 上,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有进行过回应。
其中,M 同学在 Pubpeer 上对几个问题作出了答复,比如放出相关的序列比对图,说明 circTULP4 确实含有内含子。
图片来源:Pubpeer
同时承认数据和图片重复利用不符合规范,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其余几篇文章,具体回复大家也可以到 Pubpeer 自行围观。
图片来源:Pubpeer
除了马同学本人的回复,其指导老师,上述被质疑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在未名 BBS 进行了相关的回应。
根据这位老师的回应,上述文章确实存在图片误用的问题,2021 年 11 月 18 日已向编辑部发信要求撤稿。同时,该老师还对内含子和外显子之争进行了回应,承认后期没有再进行验证是他们课题组一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该老师还指出其已经以课题组负责人的身份向学校提出正式申请,要求学术委员会启动数据调查工作,课题组提供全部原始数据。
图片来源:未名BBS
不仅如此,该老师进一步还对这位爆料网友的一些主观层面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可以说是基本驳斥了网友对于马同学没认真科研的观点。
在这位老师的眼中,马同学十分刻苦,经常泡在实验室,根据不同文献一个一个试方法试试剂盒。并且就马同学半路出家,能不能完成高难度实验的质疑进行了回应。
图片来源:未名BBS
我们按图索骥,查询了马同学的硕士论文,发现其硕士课题为《「一捻金」对秀丽隐杆线虫幼虫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确实涉及了一些关于基因表达相关的实验。
图片来源:北大图书馆
随后,爆料人,也在论坛中回复了导师,并称自己只质疑学术研究:
图片来源:未名BBS
更多讨论内容大家也可到未名 BBS 原帖围观:
https://bbs.pku.edu.cn/v2/post-read.php?bid=138&threadid=18151098
论文插图疑似剽窃自试剂盒,北大:相关问题正在调查
但不论论文所述的环状 RNA (circTULP4) 是否存在内含子,马同学是否刻苦努力,质疑者在帖子的后续更新中列举了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除了不同文章图片重复使用之外,该文章部分图片可能来源于商业试剂盒,仅经过简单修饰。
图片来源:未名BBS
4个流程图(图 3B、3E、4B及3D)与商业试剂盒的说明书中的流程图十分相似。图3B、4B似乎是从 BersinBio 的两个商业试剂盒中复制修改而来,而图3E,似乎是来自Millipore Sigma 的试剂盒方案中的工作流程图。
图片来源:Pubpeer
对此,质疑者调侃道:「可能正如通讯作者 W 某描述的那样,M 某沉迷于根据不同文献一个一个试方法试试剂盒,以至于连试剂盒说明书都剽了过去。」
对于网友的质疑,5 月 23 日,北京大学网络回复工作帐号在质疑贴中回应称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
图片来源:未名BBS
我们期待北京大学可以尽快给出对应的调查结果,还学术界一个天朗气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点击排行
PPT新闻
“海洋金属”——钛合金在舰船的
点击数:8148
腐蚀与“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数: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