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6日,连续4天,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连发4文,炮轰华大基因CEO尹烨,“水”博士,搞伪科学,哗众取宠,假科学家、真带货人,推广假药,火出科研圈。
23 日上午,饶毅发文《信、达、雅: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炮轰华大基因CEO 尹烨,称其所做的生物科普内容“有相当多故意哗众取宠的内容,有很多伪科学”,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尹烨的行为无异于主动说谎。他忽悠、胡说和欺骗的内容超出生命科学范围”。
不仅如此,饶毅还在自己朋友圈转发了尹烨与俞敏洪对谈的视频,并表示俞敏洪及观看视频的的人都被尹烨骗的团团转。
来源:网络
7月24日,饶毅教授紧接着再度发文《智力小测验》,这回连拐弯抹角都省了,毫不留情地怒骂“继续多看多听尹烨就是降低智力”,甚至“忠告”华大基因职工不应拍马,否则企业迟早要垮。
图源:生命认知学
一个小时后,尹烨在个人公众号尹哥聊基因上对此事作出了耐人寻味的回应——谢谢指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图源:尹哥聊基因
但饶毅并未善罢甘休。
7月25日,饶毅再发文《陈春花和尹烨:相隔二十年竞赛谁的博士更“水”?》,直指尹烨水“”博士文凭,直接将尹烨的博士文凭和最近因为买野鸡博士文凭而处于风头浪尖的陈春花对比,文中直言,
尹烨的博士论文是在其任华大基因的CEO期间写的。“如果是不用上课的博士,那么尹烨的博士与陈春花的博士,哪一个更水,就可以争议。”
还称华大通过给科研人员降价测序的方式换取把华大的人员和单位列上论文已经多年了。
直言“不上课就获“博士”,恐怕就不能说不水。”
饶毅在该文中称:”我一贯支持年轻人、对学生态度很好。但对尹烨这些年龄比我小一截却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者就不客气。对他们客气不仅是虚伪,而且不分对象的客气,是在好学生、可以教育的学生与坏学生、不可教育的学生之间划等号,是不尊重好的学生和好的人。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养的过程。“
7月26日,饶毅再加火力,发文《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文中回顾了饶毅曾经打假之前华大包装的科学家:北大生科院校友,原华大基因CEO,国家杰青,973首席科学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王俊“不懂科学,不是科学家”。但“王俊不是接受批评、改进自己,而是反击批评。”
文中直呼尹烨是“假科学家、真带货人”,“尹烨推广的益生菌,就是假药。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
真可惜了一些好苗子,本可做好事的,忽悠其他人太投入而成为忽悠自己,可惜、可惜、可惜。”
公开资料显示,尹烨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02 年加入深圳华大基因,目前担任华大集团 CEO,其余的头衔还有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在包括 Nature 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含合著)五十多篇等等。
现任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华大基因总经理等。
不过,让尹烨真正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主要还是「科普博主」这一身份。
来源:百度
截至7月25日,尹烨在微博有89.6万粉丝,个人微信公众号“尹哥聊基因”有563篇内容,在抖音有268.5万粉丝,发布作品453条。可以说是妥妥的“网红”了。
2016年3月,尹烨在喜马拉雅发布了第一条音频内容。截止今日,在喜马拉雅App上尹烨的“天方烨谭”节目有2.6亿播放量,也已经更新至2201集。
尹烨的科普内容主要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涉及部分疾病的讲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尹烨的科普内容不再局限于生命科学领域。尹烨发布的内容小到孩子成长、减肥、健康长寿等常规话题,也大到涉及元宇宙、心理感应等前沿领域。他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是“因家庭微信群的虚假养生信息被迫成为科普网红”。7月24日,尹烨还在微博更新了关于猴痘病毒的相关传播科普视频。此外,尹烨还在最新的一期中谈到了“预防出生缺陷”的话题,被视为为华大基因“带货”引起争议。
一位脑神经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尹烨是一个企业的实干家,不应该用科学家的身份去定义他。”
但也有人认为,企业家做科普很难不戴“有色眼镜”,站在完全科学和中立的角度去传播知识,甚至有可能会误导公众,使他们上当受骗。
以下为饶毅发文原文:
7月23日 信、达、雅: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
【中文科普走出幼稚期,但还有各种现象交杂】
二十年前我写过科普,主要是觉得科学太好玩了,不应该自己专有,大家可以一道乐。
近十年来,华人科普文章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我发现自己的水平从二十年前的超过中文科普平均水平而有意义,但近十年水涨船高后自己水平低于中文科普平均水平,所以基本退出科普工作。留下对科普概貌的一些了解。
严复先生提出翻译应该做到“信达雅”。
科学普及可能也是同样三点。
百年前到1980年代,我国人民对科普的需求比较大,而科普工作者人数很少,他们懂得有限,所以有很多科普离“信”有很大的距离。例如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很多,恐怕错误的超过一半。但他们对中国青少年还是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因为有时候青少年并非搞清楚了具体的内容,而受到了精神影响和激励。
有些科普工作者,不仅懂科学不够,构建了一些不够实的偏见,而且出现过科普工作者一旦有了某些地位和职权,认为科学家不懂科学,而他们更懂。我回国初,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某位电视台副台长,在我说科学好玩的时候,专门公开“纠正”我。好在当时北大的吴国盛救场,要不然我们僵住了。
1990年代-2000年代中期,我当时也写了一些。我的科普做到了“信”,但很少做到“达”,从来没有做到“雅”。这与我认为科普的“信”是第一有关,也与我的文字功底不足有关。
近十年,有很多不同科学领域的人,对他们专业相关的进行科普。有些人做的非常好。其中有些只写一两篇的人,更是“偶尔露峥嵘”,写的非常好。
生物之外的有,生物的也有。
如华盛顿大学的陈宙锋教授写的痒。与世界上绝大多数领域不同,痒的分子机理研究由几位华人科学家主导:华盛顿大学的陈宙锋、霍普金斯大学的董欣中是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北大博士、陈宙锋的博士后、回到上海神经所的孙衍刚是国内最佳,如果陈宙锋坚持这方面研究而不被错误所误导,孙衍刚超过陈宙锋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陈宙锋给《知识分子》科普过痒,因为他就是领军专家,而且文笔很好,做到了“信达雅”。
北大校友、华盛顿大学博士、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博士后梁希同,研究乌贼变色,这是非常有趣、但科学重要性不是非常明确的问题。梁希同的科普栩栩如生,是我自己阅读范围内“信达雅”做的最好的科普。因为其科学研究,梁希同很快将回北大任教。作为他将来的高年资同事,我并不希望他参与太多科普,他的去留和晋升都取决于研究,而科普不会对他个人带来任何好处。
可能,以后这些以自己专业偶尔 做科普的,会是我国科普的相当一部分。他们以公益行为做科普。
科普如果能同时做到信达雅,当然最好。如果做不到,底线是“信”。
科普最重要的是“信”。做不到“达”、“雅”,仍然可以科普。做不到“信”,应该避免做科普。
只有足够懂科学,才能进行比喻、延伸、插科打诨讲笑话而“万变不离其宗”,守住核心内容。对科学本身不够懂,进行比喻、延伸、讲笑话的时候就很容易说错。外行不清楚,内行一听就知道是搞错了,再怎么巧舌如簧也不能掩盖内容的错误。
最近某个企业的高管尹烨,本身生物的背景就比较局限,而且非常不严谨,有相当多故意哗众取宠的内容。他有关生物的演讲就有很多伪科学,而超出生物涉及其他科学,就错误百出。外行、特别是文科的听众被其吸引。如果他在国际大企业工作,早就因为损害企业声誉而被开除。
该企业早期的杨焕明确实是基础太差,不懂遗传学。一般人把基因测序与遗传学紧密联系而不知道两者在智力上的差别。生物学鸡鸭猫狗都可以看懂测序结果,但理解遗传学要求就高一些。我以前估计过杨焕明可能考不及格现在高中遗传学部分。但外界不了解,以为杨焕明真是专家,他也希望扮演科学家,所以回答问题出错。杨焕明后来知道藏拙。
与杨焕明因为扮演科学家而被动说错一些科学问题不一样,尹烨主动出来大范围忽悠就比较奇怪。尹烨的行为无异于主动说谎。他忽悠、胡说和欺骗的内容超出生命科学范围。批评他是为了破除人们误认为企业高管就可以随心所欲宣传伪科学。
学过生物的人们一般评论如下,我不一定全部同意这些评论,但列出来以便不学生物、特别是文科的人们有所了解,免得被伪科普后不知:
7月24日 智力小测验
因为文科朋友告知,而看了几个尹烨的视频,结果发现错误连篇,基本是个个都有错,但有些错误需要懂一些专业的人才知道。一般理科的人,稍微看几个就知道肯定有问题。要个个纠正、澄清的话,不知道需要几天几夜。
因为其量大、面广,恐怕心理和精神正常的科学家没有人愿意出来费时费力具体指出科学基础差的人所犯的大量错误和编造的大量谎言。
因为如果那样,就有点像传统比喻的人咬狗,恐怕会成为新闻。没有科学家愿意成为人咬狗新闻中的任何一个角色。
如果有些人还是希望知道其错在哪里,这样回答,试试看有没有用:
1)如果你不在乎被骗,不用问错在哪里,继续看其视频,把他当成你们家的科学圣人也不关其他人的事情,甘愿受骗也是一种自由;
2)如果你不愿意被骗,那么人是否说谎是一个原则性问题,看看上面的视频,就知道他如何满口胡言。他的其他视频一般达不到这种程度的胡言,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3)如果看了以上视频后继续认为尹烨没有问题,请不要与“饶议科学”的小编对话,因为后者只是义务维持公号,而他/她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人的智力。
目前,人类没有改变智力的办法,至少没有提高智力的办法。
有没有降低智力的方法,由继续多看多听尹烨的人们自己统计也许就有可能知道。
(致华大基因职工:
如果您认为您所服务的企业讲诚信,而不应该忽悠加欺骗,您应该劝尹烨的上级开除他,而不是歇斯底里反对批评,因为这是国际科技企业的常规;
如果您认为您忠于尹烨个人,而又做不到“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对他进行批评帮助,至少应该爱护他,告诉他改弦更张是为了他好;
如果您明知他瞎说,而当面支持他,那不过是养成拍马文化,迟早要垮。
如果以上忠告没有用,那就爱莫能助了)
7月25日 陈春花和尹烨:相隔二十年竞赛谁的博士更“水”?
一般人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一代比一代好。
但那只是总体趋势,落实到个人就不一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春花的博士学位,最近被很多人诟病。所谓“爱尔兰欧洲大学”,是没被国外教育监管机构所承认的大学,其博士学位也就自然被认为很“水”,甚至被认为等同于假学位。
华大基因的CEO尹烨,也有博士学位,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物虽然水平很低,但肯定不是野鸡大学。
不过,两个“博士”哪个更“水”,好像不容易区分。
陈春花是60后,专业是经济管理,其“博士”是2000年代初。
经济管理是否需要博士,恐怕见仁见智。2000年前后,各种学历造假、虚浮、灌水,恐怕非常多。这不能免除陈春花本人的责任。硕士后一年就获得博士,没人能够说这种学位不“水”。
但,谁的责任更大:是主持给予这一学位的复旦大学及其经管教授,还是当时一批缴费的学生?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人会认为复旦大学的经管老师对一批(而不仅陈春花一人)不负责任、误人子弟,收了人的钱,给了水博士。
尹烨出生于1979年。他同龄的人获博士学位的数量比二十年前多很多,而学历造假、虚浮、灌水远少于2000年前后。根据哥本哈根大学的记录,尹烨的论文是2015年开始研究,2018年提交。而尹烨同时期任华大基因的CEO。显然,只有他知道自己这是什么博士。如果是不用上课的博士,那么尹烨的博士与陈春花的博士,哪一个更水,就可以争议。
众所周知,华大多年做过交易。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或其他用户,当年可以把样本给华大用外国的机器进行基因测序,作为收费的项目。但是,如果其结果可以发表到著名刊物上,把华大的人员和单位列上去,就可以给用户降价。文章的作者换降价,也是一种经济交换。
其他人应该坚决相信华大和尹烨的道德观,尹烨从哥本哈根获得“博士”学位,如果他们一定要说绝对没有给哥本哈根大学或其师生用华大机器基因测序服务降价的情况。
其他人有权利好奇:尹烨的哥本哈根大学导师,在尹烨之前,是否允许丹麦本国的学生(或不是华大员工的其他中国学生)不上课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只有华大的员工可以在哥本哈根大学(和北欧的其他大学)享受这样的待遇,原因是什么?
大学没有得到承认是“水”,不上课就获“博士”,恐怕就不能说不水。
我所知道的所有国外大学(这个数字不小),在生物医学方面都不允许不到学校读书而获得博士学位。远程、非全时博士,在美国生物医学界是闻所未闻。这种博士不水,就不知道什么“水”。
2000年左右的水博士肯定不好看,而2018年左右的水博士恐怕就更糟糕。
假设尹烨不是有水分的博士,而是真才实学的博士,那么,不到五年能成为无所不知的万能科学家吗?也不能。所以(水博士--万能科学家)这条速成路径,不是正人君子而为。
2016年,窦文涛安排电影学院的刘淼与我对话,第一次事先我不知道窦文涛请的其他人是谁,另外国内很多人不懂美国、不懂Trump是情有可原,刘淼只是不懂而逞强、与现在尹烨故意撒谎不同,所以我参加了三次对话。
2022年,我查过尹烨是谁,而他以科普为名故意撒谎,因此不会理睬他。
尹烨称我为老师,问题在于:我会有他这种学生吗?他获得“水”博士的时候,我在美国培养的博士都毕业快二十年了。迄今我培养的博士生从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毕业过。尹烨既无法被它们录取、更不可能不全时读书而取得博士学位。因为它们都没有生物学的水博士。
建议我与尹烨辩论、或批评其具体问题的人,不妨自己先实践:找一个经常说假话的痞子辩论试试,然后再来建议我做一样的事情。要不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我一贯支持年轻人、对学生态度很好。但对刘淼、尹烨这些年龄比我小一截却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者就不客气。对他们客气不仅是虚伪,而且不分对象的客气,是在好学生、可以教育的学生与坏学生、不可教育的学生之间划等号,是不尊重好的学生和好的人。
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养的过程。
7月26日 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
对于每过几年有一些人成为验证我批评正确的统计数字,我不是高兴,而是痛心、有时还很惋惜。
2012年,尹烨在华大还是...的时候,华大包装的明星科学家是王俊。
因为王俊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校友,有人请他到北大生命科学开会。
因为我那时是生科院的院长,所以我也参加了。王俊的讲法,把自己测序的工作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且号称解决了好几个疾病及其治疗。
我当场指出小伙子你不懂科学,不是科学家,是给其他人打工的技术员,不懂科学怎么做的,不懂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所以,有人用“王俊,你是科学家吗”记录了部分对话。
王俊不是接受批评、改进自己,而是反击批评。
我当然指出了王俊不是科学家,但那时很多年轻人认为我说话过分,发了Nature论文的王俊怎么可能不是科学家?在我国民工推动下,发了Nature不是科学家的人数并不少。
今天,恐怕继续认为王俊是科学家的人,不会很多,虽然没有灭迹。
十年教一批人,通过发言、写文章教育校外的人不容易。
对于王俊、尹烨,我的初衷是教育、或者说教训,但他们不改而狡辩。年轻人在那种有限环境,鼠目寸光是自然的。如果不懂学习,包括在被批评时学习,就会害了自己。
历史洪流,浩浩荡荡。江山辈有骗子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当年的假科学家、真技术员,不思进取,会被淘汰;
今天的假科学家、真带货人,如不改邪归正,恐怕也一样。
尹烨推广的益生菌,就是假药。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可以有效应用的产品。
全世界研究肠道细菌的第一人Jeff Gordon,是我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同事。如果要发诺贝尔奖,公认他没有异议是三人之一、可能是第一人。他的研究都没有落地到应用上,他找减肥的细菌还没找到,其他人是瞎说。
肠道菌远景很吸引人,但“仍需努力”。
尹烨是因为挨批评而警醒,还是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把忽悠进行到底,不把自己忽悠到彻底失败不停步,是他自己的选择。
要真听教导?这是最简单的教导。
有时候,真可惜了一些好苗子,本可做好事的,忽悠其他人太投入而成为忽悠自己,成为证明批评正确的统计数字,可惜、可惜、可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