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宣获批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
其中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业大学均已官宣获得部门推荐类立项信息:
-
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陈大可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项目获正式立项,资助直接经费8618.69万元。
-
以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袁亮院士作为负责人申报的“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项目获正式立项,获资助直接经费8523.1万元。
另外,此前,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均有消息,称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已通过现场考察。具体如下:
1、自然资源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资助结果,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陈大可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项目获正式立项,资助直接经费8618.69万元。这是海洋二所首次获得该类型项目资助。 现有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局限于无法兼顾智能化、敏捷性、环境适应性和任务适应性,难以满足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对海洋观测的迫切需求。据陈大可院士团队介绍,“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项目提出以智慧母船为支撑载体,通过空、海、潜无人平台跨域协同组网,研制一套“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通过解决广域异构无人节点集群组网协同控制、复杂海洋环境下的高可靠跨域异构组网通信、广域跨介质环境下的时间同步与定位导航、数据可视化与科考作业管理、适用于复杂任务场景的多功能无人节点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对复杂海洋任务的智能、快速、同步、立体观测。
2、中国矿业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分布孔径长时相参行星雷达测量仪”现场考察会在北京举行。经过基金委的严格评审,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常务副主任刘克、副主任何杰等以及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审阅了项目申请材料并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并对实验条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北理工校长龙腾院士、副校长王博,项目顾问毛二可院士出席会议,相关参与单位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北理工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基建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察会。
项目负责人曾涛教授进行了汇报。该项目拟瞄准小行星研究中的行星形成、生命起源、物种灭绝等前沿科学问题,实现小行星轨道、形貌及微变化的精细测量,打造国际小行星研究高地,预期研制的分布孔径长时相参行星雷达测量仪将对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组现场考察了北京理工大学微波暗室、微纳制造超净实验室与宽带精密跟踪雷达等平台基础,并参观了雷达演示。
专家组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分布孔径长时相参行星雷达测量仪”项目符合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的定位和要求,一致同意通过现场考察,建议项目立项。
4、上海交通大学
2022年8月2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带队,化学科学部组织专家对拟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考察,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牵头负责。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代表依托单位感谢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该项目的支持,强调上海交通大学将落实好依托单位责任,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该项目的实施。
齐飞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的科学目标、研制方案、保障条件和研制基础,现场回复了专家组质询。随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燃烧诊断实验室和拟建设的装置场地,并根据项目申请材料、负责人汇报和现场考察情况,提出了考察意见和项目实施建议,形成了考察报告,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5、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2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组织专家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面向红外芯片的光谱与界面功能关系研究的多尺度表征系统”开展了现场考察。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项目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曹凝等出席会议,项目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项目组、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主管人员及数理科学部物理科学一处工作人员参加了考察会。
现场考察专家组审阅了项目的申请材料及评审意见,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陆卫研究员对仪器研制的科学目标、研制基础、研制方案和进度安排、保障条件,以及风险评估、管控措施和预案等方面的汇报,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质询与研讨。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项目研制的实验场地和支撑条件,依托单位负责人表示将对项目实施给予有力的条件支撑和保障。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形成了现场考察报告,建议尽快立项。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王快社教授主持的“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制造及其智能监测装置研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经费875万元。
这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2、福建师范大学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荣获5项,其中李步洪教授主持的《血管靶向光动力剂量参数定量监测仪》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经费796万元。
据悉,这是福建师范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身份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3、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刘谦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脑血管光子计数显微CT成像与定量分析系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立项,直接经费达752万元。
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水兴教授团队申报的“面向肿瘤乏氧定量研究的小动物光-磁声一体成像设备”获批立项,项目经费840万元。
针对现有的活体成像设备难以满足肿瘤乏氧的定量及可视化研究需求,该仪器项目开创性地将新兴的磁声成像技术引入到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中,与光声技术融合互补,将实现对肿瘤的氧合水平、分子应答、血管演变等乏氧相关多靶标、多参数的同机采集,满足肿瘤乏氧的精准定量及可视化研究需求。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将突破肿瘤乏氧在体研究的技术瓶颈,助力肿瘤乏氧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估等全链条研究工作。
5、重庆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评审结果,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孙阳教授申报的“极低温强磁场磁电耦合物性测试系统”获批立项,项目直接经费825万元。这是我院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6、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业伟教授申报的《循环肿瘤细胞精准检-诊智能一体化仪器研制》获得立项,项目经费815万元,资助期五年。
该项目面向我国肿瘤精准诊疗的迫切需求,顺利实施将首次实现基于循环肿瘤细胞的肿瘤无创精准诊断,并提升我国肿瘤疾病的防控能力。“申报获批的项目将聚焦肿瘤精准诊疗,通过自主创新、机制突破,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重点在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领域,通过发现肿瘤特异性标记物,实现精准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预后,最终造福广大患者。”张业伟教授介绍,项目将实现检测和诊断的一体化智能化,高精度获取、高灵敏分析、高精准识别,最大程度利用一台机器解决问题。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李军教授负责的“钻井复杂工况井下实时智能识别系统研制”项目获立项资助。这是学校获立项资助的第4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也是克拉玛依校区承担的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项目聚焦钻井复杂工况井下实时智能识别难题,提出了井下工程参数双点测量、复杂工况原位智能识别、分析结果实时上传的创新思路,围绕多参数集成测量结构相间干扰特性、井下复杂工况产生机理模型及各工程参数映射关系、井下复杂工况特征数据库及智能识别模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有望形成行业领先的先进仪器,推动我国智能钻井技术的进步。
8、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学院院长焦玉勇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类)《开采扰动地层深部空区随钻内窥系统研制》获批立项。这是“十四五”期间学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该项目面向国家深部矿山动力灾害防控和事故应急救援重大前沿需求,拟研发“地质钻进—内窥成像”同步进行的一体化科学探测仪器,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学装置,实现深部煤矿地下空区内部形态的清晰窥视和几何重构,为冲击地压、矿震等深部矿山动力灾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深井事故应急处治提供急需手段。该项目研制的仪器也是城建、水电、交通等相关行业的通用装备,对推动我国深地探测装备的研发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