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我与部分教授微信讨论大学治理的日常绩效考核话题。我给各位的微信是:“我认为,那些热衷于对教师实施绩效考核的大学领导们未必能如所愿,创办他们心中的一流大学。”一位退居二线的领导回复很中肯:“我一直不赞同热衷于用现代公司管理的方法来折腾老师们,要让老师们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潜心做学问、少一些浮躁之气(往往是指挥棒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自觉地尽心于教书育人和做学问的,基本的考核(工作量、工作态度)还是要有的。即使要作绩效考核,也要注意对不同类型老师的分类考核,尽量作些周期长一点的考核(谁的成果都有大年和小年)、团队考核要鼓励团队协作,少一些单打独斗。”
我的博文《请善待我们的大学教师,2022年2月21日》在科学网上引起较大反响,并被相关微信公众号转载引用。文章主要表达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教师职位不同于政府行政与公司企业管理岗位,在职称管理中不宜普遍推行这类机构的“干部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政策。众所周知,“干部能上能下”是政府倡导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以及教育干部要秉承“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正能量政策,诚然,在现实中我们很难看到政府行政部门官员正常的“能上能下”现象。我认为大学教师职称不宜普遍实行“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和政策的主要理由为:
首先,大学不属于行政机构,更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大学应该属于学术机构,是培养人才,生产知识的场所。只有教师对学校的教学(培养人才)、科研、社会服务与学术发展最有发言权,而不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员,包括各级领导,这是现代大学决策者的共识与价值观《听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讲述大学真谛,2012年8月4日》、《徜徉在哈佛大学与MIT校园,2013年8月8日》、《MIT原来这么牛,2013年1月16日》和《庄严神圣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2012年7月10日》等。有人说,我们现在大学各级领导都具有高学历,很多人还有世界知名大学学习实践经历。然而,当其中一些优秀学者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繁忙的大学行政工作导致他们无奈脱离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一线,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官员。例如我国一些大学两个一把手属于副部级官员,大多数大学领导属于厅级官员。如果他们长期担任大学领导,他们中有的人就可能会丧失对大学治理与学术发展客观公正的认识。这种现象可以从一些大学领导即席讲话的“官腔”与行为方式窥见一斑,例如那位“我是代表国家来管你们的”大学领导就是典型代表《匪夷所思的“管你”,2017年8月4日》。因此,这类大学领导很容易适应政府官员角色 “为人民服务”。这类大学领导往往热衷于对大学教师实施绩效考核,并据此作为教师职称“能上能下”的依据。可以想象,这种短期(包括几年为周期)绩效考核决定教师职称晋升“能上能下”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正如上述那位退居二线领导所言“谁的成果都有大年与小年”。如果今年一个教师发表很好成果,职称晋升,然而,此后几年这位教师处于科学研究的蛰伏期或者安排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科研成果及时产出,是否职称就该及时降下来呢?
其次,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生产知识。然而,这些能力的培育需要时间付出,为此,有的人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甚至牺牲身体与家庭幸福代价,即使拥有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科学研究经历的学者也不例外。然而这些学者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尽管我们并不主张“奋不顾身”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大量案例表明,每个人的科学贡献高峰时期大不相同,且常有科研成果的“大年”与“小年”,况且大器晚成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中有的人具有顽强的意志可以承受“能上能下”政策的煎熬,也有人心理脆弱无奈决定躺平甚至摆烂。
我目睹了一些学术大腕的学术成长过程,其中有的人成就的时间成本长,他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一些科学大家也经历过漫长艰难曲折的科学历程。我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宁静致远地“潜心学问”的学者很难在“能上能下”的政策下生存。如果只依据几年为周期的频繁绩效考核实施职称的“能上能下”会严重打击那些“潜力股人才”的积极性。然而一个大学的科学成就,尤其是一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需要这些“慢工出细活”学者的努力,而不是一些靠短期行为的“绩优股人才”(例如一篇论文打天下人才),这类人才中有的人科学热情不可持续,这类事例并不鲜见。
第三,前两个理由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的工作性质不适宜用短期的人力资源考评方式,例如每年一度的测评与考评。然而,我想要在大学教师职称晋升中摒弃“能上能下”政策,需要学校良好的学术环境支撑与学校管理决策团队的智慧。我曾经在学校相关座谈会上发言,建议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要人性化,甚至建议使用年终教学科研汇报形式取代“绩效考核”称谓。此外,引进人才与晋升职称要谨慎,评审专家要睁大“眼睛”,认真审议申请人的治学态度,尤其是学术潜力,确保职称晋升后的多数人能够如愿以偿,心情愉悦地工作。那样即使个别“看走了眼”也无妨。况且,教师中学科有所不同,特色各异,分类评价科学合理。
当然,我说的大学教师职称不宜“能上能下”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大锅饭”,必要的教学科研成果汇报还是需要。教师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汇报:一是让大家了解教师们的工作状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二是褒奖勤奋刻苦且成果突出教师,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榜样。我认为要认真对待那些工作态度认真的教师,即使暂时没有显现的科研成果。正如一所大学的学院院长对一位海归学者说,像某位老师这样勤奋的工作状态还需要考核吗?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教师,只要工作态度积极认真,称职的教学科技成果一定会水到渠成,如约而至。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说,即使投入巨大经费的科研项目最终失败,没有取得预期成果也是值得,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代价与积累的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