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霸菌随便拉来一个科研人告诉TA,有这样一个世界:
那里的一个硕士生至少得发4篇高水平SCI一作才能毕业,而博士生标准则提高到8篇;
TA大概率会骂:「※※的,卷疯了吧?」
但,现实世界就是这样,永远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近日,清华大学某副教授的课题组公布的论文发表要求,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了激烈讨论——
来源:知乎
如果严格执行这份要求的话,在这个课题组里,一个普通的硕士生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4篇高水平SCI才能毕业,且至少3篇都得是发布在课题组规定的「一流期刊」上,这些期刊均分9分以上,NS之流不用说,其中诸如AdvSci等刊物也被列为最末一档;而博士生则直接翻倍来到了8篇。
来源:知乎
而就算发表了Nature和Science,也只是堪堪达到硕毕的要求,如果是博士,那么不好意思,发NS也不能毕业的世界达成了。
来源:知乎
不过让人有些迷惑的是,对博后的要求却比对硕士的要求要低。
这份发表要求一经公布,便毫不意外地引起了种种争议。有人说不愧是把发表论文卷到新高度的材料学。
来源:知乎
也有人觉得这种标准从制定时起就是奔着批量生产大文章去的,只能说是「愿者上钩」。当然这个标准如果在招生之初就讲明白,那确实愿者上钩,但如果是临近毕业才公布「毕业标准」,那就不厚道了。
来源:知乎
讲了这么半天,到底是什么老师,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划出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一条标准线?如果导师自己没有指导的能力,那真的是把「招领军学生带飞」这句玩笑话当成金标准了。
究竟是何方神圣?
根据清华大学官网显示,该老师进入清华大学短短4年,就从研究员升到目前副教授、博导,研究生工作组组长,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以及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表征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来源:官网简介
可以看出,研究方向还是比较广的。这也为完成毕业要求提供机会。
就如该老师在21年接受采访时所说:要求学生做到,导师自己也要做到。那如此高标准,导师做到了吗?
来源: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先看博士期间,一作发表文章6篇,涉及期刊有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nanotechnology,Advancedmaterials,Nanoscale,Carbon,AcsNano,也算是满足自己设的「博士毕业线」。
来源:谷歌学术
博后期间,(参与)发表Nanoletters三篇,Nanoresearch,ChemicalSocietyReviews综述,Accounts综述等;比博士期间成果稍显逊色。
随后回到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作为共同通讯发表Science,Naturenano,Accounts综述等;自己为独立通讯作者发表SmallMethods,JournalofMaterialChemistryA,AdvancedOpticalMaterials,NanoLetters,ChemSusChem,EcoMat,AdvancedMaterials,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等等……
来源:谷歌学术|部分成果
也在自己规定的期刊内发表了文章:
来源:知乎
总而言之,以这位导师的能力和资源,再加上热门领域和好平台的加持,这份看似离谱的论文发表要求,咬咬牙说不定也能够到。
(小声bb:当然在学霸菌这种生物狗看来就算把牙咬碎了也难够上。)
随后,不少声称是该教授课题组的同学也在知乎上澄清,说这份通知确实是出自本课题组,但还在讨论阶段,没有最后定稿,老师人很好。
他卷任他卷,但其他人呢?
21年该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不着急要学生产出太多成果:
来源: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时隔一年,已经给出诸如一篇NS对等3篇SCI论文的明码标价,还是让人感到唏嘘——已经有如此水平的青年学者,也依然受畸形的论文评价体系所困。
或许老师的目的是纯粹的,但制定出来的「发表要求」依然是在一种唯论文论的评价体系之中运作,「8篇SCI」的硬性指标难免带来条条框框的压力。
在这样的压力下,对学生做出真正有用、有影响力的实际成果真的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吗?
去年年末,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近年来全世界研究者发表成果的迅猛势头有增无减,但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学进展却凤毛麟角;论文发表得越多,科学的发展就越发迟滞。
来源:文章附图|随着领域内年发文量(横轴)增加,创新的论文(蓝色)比例逐渐下降,发展、完善已有观点的论文(红色)比例逐渐上升。
更棘手的是,种种现实因素使得这一困境实难破解。在当今学术界的评价体系之中,「数量」是最核心的评价指标之一;而倘若贸然从这一指标下手,单纯地削减论文、期刊、研究机构甚至研究人员的数量,是更不现实的——这反而会导致研究采取「保守战略」,不敢去尝试新颖但重要的方向。
全世界的学术圈都在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
我国在近年来也不断推出扭转不合理学术评价制度的政策方案,要求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倾向,即众所周知的「破五唯」。
但显然,这些举措从提出制定到实际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21年2月25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就曾明确提出:
「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
同年3月18日,清华大学对外公布该校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而清华大学现行的《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也只规定了课程学习、学术交流、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要求,并不存在对于学术论文发表的规定。
当然,校级培养方案通常只是一种「最低要求」,各个课题组也会因地制宜适当提高指标,但至少这些举措传递出了一种信号:高校正在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学生毕业评价标准。
月初,中科院研究所秦四清教授在他的博客上写到,
「多年来,我评阅了上百部博士学位论文,也参加了上百次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我和不少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深刻感受: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SCI论文的博士生,在科研基本功、创新能力等方面,通常不如仅满足「论文达标」要求的博士生。」
而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博士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多,用于攻关的时间就少。」
而西湖大学教授黄嘉兴在去年年底的一场研究生沙龙上,也分享了他对于发论文的看法:
「我们发表论文是为了什么?
我想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去改变世界,也许我们自己有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论文背后更高远的意义,但你要守住的底线和初心是,不要抱着「刷单」的心态去对待你的或者别人的每一篇文章。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们发表论文的根本目的是广义的「教育」——把我们的发现、发明、心得,还有思想,教会其他的研究者,还有将来那些异时异地的好朋友们,让他们能从中受益,以推进他们的工作。」
回到最初的问题,8篇SCI毕业的标准合不合理?
也许这位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他有着出众的科研能力,便希望能够吸纳与他一样的出众人才一同高速高效地推进研究的发展;
但他,和他们,依然被困在这个由论文主导的评价体系之中,甚至越是努力地证明自己,便越是被这套标准牢牢捆绑住。
我们希望总有一天,这位老师,连同无数正在科研路上大展身手的无数科研人们,终能找到一个替代方法,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综合考量体系,以期既能保证学术质量不受影响,又能跳出「唯论文论」的藩篱,让「8篇SCI」这样的荒诞标准不再出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